編輯丨董鑫
“重要的接待,我要提前審菜單,根據來賓飲食習慣、喜好來安排,如果不了解,還得多方打聽。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一兩個小時,大家都搞得很疲憊。”
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江西省修水縣山口鎮鎮長陳博文道出了之前公務接待的難題。
去年7月以來,江西創新打造“贛餐碼”平臺,打通省、市、縣、鄉四級5291家機關食堂的異地就餐支付及結算業務。后臺可實時調取用餐時間、用餐人員、掃碼定位等信息,每筆消費的關聯人員、時間地點隨時可查。
7月8日,《人民日報》刊發《公務用餐,全省5291家機關食堂“一碼通刷”》一文。文中提到介紹,截至目前,江西省共完成掃碼就餐7.5萬余筆。
其中,修水縣的公務用餐接待支出同比減少了327.25萬元。從去年9月到今年4月,山口鎮公務用餐接待省下了9萬多元。
“以前,可不只是另外做幾個菜、陪吃頓飯那么簡單。”
陳博文說,接待的往往是上級,不管是出于尊重,還是怕沒接待好影響“感情”,作為東道主,都要熱情相迎,重要的接待他要提前審菜單,根據來賓飲食習慣、喜好來安排,如果不了解,還得多方打聽。
辦公室工作人員要提前和鎮領導對接接待人員身份、人數等情況,商量菜品,至少提前一天交代食堂買好菜。在一些沒有大型菜市場的偏遠鄉鎮,遇上重要接待,還要跑到縣里買菜。
陪餐更是耗時費神。
作為鎮長,陳博文即便不用一起調研、檢查,至少中午也要陪餐。多的時候一個中午就有三四撥,根本陪不過來,“大伙坐一起吃飯,不能冷場,那就要找話題聊天。以前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一兩個小時,大家都搞得很疲憊。”
對到基層調研的領導干部來說,掃碼就餐也是一種“解脫”。
“以前就餐講究可不少,落座前,雙方可能要客氣一番,互讓主座。邊吃邊聊,還得努力找各種話題,即便不用推杯換盞了,有時候也得拿杯水碰一下……這樣拖拖拉拉,一頓飯要吃很久。”修水縣林業局副局長張勇說。
修水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周金海說,“現在掃碼就餐,各吃各的,更簡單、更輕松!”
公務用餐領域最常見的違規違紀問題就是“吃公函”。
有的就餐方不主動提供公函,導致無法正常報賬,還有的開空白公函、一函多吃;有的接待方為了面子,超標接待,后續為了處理違規賬目,只好偽造公函。
久而久之,接待越多,違規風險越大。
對于就餐方來說,有時候就算提前開好了公函,也有可能不管用。
“不少下鄉任務都是前一天晚上臨時通知,哪有時間專門跑一趟單位開公函。”修水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周金海說,過去,一年算下來,他們一個單位公函就要開一兩千張。
2024年7月,江西在公務接待領域推出創新舉措,打造“贛餐碼”平臺,打通省、市、縣、鄉四級5291家機關食堂的異地就餐支付及結算業務,基本實現全省公務就餐“一碼通刷、一網覆蓋、一體監管”。
“掃碼就餐”有助于糾治公務接待不正之風。
江西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謝新華介紹,后臺可以實時調取用餐時間、用餐人員、掃碼定位等信息,與各單位伙食補助報賬記錄進行比對,每筆消費的關聯人員、時間地點隨時可查。
掃碼定位還可以規范出差行為和差旅報銷,陪餐人員一同掃碼,就能看出是否存在層層陪同的問題等。
不僅是江西,四川、浙江、湖南、內蒙古等地也都在推行公務接待“掃碼用餐”。新模式解決了公務出差用餐的痛點,節省了用餐接待支出,基層單位負擔明顯減輕。
據介紹,江西還在探索推進學校、國企食堂接入“贛餐碼”平臺,并將公務差旅活動中涉及的交通費繳納、酒店預訂等需求進行集成,讓消費與監管無縫對接。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