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驀然回首
麻煩快進到26號
10月26日,根據藤本樹同名短篇改編的動畫電影《驀然回首》將在內地上映,目前已經打破了藝聯專線的預售票房紀錄。動畫正片時長僅58分鐘,此次與國內觀眾見面的,是自帶幕后采訪的加長版本。
故事的兩位女主,一個是小學四年級就開始畫漫畫的藤野,喜歡繪制有趣的四格漫畫;一個是長期“家里蹲”的京本,畫技驚人,擅長繪制場景。兩個女孩因共同在校刊上發布作品相識,先是在競爭中不斷進步,后決定聯手創作漫畫。盡管故事梗概看起來有點無聊,但你完全可以相信藤本樹的才氣,他有能力講一個不無聊的故事。
《驀然回首》的故事保留了藤本樹慣有的“自由”,卻不同于《炎拳》《電鋸人》,該短篇注入了更多細膩柔和的情感。兩位角色的友誼,以及成長的迷茫、欣喜、憤怒、悲傷時刻,都能讓觀看故事的人感同身受。
不過,如果只把《驀然回首》當成青春成長類作品,未免會錯失一些潛在彩蛋。無論原作漫畫還是改編動畫,都融入了創作者的個人想法。
借著作品即將上映的機會,不妨先來補充一些前情提要,以便觀眾老爺們前往電影院時獲得最佳觀影體驗。
藤本樹的半自傳漫畫
提起《驀然回首》的原作者藤本樹,有人將他奉為“漫畫天才”,有人將他稱為“精神病人”,在《驀然回首》里,藤本樹將自己童年時期、入行之后的經歷和思考,分給了故事里的兩位女主。
藤野腦洞大開,創作欲望強烈,會因自己畫技不足而刻苦練習,遭受過周邊人的質疑,經歷過創作的瓶頸期。京本則在獲得連載機會的重要時刻,為了畫得更好,決心考入山形美術大學精進能力。
在采訪中,藤本樹曾透露部分關于自己的信息,能與《驀然回首》的細節一一對應。比如藤本樹在日本東北部的偏遠小鎮長大,他的記憶里,周遭的許多人認為“畫畫沒前途”,對“阿宅”身份抱有偏見。喜歡畫畫的藤本樹,會在中學時列出pixiv上與自己同齡、畫得很好的人的名單。談及他本人就讀東北藝術工科大學時期的心路歷程,誕生過“四年內要是不能比這些人更會畫圖,就把他們都殺了”“大學畢業沒出道就去死”等著名“暴言”。
“藤野”和“京本”的名字合在一起,也可以輕易聯想到“藤本”,而這一命名方式,是《地獄樂》作者賀來友治提出的建議。兩人作為新人投稿參賽的獲獎畫面,評價一欄還出現了藤本樹的編輯林士平的頭像。
后續的連載作品《鯊魚踢》,則和藤本樹的《電鋸人》有著不少淵源,前者繪制到11冊時創作停滯,后者第一部單行本11卷完結。
藤本樹最愛的電影元素同樣在《驀然回首》中得以展現,除了電影般的分鏡外,漫畫里還包含《雨中曲》《蝴蝶效應》《好萊塢往事》等作的要素致敬或隱藏彩蛋。
關乎主角兩人命運的重大轉折,讓不少讀者和觀眾產生聯想,認為劇情影射了京都動畫縱火案,國內在電影宣傳時直接使用了這一猜想,引發大量二次元愛好者不滿。
畢竟藤本樹本人未對此做出過正面回應,談及靈感來源時,只提到自己剛進入大學時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目睹天災人禍的無力感,讓他開始思考“為什么要畫畫”。《驀然回首》給出了答案,漫畫首末兩頁分別藏有“Don't”以及“In Anger”的文字,與漫畫原名《Look Back》組合到一起,即能得出綠洲樂隊的經典歌曲《Don't Look Back in Anger》。
乍一看不太“藤本樹”,但了解后發現“處處都是藤本樹”,《驀然回首》便是一部個人風格如此明顯的作品。藤本樹也認為《驀然回首》是難得的“不需要妥協”的作品,即無需考慮市場、收益等商業屬性,只專注自己的想法和表達。
身兼數職的動畫導演
在日本,《驀然回首》的動畫最初放映的影院數不過119家,時至今日,該作放映場館已經增加,靠口碑拿下本土票房破20億日元的好成績。
