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多一肘擊斃女毒販后,陷入了深深的自責當中,以至于精神崩潰。為此袁朗給他講了一個切盲腸的故事,并問許三多,如果有一天要切除他的盲腸,他會不會忍著?
同時,袁朗也表明,要不要切這個盲腸,也由許三多自己決定!
只可惜,袁朗萬萬沒有想到,許三多竟然不想切掉自己的盲腸,寧可帶著它復員做普通人,也不想做切掉盲腸的老A。就這樣,袁朗決定給許三多打上麻藥,給他放假一個月,讓他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到時候再讓他決定,切不切盲腸?
那么,袁朗在老A部隊沒能幫許三多掃清精神障礙,為什么到了高城那里,僅僅一個晚上,就讓他回心轉意了呢?
楊角風談《士兵突擊》系列文章第22期:袁朗無法勸住許三多的留隊,為什么高城僅用一晚上就成功了?
一、
許三多離開老A部隊開始休假后,打算重走一遍自己走過的路,見見一路同行的戰友,以便跟自己的當兵生涯劃上句號。
原本他打算先回家,從頭開始走,可惜火車票不賣區間票,沒辦法,只能先在大都市里找一找當普通人的感覺。但是,很快他就發現,即便自己穿上了普通老百姓的衣服,但來來往往的人依然像看一個怪物一樣看自己。
甚至,由于其怪異的裝扮,大晚上還戴著墨鏡走來走去,還被民警喊住盤問了一番。
為此,他不得不找了間廁所,重新換上了軍裝,耳邊響起了袁朗的那句話:
“看看你現在的樣子,你還能活到以前的日子嗎?”
雖然許三多重新穿上了軍裝,但不代表他的盲腸就切除了,他并未回心轉意重回老A部隊,而是繼續他的告別之旅,下一站便是702團。
之所以選擇那里,是因為許三多需要傾訴,雖然他跟袁朗的對話貌似很有道理。能從普通老百姓做到老A,那么自然也能從老A做回普通老百姓。可道理這玩意大家都懂,勸勸別人還行,用來勸自己,那就沒用了。
而在老A部隊,大家通過這次實戰后,包括吳哲,都有了斃敵的經歷。跟他們聊,注定不會理解自己因為沉淪的行為,就像許三多也不能理解他們擊斃毒販后,還跟沒事人一樣。
這種思維層級的差距,導致許三多沒辦法傾訴,就算傾訴了,人家也不會理解。
二、
其實袁朗也很無奈,他很清楚許三多的問題,但也確實沒辦法解決!
就像你談了一個女朋友,每天愛的死去活來的,結果某一天人家掏出了結婚證,新郎卻不是你。你心里很清楚,這個女朋友算是跟自己拜拜了,別人也清楚,你們倆沒戲了,可怎么勸呢?
很多時候,明明很有道理的事,卻無法勸解,就在于每個人是獨立的個體,旁人永遠也體會不了自己的體會,自然無法達到真知。
所以,當許三多發現自己遇到的問題,在老A其他戰友那根本不叫問題后,他就必須得找到認同自己問題的人,以此完成情緒的宣泄。而且這個人得跟自己平級,或者小一級,不然的話那又是自己找訓了。
但是,許三多又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作為特種部隊的一員,連部隊編號都跟常規部隊不同,又因為保密規定,導致他沒辦法正常講述自己的問題。
702團對許三多來講,是家,是他長大的地方,是此時的他最想回去的地方。可等到真正回去之后,他才發現,曾經如此熟悉的地方,卻沒有了熟悉的人。
許三多第一個要找的人是伍六一,但是門口的警衛告訴他,一連司務長不是伍六一,自己也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隨后,許三多又找成才,可惜成才還在草原五班呢,就算來見他,也得明天了。還有四連的甘小寧,九連的馬小帥,也全都不在,調走了。
三、
至此,許三多又迷茫了,自己在那里犯嘀咕,原本打算回老部隊訪友的,怎么一個友也沒有了呢?
許三多想做普通人,結果大都市待了一天,發現不行。想回老部隊找找感覺,結果熟悉的人都不在,也不行。等于是復員吧,真不太好做回老百姓,重返熟悉的老部隊吧,認識的人都沒了,也不行。
這下子,他又迷茫了,不知道該去哪了。
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認識的人不在,但鋼七連的舊址總不會走,此時的許三多太想進去了。是啊,當年的許三多就像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突然到了北上廣大都市。所以,他自卑,對什么事情都畏手畏腳,就像窮人家的孩子去富裕的親戚家一樣。
是老馬,是史今,是伍六一、成才、甘小寧、白鐵軍、馬小帥……這些人給了他鼓勵,讓他把部隊,把鋼七連當成了家。這里也是許三多從弱到強,逐漸長大的地方,藏著太多的淚水和笑容。
可是,現實是鋼七連沒了,等于是許三多想回的家沒了,這也是指導員何洪濤問他要不要去老七連看看時,許三多拒絕的原因所在,因為鋼七連已經不在了。
為此,何洪濤也看出了許三多的失落,問了一句:
“三多,是不是七連散了,你們一向的依靠就沒有了?”
