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出沒”對于許多地方來說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十多年前,野豬的數量還比較少,那時候人們偶爾能在農村周圍看見它們的身影。然而近幾年,它們的數量進一步激增,已經開始頻繁出現在一些城市的街頭了。
比如南京城,就經常遭到野豬的造訪,它們甚至能出現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商場的奶茶店、高校校園、小區綠化帶等等。而野豬的出現,除了會引起人們的恐慌之外,偶爾也會實質性的傷害到了人類。
杭州出現大野豬,流竄街頭并傷人
浙江杭州城區周邊的生態環境比較良好,一直以來都有各種野生動物出沒,尤其是野豬,近些年來數量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它們時不時就會跑到城里面來。近日,杭州市城區又出現了一頭大野豬,大概有一百五十多斤重,它在建德一街道上流竄。
或許是因為身處陌生環境中,周圍大量的車輛、行人刺激到它,所以這頭野豬精神十分緊張,在街上橫沖直撞。它不僅把街邊的玻璃撞碎了,還撞翻了行人,一名女子騎著電瓶車正路過,也被突如其來的野豬撞翻在地。
根據一些目擊者描述,這頭野豬的攻擊性很強,幾乎是見到人就咬,見到人就撞。一位老人的褲子都被這頭野豬撕咬扯破了,它還闖進一間商店里,把貨架給撞翻了。為了防止野豬繼續傷人搞破壞,不少的市民也加入了圍捕野豬的行動當中。
他們手持棍棒、盾牌等,最終在市民、民警、城管等眾人的合力圍捕下,將野豬驅趕至一處地下車庫里,這才將其降服。在降服野豬的過程中,一名店主的手指指骨還被野豬扯斷了。
野豬過量危害大,破壞生態毀莊稼
作為諸多大型捕食者的基礎獵物,野豬是一種繁殖能力超級強的動物。它們的孕期只有4個月左右,一頭處于生育力旺盛階段的母野豬,一年能生兩胎,而一胎就能產仔4-12只,多數情況下是7、8只。
而且野豬幼崽的存活率還很高,所以短時間內,它們的種群數量就能迅速上升。另外,由于我國大多數森林里面,普遍缺乏大型捕食者,野豬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天敵了,種群發展不被抑制。
據資料顯示,我國當下已有28省份確認有野豬存在,其中在26省份里數量達到明確致害的地步,全國保守估計有200多萬頭。比如陜西安康、安徽金寨、寧夏西吉等局部地方,野豬甚至泛濫成災,嚴重危害農業生產。比如截至2021年6月底,杭州市淳安縣因野豬致害農林業,導致直接經濟損失上千萬元。
過量的野豬除了會危害農作物之外,還會擠占生存資源,破壞生態平衡。2019年6月14日發表在《生態與進化》期刊上的一篇論文就曾提到過,野豬會大量進食蜥蜴、青蛙、無脊椎動物等生物,對當地生態系統構成威脅。
《生態學報》第99期也提到了南卡羅萊納州北島上的野豬,每到海龜繁殖季節就會成群結隊跑到沙灘上,將海龜的蛋從泥沙里拱出來吃掉,嚴重影響了海龜的繁殖。
皮糙肉厚有獠牙,橫沖直撞脾氣爆
我國民間有句老話,叫“一豬二熊三老虎”,說的就是對于人類而言,野豬的危險性要比熊和老虎都大。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野豬的危險性要大過老虎。其中的原因比較復雜,有人類分別遇見二者時的態度差別,也有二者的性格使然。
比如以前人們上山遠遠看到老虎想的是怎么逃命,而看見野豬時想的卻是怎么捕獲。另外老虎作為捕食者,是非常謹慎的。而野豬作為雜食動物,性格相對比較火爆,遇見人時會更“勇猛”一些。
針對過量的野豬,很多地方都是采取招募狩獵隊,人為對其進行生態性捕殺。實際上從多地反饋上的情況看,對付野豬是非常難的。它們皮糙肉厚,尤其是雄性野豬,在發情期時胛骨至臀部還會長出一層厚厚的脂肪組織,專門用在戰斗時防護重要器官。
不同于家豬,野豬脾氣非常爆,攻擊人時往往先是橫沖直撞,將人拱翻在地,然后不斷用獠牙撕咬。這些年來,已有不少人因野豬的攻擊而受傷,甚至是殞命。
野豬數量增多已是不爭的事實,相信它們在人類城市出沒的現象還會時有出現,那么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怎么辦呢?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圍觀,不要去驚擾它們,以免遭到攻擊。
如果正在被野豬追,可以采取“S”型的逃跑方式,因為野豬雖然速度快,但因身體結構使然,它們在奔跑中是很難急轉向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