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秦始皇有一天在御花園中飲宴,忽然感到困倦,他就大白天睡了一覺,這中間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小孩兒從東方走來、身穿青衣,面黑如鐵,上前一抱把太陽抱住;又有一個小孩兒從西方走來,身穿紅衣,臉白得象傅了白粉,向青衣小孩兒叫道:“住手!不能奪我的太陽。我奉天帝之命前來,太陽歸我掌管。”青衣小孩兒不服從他的命令,就跟他撕打起來,并一連摔對方七十二跤。紅衣小孩兒從地上跳起來,上前只一拳,便把青衣小孩兒打死在地。然后紅衣小孩兒自言自語說:“他雖然是個英雄豪杰,但是怎么會比我有福分!”始皇驚叫道:“你是什么人?姓什么?叫什么?”紅衣小孩兒回答說:“我乃是赤帝的兒子。”秦朝滅亡之前秦始皇就事先得到了預(yù)兆,江山后來果然歸于具有火德的劉氏漢王。
秦始皇
這也許是方土們編出來的故事,說明秦朝的覆滅和劉邦的得天下都是上天的意志。難道秦的覆滅和劉邦的得天下真是天意嗎?
先看秦時的做法:秦始皇時期,不斷征用民力修長城、修馳道,造阿房宮、建驪山墓等。秦始皇生性多疑,脾氣暴躁,并創(chuàng)立了許多嚴刑酷法約束百姓。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他焚書坑儒,主張以武力治理國家。秦朝統(tǒng)治者在長期群雄角逐中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并不完全適合統(tǒng)一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仍一味重功利,耗國力,加重百姓負擔(dān),急政暴虐激化了社會矛盾,秦始皇在完成統(tǒng)一事業(yè)的同時,也造成了秦王朝傾覆的條件。
胡亥
秦二世即位后,在趙高的操縱下,其暴政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以“稅民深者為明吏”,以“殺人眾者為忠臣”。百姓在暴秦的統(tǒng)治下,痛苦不堪,民不聊生。被壓迫的人民最終決定起兵反秦,頓時舉國響應(yīng),農(nóng)民起義以燎原之勢在秦大地上燃燒, 最終使秦朝滅亡。
再看劉邦,作為農(nóng)民起義的一支力量,由弱變強,最終建立漢朝,主要是劉邦能識人善任。發(fā)現(xiàn)他人優(yōu)點并為自己所用,劉邦在用人上有很強的包容性,手下的出生,強盜、貴族、無業(yè)游民、屠夫等等應(yīng)有盡有,但是都能得到合理的任用。在他的手下,有不少叛將和降將,韓信原本隸屬項羽陣營,陳平先前是魏王的人,都得不到任用而投靠的劉邦;雍齒曾經(jīng)背叛過劉邦,但最后還被封侯了。劉邦聚集眾多英雄豪杰,坦誠對待下屬、用人不疑、他與手下稱兄道弟,相信和尊重他們,所以他們也都如實稟告,用心謀劃和出力,終獲成功。
劉邦深知激勵的重要性,每次打了勝仗,都毫不吝嗇封賞,對功臣加官進爵,對士兵也有物質(zhì)獎勵,手下的人故愿意跟著他出生入死,能讓有才之人發(fā)揮所長。
同時,他也能虛心納諫。劉邦軍隊攻下咸陽城后,面對阿房宮里如山的金銀,如云的美人早已神魂顛倒,躍躍欲試。在心腹樊噲和張良的勸解下,他很快清醒過來,敵軍未滅萬不能輕舉妄動。封存金銀,不近女色。這對于一個早年生活淫亂的流氓來說實屬不易。可見他不僅能虛心納諫,還有很強的自控力。
劉邦
這說明,秦的覆滅和劉邦的成功,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并非天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