是啊,因為七連散了,所以伍六一寧可復員,也不想被人可憐,去一連當司務長,他不想給鋼七連丟人,依然要高傲的活著。
四、
但何洪濤的這句話,卻讓許三多更傷心了,他想方設法跳墻進來,卻只能面對鋼七連已經沒了的結局。而自己這次回來是來告別的,等于沒有伍六一活得那么認真,怎么辦?
何洪濤雖然為指導員,但就像前面分析的那樣,他講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卻難以說服人。比如訓斥老馬那一番話,他并沒有設身處地的思考老馬的處境和心理,自然被反懟:
“光榮個屁,艱巨個六!”
所以,許三多就算在他這里住一個月,也是無濟于事的,因為他不理解許三多,也切不了許三多的盲腸。這一點,何洪濤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于是瞞著許三多,一天一個電話,天天催高城來接人:
“你的心病那么重,需要專人來治,我不是那個專人!”
就這樣,許三多被甘小寧和馬小帥駕車,一路狂奔帶到了高城面前!
一見到高城,許三多立馬緊張起來,從原本的滿臉笑容,一下子變得快要哭出來了。道理也很簡單,鋼七連是不在了,但連長還在,高城就是鋼七連的象征,見到他,就等于見到了家長,見到了鋼七連。
高城,別看平時管兵很嚴肅,整天扯著嗓子嗷嗷的叫,看誰不順眼搞不好還上去踢一腳。但他確實就跟家長一樣,恨鐵不成鋼,刀子嘴豆腐心。就跟一只老母雞一樣,天天跟在小雞仔子們后面,護著他們成長。
五、
是啊,何洪濤可以不管許三多,但身為熊孩子家長的高城不能不管:
“說你那邊鬧毛病了,我說那就接過來吧!”
高城之前之所以不待見許三多,一方面他不想要投降的兵,另一方面,他實在舍不得史今,怕許三多將其拖死。
但高城確實是一個合格的家長,他會在帶史今看天安門時,給滿臉是淚的史今喂糖;他會在歡送白鐵軍復員時,張開雙臂,跟大家一樣給對方一個擁抱;他也會在老A選拔賽時,發現馬小帥后,悄咪咪的想放水;他更會在自己付出一番好心后,打了不領情的伍六一一巴掌,隨后倆人抱頭痛哭……
甚至,高城在體會到鋼七連解散,只留下他跟許三多“相依為命”的孤獨時。面對自己升遷,實在不忍心獨留許三多,還試圖將其帶走。
正因如此,許三多怕見高城,就猶如一個犯錯的孩子,不敢回家面對父母一樣。
想必大家都看過央視《西游記》,在電視劇中有這么一個橋段,孫悟空推倒了人參果樹,求遍了朋友圈都沒轍后,選擇了回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菩提祖師。
要知道,菩提祖師當初趕他走的時候,特意說過:
“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么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六、
這一次孫悟空犯下大錯,走投無路,只能冒著被師父責罰的風險,回去求助。
可是,等他真的回去之后,才發現,斜月三星洞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師父沒了,師兄弟們也沒了。他不敢相信的又跑到后山,跑到師父曾經傳授武藝的地方,可是,什么都沒有。此時無盡的孤獨和無助,涌上孫悟空的心頭,他是真的怕了,也是真的知錯了。
在這種無力感的烘托下,孫悟空不僅淚流滿面,連站立都站不穩了,他無助的望向遠方,連喊了三聲:
“師父,師父,師父……”
就像叛逆期離家出走的孩子,揚言不混出個人樣,絕不回來。可造化弄人,你懷著雄心壯志,闖了一番后,發現并沒成功。最終,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回家找父母求助,可惜一推門,滿屋子的蜘蛛網……
那這個游子,除了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呼喊父母以外,還能做什么?
但是,家長真的會放棄自己的孩子嗎?
雖然也說過狠話,說你這樣頑劣,就算走上社會,也會惹是生非,以后別說你是我孩子!可真見到孩子受苦受累,遇到難題,難道就真不救嗎?
“悟空,你知罪嗎?”
所以,菩提祖師并沒有真的消失,此時的他不用多說,僅僅一句你知錯了嗎,就勝過了千言萬語。孫悟空能獲得師父的回應,更是哭個不停,不住的磕頭:
“弟子知錯了!弟子知錯了!”
于是,菩提祖師嘆了一口氣,告訴他,茫茫南海,必有醫樹仙方。
七、
同樣的道理,許三多就像做了錯事的孫悟空一樣,見到了高城,也是一個勁的認錯:
“連長,都是我不對,我不應該,不應該天天煩著指導員。”
袁朗或許沒辦法罵或者訓許三多,怕傷他自尊,更是要走了。但高城不這樣,他是一路罵著許三多成長的,遇到這么點事就要死要活的,自然更是要罵了。
但是,罵也要講究策略,在罵許三多之前,先帶他去了草原五班,通過擠兌成才讓許三多明白,受委屈的人多了,不是你一個!
