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本應是高尚的情懷,可有些人卻把它變成了一場荒唐的鬧劇。
最近幾年,網絡上出現了一群“極端愛國者”,他們高舉紅旗,滿嘴家國大義,動輒給別人扣上“不愛國”“漢奸”的帽子。然而,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僅沒有讓國家更受尊重,反而頻頻制造國際笑話,甚至讓真正的愛國者感到尷尬。
這些極端“愛國者”,真的是在愛國嗎?還是僅僅在發泄自己的狹隘與偏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以“愛國”之名,行害國之實的荒唐行為。
1. “愛國”不是表演,更不是暴力
近年來,網絡上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愛國標準”——
用蘋果手機?不愛國!
看日本動漫?不愛國!
吃肯德基?不愛國!
甚至有人因為給孩子取了個英文名,就被罵成“崇洋媚外”。
這種極端思維,本質上是一種道德綁架。愛國不是非黑即白的站隊,更不是對同胞的審判。
2012年,釣魚島事件爆發時,全國多地爆發“抵制日貨”游行。這本是民眾表達愛國情感的一種方式,但很快,這場運動變了味。
有人當街打砸日系車,甚至襲擊車主;
有人沖進日料店,辱罵店員和顧客是“漢奸”;
有人焚燒日本國旗,卻在混亂中誤燒了五星紅旗……
這些行為,真的是愛國嗎?
不,這是以愛國之名,行暴徒之實。
真正的愛國,是讓國家變得更文明、更強大,而不是用野蠻的方式傷害同胞、破壞社會秩序。那些打著愛國旗號施暴的人,恰恰是在給國家抹黑,讓世界誤以為中國是一個充滿戾氣和暴力的地方。
2. 極端“愛國”的三大丑態
(1)無腦抵制,傷的是自己人
還記得幾年前,某些人號召“抵制日貨”“砸爛蘋果手機”嗎?結果呢?
- 砸日本車的人,最后賠得傾家蕩產;
- 抵制外國貨的人,轉頭發現自己的國產手機里全是進口零件;
- 叫囂“不用外國技術”的人,卻連發微博的手機芯片都是美國造的……
更可笑的是,某些人一邊喊著“支持國貨”,一邊對國產企業吹毛求疵。華為被美國制裁時,他們高呼“支持華為”,可轉頭就對小米、OPPO冷嘲熱諷,甚至攻擊買這些手機的人是“不愛國”。
真正的愛國,是讓中國企業變得更強,而不是搞內部分裂!
(2)網絡暴力,以“愛國”之名行霸凌之實
近年來,但凡有人發表一點不同的觀點,就會被扣上“不愛國”的帽子,遭受網暴。
- 某大學教授說“應該理性看待歷史”,結果被罵成“漢奸”;
- 某明星穿了一件外國品牌的衣服,評論區瞬間被“滾出中國”刷屏;
- 甚至有人因為喜歡看日本動漫,就被噴成“精神日本人”……
愛國不是搞文字獄,更不是用極端言論綁架他人!
真正的愛國者,應該用行動讓國家變得更好,而不是靠罵人來證明自己“愛國”。
(3)盲目自大,聽不得半點批評
有些人,一聽到別人說中國哪里不好,就立刻跳腳:“你是不是跪久了?”“外國給你多少錢?”
可事實上,真正的自信,是敢于直面問題。
- 如果我們連自己的缺點都不敢承認,還談何進步?
- 如果我們只能靠貶低別人來證明自己強大,那和“阿Q精神”有什么區別?
愛國不是盲目自嗨,而是讓國家真正變得更好!
3.“愛國生意經”:流量與利益的算計
在短平臺,“愛國”逐漸成了一門暴利生意。某些博主拍攝夸張的,故意歪曲國外的生活,把國外描繪成人間煉獄,將國內的一切過度美化。比如,拍攝說國外超市空空如也,民眾饑腸轆轆,而國內超市商品琳瑯滿目;聲稱國外醫療體系崩潰,病人只能等死,國內則是“白衣天使”救死扶傷。這些憑借強烈的對比,收獲了大量點贊和關注。隨著粉絲量上漲,他們開始接廣告、帶貨,從所謂的“愛國流量”中賺取巨額收益。
更有甚者,部分自媒體賬號在國際熱點事件發生時,惡意炒作對立情緒。通過發布偏激的言論,挑起網友之間的罵戰,讓評論區成為宣泄情緒的戰場。他們深諳流量密碼,知道爭議越大,流量越高。在這場“愛國生意”中,國家形象、社會和諧都成了他們換取利益的籌碼。他們不在乎言論會給國家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只關心賬號的閱讀量、粉絲數和銀行卡里的數字。
4. 極端“愛國”為何越來越多?
為什么有些人會陷入極端“愛國”情緒?
缺乏獨立思考:容易被煽動,把復雜問題簡單歸結為“愛國”或“賣國”。
盲目從眾心理:覺得跟著罵幾句、砸點東西,就是“熱血青年”。
現實挫敗感轉移:有些人生活不如意,便借“愛國”之名發泄情緒。
但真正的愛國,絕不是靠憤怒和暴力,而是靠智慧與行動。
愛國,不是喊口號,不是砸別人的車,不是在網上罵街。
真正的愛國,是做好自己的事,讓國家因你而更強大、更文明、更受尊重。
那些極端“愛國者”,如果繼續用暴力、偏見和道德綁架來“愛國”,最終只會讓國家蒙羞。
愛國,請用正確的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