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練“氫”功
近年來,在“雙碳”戰略的背景下,氫能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在生產、生活、交通等領域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諸如小轎車、公交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均已開始采用氫能作為動力來源。
與此同時,氫能產業也成為各地爭相競逐的產業新賽道。
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全國26個萬億GDP城市均出臺了發展氫能規劃或補貼扶持政策。這其中,佛山作為最早布局氫能產業的城市之一,基本覆蓋了“制、儲、運、加、用”全鏈條,南海區也被授予“中國氫能產業之都”稱號。
在眾多城市競逐過程中,佛山該如何發力?
先發優勢
早在十五年前,佛山就已開始布局氫能源產業。
2009年,佛山南海區引進廣順新能源燃料電池空壓機生產項目,著手培育氫能產業發展,是國內深耕氫能產業最早的地區之一。
立足氫能先發優勢,佛山成為了先行者。公開資料顯示,佛山對口幫扶云浮,確定將發展氫能產業作為雙方共建的主攻方向,隨著氫能項目扎根云浮,拉開了國內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的帷幕。同時,氫能產業在佛山被按下快進鍵。
全國首條氫能有軌電車、全國首艘氫能游船先后在佛山落地示范;佛山成為國內燃料電池汽車推廣規模最大、安全運行里程最長的城市之一;佛山對口幫扶云浮產業轉移工業園等平臺,佛山市帶動氫能產業全面布局……
△ 佛山南海氫能中心 圖源:圖蟲
佛山也吸引了多個創新科研機構落戶,例如坐落在南海的仙湖實驗室,全面整合佛山氫能研究與產業資源,為氫能領域的技術突破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仙湖實驗室工作人員孟子寒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為了保障實驗室的順利建設和運行,佛山為仙湖實驗室提供了資金、場地等方面的支持。“這不僅吸引了更多的氫能企業和人才落戶佛山,還推動實驗室與本地企業的深度合作,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應用。”
與眾多產業一樣,在人才、科研、企業的聚集之后,氫能也開始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在2024年中國氫能產業大會現場能看到,這里陳列了各種全新開發的氫燃料電池、制氫系統以及氫燃料電池自行車、叉車和牽引車等產品和設備。
目前,佛山已成功引進培育近150家氫能企業,預計總投資額近350億元,基本覆蓋了氫能“制、儲、運、加、用”全鏈條,南海區也在2023年被授予“中國氫能產業之都”的稱號。
競相追逐
中國是用氫制氫大國,氫交通、氫儲能、氫工業三大主要應用場景將共同推動氫能產業的發展。
根據《中國氫能產業展望報告》,2020年~2060年,我國的氫能消費將實現跨越式增長,從3173萬噸激增至近8600萬噸,甚至在樂觀情景下有望突破1億噸大關。面對著龐大的需求,不少城市都想“分蛋糕”。
經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全國26個萬億GDP城市均已出臺發展氫能規劃或補貼扶持政策。
根據各地的發展規劃,北京、上海是全國氫能賽道上的領頭羊。上海提出到2025年氫能產業鏈規模突破1000億元;北京則提出京津冀區域2025年前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北京、上海的氫能產業鏈相對完善,產業配套、基礎條件具備領先優勢。
“例如上汽等龍頭企業內布局氫能較早,擁有較為完整的氫能車,帶動了上海氫能產業快速發展。北京的燕山石化等企業同樣具備充足的產氫能力,且相鄰的河北地區也能為其提供氫資源,再加上技術、人才等資源的匯聚能支持氫能產業發展。”丁長發說道。
△ 可再生能源的氫能儲存 圖源:圖蟲
與此同時,重慶、成都、武漢、青島、濟南等地,也在因地制宜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氫能產業。例如濟南、武漢以燃料電池車為先導帶動全產業鏈商業化;成都和重慶則以水電制氫為基礎,積極推進氫能示范應用,聚集了一批產業鏈企業。
這些城市發展氫能的勢頭均不容小覷。
以成都為例,在今年5月發布的相關行動方案中提出,到2026年要實施六大工程,推動氫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5%以上;產值規模力爭三年翻番,進入全國前五。
對于成都來說,其背后的底氣,在于燃料資源和技術支持。
技術支持方面,成都電解水制氫技術已經成熟,儲氫裝備、加氫設備、天然氣制氫裝置在全國均處于優勢地位。從區位地理來看,成都依托四川豐富的水力資源和經濟綠電,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潛力超50萬噸/年。
得益于此,彭州、郫都等區(市)縣得以就近建設大規模電解水制氫、制氫加氫一體站。
補足短板
面對其他萬億GDP城市的發力,佛山該怎么拼?
若想進一步提速發展氫能產業,需要解決佛山氫源供應的問題。目前,佛山的車用氫氣較為依賴外供、氫氣價格高企等情況在短期內仍未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氫能源車輛的投放和正常運行。
背后的原因在于,佛山化工園區不多,化工副產氫相對匱乏,再加上運輸氫氣成本高,因此影響佛山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
在2024年中國氫能產業大會上,中國石化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喻寶才也表示,今年不少地方出現了氫能交通相對停滯的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實際上是運氫環節的成本下降得過于緩慢。
喻寶才舉例說明,茂名石化氫氣出廠價格22元/公斤,把茂名的氫氣運到佛山,運費為18元/公斤,所以到佛山氫氣價格變成40元/公斤。“如果把茂名到佛山的運氫價格降到8元/公斤,氫氣到佛山的價格30元/公斤,就很有競爭力,也會加快推動氫能交通的發展。”
△ 氫能儲存罐 圖源:圖蟲創意
為了補足短板,佛山開始與周邊城市合作。
根據會上發布的《佛山市南海區氨氫供應體系建設規劃方案》,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沿線加氫站建設正式啟動。作為廣東省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的重要支撐,該項目大力推動與茂名市、開平市加氫站合作建設,打通廣湛氫能交通和物流瓶頸,加快廣湛沿線地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氫能圈的步伐。
此外,該方案致力于推動南海“1+8+N”的戰略布局,構筑“區-鎮-企”三級聯動的氨氫供應網絡,將進一步推動氫能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技術創新與應用示范推廣,為氫能產業的市場化進程注入新活力。
不過,僅僅依靠合作是不足夠的。近幾年,武漢、天津、成都等萬億GDP城市陸續出臺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后發勢頭迅猛。
這也意味著,在眾多城市出錢、出政策吸引企業和人才的環境下,如何增強產業的根植性、完善產學研合作平臺、留住更多人才等,都是佛山亟需解決的問題。
(轉載開白請添加微信,ID:rafe0101)
撰文|阿力米熱
編輯| 梁勵
版式| 松
? 段子里的鐵嶺,現實中的東北小城
? 蘇州,“有”機場了
讀城記工作室
用不同的視野解讀城市精神
為熱愛生活的人們展示城市多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