可以說,為了罵醒許三多,高城是哪句話難聽說哪句,連嘲諷帶貶低,把成才的自尊心放在地上來回碾壓。是啊,這么厲害的兵王,百發百中的神射手,還不是在草原五班這鬼地方待著。就你許三多委屈,比你還強的老鄉,被老A部隊趕回來的成才,卻要被諷刺,被嘲笑,他不委屈?
到最后,被眾人圍觀看笑話的成才,都被擠兌的哭了:
“如果一個人這輩子當一次兵,能明白那六個字,不拋棄,不放棄……副營長,你就放過我吧,我知道現在說什么都晚了,不過我現在,后悔,真的后悔,當時離開七連。”
可以說這一通發自肺腑的話,不僅讓高城動容,躲在車子里的許三多一樣深受感動。是啊,自己也是七連的兵,也常把“不拋棄,不放棄”掛在嘴上,難道自己遇到這點問題,就要拋棄戰友,放棄自己了?
八、
見氣氛烘托到這里了,高城抱了抱成才,對其表達了歉意,隨后一轉身,對著許三多的方向開罵了:
“出來,許三多!放棄了你自己,拋棄了我們,你覺得你現在活得會很幸福嗎?我告訴你啊,別說你當過兵,尤其是當過七連的兵……滾吧你!”
可以說,高城的這一通罵,好像是句句瞧不上許三多,句句都讓他滾蛋。其實不然,他說的每一個字都在透露著,要許三多留下的意思。
是啊,人家成才都這樣了,都沒有放棄自己,靠著某個慫兵送的地攤貨瞄準儀練射擊,卻依然將整個師偵營打趴下了。面對困難,就得從哪跌倒,就從哪爬起來。犯錯不可怕,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
這下子許三多被罵醒了,是啊,難道真當著連長,當著老鄉,當著好友,當著親密戰友的面跟大家告別?
說好的不拋棄,不放棄呢?
于是,許三多帶著哭腔,在車里扯著嗓子給自己辯解:
“我沒有,我沒說要走!”
高城繼續激他,沒有個屁沒有,你不就是來告別的,討個心安嗎?
許三多依然辯解:
“我想了,可我沒說……可我現在不想走了!”
高城一句孬兵,就會耍賴后,自己先樂了……
其實道理還是那個道理,就擺在那里,許三多轉了一圈后,依然回到了這里,從一開始的不接受,到現在選擇了接受。
九、
許三多在袁朗面前,一出場就是兵王,一個優秀的士兵,自然不能出現慫樣。但在高城面前,他卻一直是孬兵,可以肆無忌憚擺出一副慫樣,而不用擔心別人怎么看他。
就像很多成功人士一樣,在公司,是老板,是高層,信心十足,一副指點方遒的樣子。但是,回到家鄉,回到父母身邊,甭管你開大奔,還是保時捷,照樣得光著膀子下地干活。
公司的同事們,從見你第一面時,就知道你穩重,踏實。可他們不知道的是,你回到老家,見到發小,見到父母,依然是一副吊兒郎當,不著調的樣子。
袁朗跟高城,就是這種區別,高城將許三多培養成了兵王,并被袁朗招走了。
袁朗像大哥,試圖跟許三多交心,帶領弟兄們向前沖。但高城就像父親,見過許三多的慫樣,自然可以指著他鼻子罵他。
見許三多的心結打開了,成才、甘小寧、馬小帥一擁而上,將其帶下了車。成才一直被高城擠兌,他那份飯,也就沒吃。甘小寧和馬小帥知道許三多在里面一天沒吃飯,自然也給他留飯。于是就有了許三多狼吞虎咽,在成才面前吃飯,算是餓壞了:
“多吃點吧,這三個人的份,都是特別給你留的!”
而高城轉了一圈后,想到許三多大概餓壞了,也把自己那份拿了過來,湊成了四人份,給許三多吃。但是,怕許三多尷尬,他還撒了個謊,說這是小寧和小帥給留的,哎,滿滿都是愛啊!
許三多也跟連長坦白了,這個道理啊,就是一層窗戶紙,被連長給罵破了:
“連長,我,我就是心里它特窄,就是剛才被你罵了一下,寬了!”
最終,高城高連長安撫好了許三多,又打算向軍部推薦成才為優秀射手后,揮了揮衣袖,罵罵咧咧的走了:
“走了走了,這七連都散了,我跟你兩個孬兵還扯什么扯?”
大家說,像不像家長幫熊孩子擦屁股后,收拾完一堆爛事后,罵罵咧咧的樣子?
所以,袁朗切不了許三多的盲腸,但高城能!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士兵突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下期更加精彩,喜歡就請關注吧!
下期預告:
士兵突擊:作為班長墳墓,孬兵天堂的草原五班,為什么成了很多部隊繞道也要來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