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代理制度被稱為信訪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指在基層單位(比如街道、社區、村居委會)設置信訪代理機構,由基層信訪工作人員、“兩代表一委員”、社工(網格員)或擁有豐富生活經驗的退休黨員、教師、律師等出任信訪代辦員,在征得信訪人的同意下,簽訂信訪委托書,代其向有關部門反映、處理信訪事項。
信訪代理與民事委托完全不同,很多時候信訪受托人會拿著委托人的書面授權書,代為提交信訪訴求,這里的受托人多數為信訪人的近親屬,或者可以稱為利害關系人,受托人與委托人之間為民事法律關系。信訪代理的受托人僅限于被指定的基層單位和指定工作人員,兩者在代理權限、代理方式、代理范圍也有不同。
通過信訪代理,既可以方便信訪人反映自身訴求,又便于基層單位提前了解信訪訴求,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階段,符合“信訪工作法治化”中的“預防法治化”要求,能夠提高信訪工作的效率和維護信訪活動的有序性,這也與信訪”屬地管理”的規定相匹配。
信訪代理制起始于2003年上海市長寧區司法局推出的人民調解信訪代理“二合一”機制建設【1】,當時長寧區掛牌成立了10 家人民調解信訪代理工作室,借助人民調解網絡,將一部分信訪矛盾通過人民調解先進行前期疏導,在疏導過程中再進行代理,在代理過程中繼續調解,從而讓問題與矛盾在基層中得到解決。根據相關報道,這種創新的方式不僅減輕了信訪機構的負擔,也有效降低了重復訪、越級訪的產生,提升了信訪機構的工作效率。
具體去了解信訪代理,需要從代理內容、代理機構和代理程序等方面去看。
首先是代理內容。信訪代理范圍為《信訪工作條例》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的信訪事項,對于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程序解決的事項,不予代理【2】。對于屬于信訪范疇的事項,由代理員代替信訪人去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做好反饋;對于涉訴類等非信訪程序解決的事項,信訪部門通過購買律師服務,免費提供法律咨詢等方式做到釋法說理和引導的作用。
其次是代理機構。有三級代理機構和四級代理機構之分,三級為在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設立信訪代理站,每一層級配備信訪代理員,四級增加樓棟(村組)一級。如果反映的街道一級事項,由社區(村)代理員代為向上反映并反饋;反映區縣一級事項,由街道(鄉鎮)代理員代為向上反映并反饋;反映市一級事項,由區縣代理員代為向上反映并反饋。
最后是代理程序。對屬于信訪受理范圍內的事項,由各級代理員與信訪人簽訂信訪代理委托協議,隨后進行初步核實,了解信訪基本事實、訴求,再將信訪人訴求和證據材料等向有權處理部門代為反映,有權處理部門收到信訪事項后按照《信訪工作條例》規定程序辦理(15日內受理、60日內辦結),符合簡易程序辦理條件的按照簡易程序辦理,有權處理部門辦結后將辦理結果、回復依據等向代理員反饋并向信訪人出具處理意見書,信訪人對處理意見不滿意的,由代理員引導并代理申請復查、復核,三級程序終結后,代理員將所有過程材料制作工作檔案并歸檔【3】。
選擇信訪代理,相較于信訪人自己去走訪、網上信訪,有什么優勢?
首先是有利于快速化解合理訴求。許多信訪人的訴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對于向誰反映、如何反映比較迷惑。長期以往,事情未得到有效處理還造成了重復訪。大部分的信訪代理員從基層信訪干部、社工、法律志愿者、退休老干部、鄉賢等中選出,社會閱歷豐富,熟悉法律法規政策,便于通過正當程序促進事項的快速解決。
其次是有利于化解心結。我曾遇見一位信訪人,年齡雖然已經80多歲,但穿著整齊、吐詞洪亮清晰,反映退休待遇低的事項,后來經社保部門核查也并不存在漏發少發情形。但信訪人還是喜歡隔兩天來一次接待大廳,也不反映問題,從年輕求學史、婚姻、家庭、職業等多個維度聊自身的過往史,聊完就離開。由于很多信訪人前來反映更多是因為“氣”而不是“事”,代理員通過心理疏導等方式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做好情緒價值引導。
最后是有效督促有權處理部門認真履職。由于信訪部門是“中轉站”,“導醫臺”作用,本身不具有化解問題的職能,因此有效督促職能部門認真履職非常重要。很多事情未做到“事心雙解”,部分原因是職能部門之間互相推諉,漠視信訪人訴求。通過代理員,一者走進職能部門對履職情況依法監督,二者在事項的辦理過程中強化職能部門的責任意識,做到依法依規,三者對跨多部門的訴求充分協調,做到充分辦理。
信訪代理,作為一種越來越普及化的基層治理模式,在“信訪工作法治化”的當下,在化解信訪矛盾化解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1】引自上海基層黨建的探索與創新[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8:36-38.
【2】、【3】引自中共奉賢區奉城鎮委員會,《關于推行信訪代理制的實施方案》,2020年07月20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