眾所周知,讓一部已經非常優秀的漫畫作品動起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藤本樹這樣個人風格強烈的漫畫家,其作品動畫化后大概率會被用來與原作比較,從而得到“還原-照搬”或“改編-不對味兒”的評價。
不同內容媒介有其局限性,也有其擅長之處。從《驀然回首》動畫電影PV就能看出,動畫已經最大程度保留了原作質感。58分鐘的正片時長,剛好覆蓋原作143頁的內容。
動畫幾乎沿用了漫畫的分鏡與構圖,讓觀眾直觀感受原作的電影感。由于《驀然回首》希望呈現漫畫質感,盡可能保留原畫的粗糙線條,因此畫面能向觀眾傳達出傳統繪畫以及手繪動畫的美感。
更驚人的是,作為一部自帶商業屬性的劇場版動畫,參與原畫的人數比如今TV動畫單集的參與人數更少。押山清高攬下監督、編劇、角色設計等工作之外,還扛下了過半的原畫繪制。
導演表示,由于動畫繪制人員增加,可能導致畫面風格多變,《驀然回首》這樣做有助于風格統一。藤本樹也表示驚嘆,笑稱導演畫得比自己好,有些不服氣。
若是結合導演履歷來看,就會發現《驀然回首》的表現不只是“對工作負責”這么簡單。
幾年前押山清高曾在采訪中談到入行契機是因為“喜歡畫畫”,小時候臨摹《龍珠》,通過紀錄片《<幽靈公主>誕生物語》了解到動畫師職業,長大開始在學校學習3D,自己又從未放棄繪畫,后入職XEBEC。他的努力在這個時期已經顯現,《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借物少女艾莉緹》《起風了》等作都有他的參與,甚至一步步從原畫師、作畫監督,再到負責劇本、分鏡、成為監督。2017年,押山清高與永野優希創立動畫工作室Studio DURIAN,曾作為制作協力參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還推出過原創動畫短片,當然,也是此次《驀然回首》的制作方。
看起來導演的動畫人之路一帆風順,但想必只有他自己知曉付出了多少,才成為如今全能的動畫監督。
導演在采訪中從不隱藏自己對《驀然回首》原作的喜愛,直言想要“制作一部我自己能夠坦然面對的電影”,也希望它能成為“對繪畫者和創作者的贊歌”。
還原的基礎上,動畫填入更多獨有的細節,比如角色的小表情、小動作,兩人互動時的青春感、溫馨感進一步提升,動起來的四格漫畫、動起來的背景、還有些許原創內容,搭配精心設計的色彩、音樂,共同宣告獨屬于動畫的魅力。
了解藤本樹的觀眾,能在動畫里回憶起《再見繪梨》《電鋸人》名場面。想要深挖額外彩蛋的觀眾,在觀影時關心兩位主角的同時,還請留意一下背景環境。
和原作漫畫一樣,《驀然回首》電影用最終成片,又一次給出了對“熱愛”的理解,留下動畫人痕跡的同時,融入了許多共鳴。
《驀然回首》講述的故事,不只關乎創作者
無論原作者藤本樹,還是一人兼多職的導演押山清高,兩人共同擁有的身份是繪畫者,同時也是創作者。內容從紙張轉至銀幕,不變的是背后都飽含純粹的創作熱情。
如今的讀者將藤本樹奉為“天才”、押山清高也成為知名新銳動畫人,但他們如今的成績不只取決于天賦,《驀然回首》道出了創作背后的努力、糾結還有痛苦。這種不斷累積、反復思考的經歷,想必所有繪畫者、創作者都感同身受。游戲制作人小島秀夫直接將《驀然回首》稱作“近十年最出色的動畫之一”。
這種共情并非局限在創作者身上,《驀然回首》中關于成長的思緒、對于創作的熱愛,屬實值得大家親自前往電影院品味一番。主角的伏案背影,將給所有心懷目標以及正在追夢的人溫柔一擊——進步的路途注定遙遠且孤獨,甚至需要面對失去,那么是否還要付出全部,為夢想成真搏得可能?如果你思考過或者正在猶豫這類問題,看完電影,應該能夠從中獲得更多堅定前行的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