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劉關張結拜后成為生死相隨的弟兄,其結拜情誼為后代所傳揚。后代不論是兄弟結拜還是黑幫結拜,都拜關二爺,這就是桃園結義的余波。但實際上,桃園結義的故事在明代才出現。而明代以前,兄弟們結拜更多的要拜羊角哀和左伯桃,這二人之間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一、名不見經傳的兄弟情義
羊角哀、左伯桃的故事未載于正史,二人故事的起源可追溯至西漢劉向的《列士傳》,可惜該傳原文在宋代已經遺失,今天所見的《列士傳》是后人自唐宋文人只言片語中摘錄出來的。
故事大概是說:春秋時期,羊角哀和左伯桃為“死友”。二人曾一起去投奔楚國,但半路遇到大雪被困,又饑又寒,二人估計如此下去都活不成了。于是左伯桃對羊角哀說:“這是上天不保佑我們,如果一個人死,還能讓另一個人活著并得到官位;如果一起死,連尸骨都沒人收斂。平心而論,我的才能不如你,活著也沒有益處,反而拖累你。”說完,左伯桃便將物資留給羊角哀,自己跑入樹林而死。羊角哀得到衣糧順利到達楚國,受到楚平王重用。楚平王在聽說了左伯桃的事跡后,“嘉其義”,以上卿之禮將他厚葬。
楚平王
有一天,左伯桃托夢給羊角哀,說我雖承蒙你的恩惠而獲得楚王厚葬,但我的墳墓靠近荊將軍的墳墓,他總是欺負我,我雖然反抗但“連戰不勝”。這個月十五日,我和他將再次大戰,如果你能來幫我,我就能獲勝,否則還要失敗。羊角哀到了規定的日子,陳列兵馬拜謁其墓,然后自殺。
羊左之事,堪稱兄弟情義的典范,左氏為了保羊氏生命,而主動赴死;羊氏則因夢到左氏死后遭到欺負,也愿和他共赴黃泉,二人之友情絕不下劉關張三兄弟。
桃園結義
二、故事的擴張和誰主動赴死
西漢傳出的羊左故事,主線就是緣起、贈糧、托夢、自殺相隨四部分。后世的版本雖然有所出入,但大致都是由這四部分構成的。魏晉時期,羊左之事知名度仍不高,僅有王肅的《喪服要記》記載魯哀公和孔子講話時談到,左氏凍死、羊角哀收斂其骸骨為其做寒衣之事。王肅出自瑯琊王氏,南朝重要士族,在南朝更迭后逃亡北朝,受到迫切想要依照南朝典章進行改革的孝文帝的重用。孝文帝改革的顧問就是王肅。王肅家學淵源極其深厚,所以《喪服要記》有可信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劉向的不足。至少能推斷出羊左之事出現于孔子(孔子在公元前479年去世)以前。此外,《魏書》記載廩丘縣(屬山東)有羊角哀、左伯桃的墓葬。
山東羊左二人合葬墓
隋唐時期是羊左故事廣為流傳的關鍵期,時人除了大力贊揚《后漢書·列士傳》中的文字外,還有贊美二者友情的詩歌二首,志怪小說五篇,另外敦煌千佛洞出土的變文中也有兩篇韻文提及此事。但在唐代的傳頌中,出現了一個重大分歧,即留糧赴死的到底是左伯桃還是羊角哀。東晉的《搜神記》說是赴死的是左伯桃,但《經羊角哀墓作》《高士傳》《良士傳》等等則說主動赴死的是羊角哀。
敦煌千佛洞
三、理學下的羊左故事
宋代以前,很少有人對羊左二人的故事發表評論,即便評論也只有聊聊數字。比如南朝的《廣絕交論》中僅評價二人行為是“徽烈”。干寶《搜神記》借楚王之口說“朋友之重,奇哉,奇哉也”。
可宋代羊左故事獲得高度認同。首先,宋代以左伯桃死為主流。宋代的《太平寰宇記》《太平御覽》《冊府元龜》都予以記載,可見官方認同羊左的故事。尤其是在儒學復興運動的推動下,羊左二人更是成了儒學崇拜的對象。宋人對羊左二人的故事都有長篇大論,比如,蔣之奇“末世友道絕……市道良可哀”,周邦彥“古交久淪喪……要可興薄俗”,鞠華翁“獨此道嫌人,拋棄塵土”。他們將羊左二人的故事和儒家三綱五常結合在一起。《景定建康志》還衍生出了魏倫欲伐羊左墓木,羊左魂魄向知縣關杞托夢求救一事。此故事在當時流傳較廣。
羊左之事
元明時代小說發展迅速。明人曾完全照搬唐人《獨異志》中關于羊左故事的記載。但元明時期流行羊左故事,借以懲惡揚善的目的更加明顯?!堆蚪前崦弧犯淖兞怂未匀ぢ劄閷氲拈_頭,而是開宗明義,當頭點名二人情誼符合天理、友悌?!督鹛m誼》亦在開頭、結尾都點明主旨,甚至出現過左伯桃托夢說玉帝表彰二人“立萬世朋友之綱常,明千秋弟兄之節義”,準他們“位列仙班”的話語。可見明人對友情的看重。此外明人認為楚國的荊將軍就是荊軻,這當然是史實錯誤、張冠李戴了。
荊軻
四、羊左讓位關二爺
劉關張桃園結義的故事實際出自明朝的《三國演義》。此書成書于元末明初,是羅貫中在宋元話本、戲曲和軼事傳聞的基礎上,依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三國志注》進行的再創作?!度龂萘x》開歷史小說之先河,文筆優美,借由說書人之口,該小說流傳甚廣,并且還傳出諸多版本?!度龂萘x》的影響力甚至蓋過正史《三國志》。尤其是對劉備之仁、諸葛之智、關羽之忠的刻畫,完全迎合了市民對英雄人物的崇拜,所以千里走單騎,只為全結義之情,堪稱忠良典范的關二爺,也成了義氣的代名詞,后代兄弟結拜多參拜關二爺。
關二爺
和有完整故事體系,人盡皆知的關二爺相比,羊左二人身份存在疑問,故事短暫,且二人的情誼有些太過頭了,也因此遭受過質疑。比如明代《羊角哀舍命全交》里邊就批評過羊角哀,不顧及楚王的知遇之恩,不顧及授予自己身體發膚的父母,只為全朋友之誼,這種夸張行為被評為“以狂藥飲之”,意即跟磕了毒品一樣。所以羊左故事終于讓位于關二爺和桃園三結義。
文史君說
在桃園三結義故事中,劉關張兄弟拜的是誰呢?有人認為是皇天后土,但筆者認為更可能是羊左二人。畢竟如果在漢末真的發生過三兄弟結拜,想必他們一定會以當時的偶像頂流羊角二人位楷模。
參考文獻
王君逸:《羊角哀、左伯桃故事的演變及其文化內涵》,《天中學刊》2014年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