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短劇廠牌聽花島于官方公眾號發布關于短劇《家里家外》被抄襲的公開聲明,稱發現南京燭影心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其授權,旗下微短劇《歪出一片煙火人間》(以下簡稱《煙火人間》)抄襲公司版權作品《家里家外》并用于商業獲利,已經嚴重侵犯公司的合法權益。
南都記者以涉嫌侵權劇集的劇名在短視頻平臺和微信小程序上搜索發現,除了個別引流的片段,大部分發布完整劇集的賬號已經下架該劇,但依然有小部分賬號可觀看零星幾集。
聽花島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已經公開發布律師聲明,但尚未進入司法流程。
南都記者嘗試電話聯系南京燭影心光科技有限公司,對方電話接通后卻一直聲稱排隊人數較多,無人應答。聽花島方面也向南都記者透露一直未能聯系上對方。
照搬原臺詞,遭“翻拍復刻”級別侵權?
據聽花島發布的聲明,《煙火人間》在內容的情節串聯、順序安排、分鏡設計、鏡頭語言、畫面銜接,甚至臺詞等方面均與其作品《家里家外》高度相似。聽花島在聲明中列舉了9處關鍵情節與《煙火人間》的劇情進行對比,均有較高相似度,該劇的上線時間為2025年6月,聽花島出品的《家里家外》上線時間為2025年3月14日。南都記者隨機用劇名搜索短視頻平臺和小程序上的劇集資源,發現大部分“全集觀看”的入口點擊進入后都顯示“本劇已下架”,少部分賬號尚能播放個別集數,但無法觀看完整劇集。
聽花島表示,已就對方的侵權行為委托律師出具《律師聲明》,《聲明》中提到涉嫌侵權的劇集甚至連部分臺詞都原樣照搬,其相似度已遠超合理借鑒范疇,幾乎達到“翻拍復刻”的程度。并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相關規定,鑒于《家里家外》發表時間明顯早于《煙火人間》,依法可合理推定《煙火人間》制作者對《家里家外》存在接觸可能性。同時,經審慎、專業比對,《煙火人間》與《家里家外》在作品表達層面已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實質性相似,且《煙火人間》制作者未就上述使用行為取得委托人任何形式的授權許可。
聽花島在聲明中強調,將堅決維護公司合法權益,并保留對涉嫌侵犯公司原創作品著作權、版權等合法權益行為追究法律責任的一切權利。
微短劇體量小投資少,盜版抄襲成常態
作為風口之上的行業,微短劇產業近年來關于版權侵權的問題明顯增多。聽花島方面告訴南都記者,目前市場上的盜版侵權手段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盜版搬運,比如網盤資源盜版、電商平臺售賣盜版資源、獨立網站或第三方app進行劇集搬運等;另一種是本次侵權涉及的翻拍侵權,這類侵權行為無法批量檢測到,翻拍過程中侵權方也會有意識地加入原創情節或者替換元素,侵權行為難認定,需要從法律上論證侵權而非借鑒。聽花島方面透露,他們的作品有很多遭到盜版,對他們帶來了不小的損失,因此他們其實一直在針對這方面維權打擊。
對于微短劇更容易遭到侵權的原因,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占領律師告訴南都記者,微短劇本身就體量小,投資成本相對長劇要低,侵權成本也比長劇低得多。“長劇被認定為侵權的話賠償金額相對更高,而且還可能會因涉嫌侵權被采取行為保全,停止上映。但微短劇很有可能等到你發現它侵權的時候,對方的投資成本都已經收回來了。”
聽花島在聲明中也提到,“在此之前,我司遭遇版權侵權時,交涉過、投訴過,發過律師函,維權路上也得到了平臺方和有關單位的支持,一系列維權操作雖然對涉事方有一定的提醒和震懾作用,但是沒有從本質上解決這個問題”。有過多部微短劇操盤經驗的制片人覃祥敏告訴南都記者,其實這類抄襲劇本或劇情的行為在微短劇行業早就是常態,很難避免。“可以把人物和一些故事情節改掉,但不改大框架,一直就是這樣。去告他們也是耗時耗力。”
盜版猖獗的直接后果就是直接侵蝕正版的收益。有數據顯示,微短劇盜版導致的潛在產值損失或高達200億元,有微短劇平臺的相關負責人曾在采訪時提到,用戶容易被盜版資源分流,從而影響平臺分賬收入與制作方的回本周期,長此以往將打擊優質內容的生產積極性。
侵權問題日益凸顯,監管層正在完善版權立法
南都記者了解到,中國版權協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中就囊括了“加強微短劇版權保護與發展成行業共識”。中國版權協會表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劇用戶規模達到6.62億人,使用率達59.7%。同時,與之相關的洗稿搬運、刪減切條、抄襲剽竊、重復侵權等版權問題也日益凸顯。政策面也已然意識到盜版侵權問題對蓬勃發展的微短劇產業帶來的危害。
在今年4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宣傳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志成表示,在加大版權專項治理方面,針對網絡視聽領域的侵權盜版新情況、新類型,他們將加大整治力度,在接下來組織開展的“劍網2025”專項行動中,將規范微短劇版權秩序作為重點任務,指導各級版權執法部門查辦網絡視聽領域大案要案,把法律威懾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在加快完善版權立法方面,新修改的著作權法對視聽作品著作權歸屬進行了完善,他們正在積極推進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等配套法規修改工作,擬對視聽作品的定義和分類等相關內容作進一步明確。
趙占領表示,對于盜播微短劇的行為,劇方可以提前向短視頻平臺等傳播渠道溝通發版權警示函,短視頻平臺內若存在用戶上傳他人作品行為,則短視頻平臺可能會因對于用戶的侵權構成應知,進而承擔幫助侵權的法律責任。因此,短視頻平臺在收到權利人的版權警示函后采取更多主動措施防止和制止侵權。但對于這類抄襲劇情的侵權行為,他表示很難采取預防措施,更多只能是在發現侵權行為存在后進行維權,及時制止侵權,防止損失擴大。
聽花島方面告訴南都記者,除了從法律上進行維權外,公司正在和專門的技術公司溝通數字水印、技術加密等手段進行版權保護,同時也呼吁平臺和制作方作為統一行動人聯合起來抵制盜版。
南方都市報(nddaily)、N視頻報道
南都記者徐冰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