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滿載而歸了
“最近武漢撿果子好火,你去了沒?”一個廣東朋友問我,我竟然不知道。
“武漢植物園拾秋”,上熱搜了。這兩天網上到處是武漢植物園拾秋戰果炫耀貼,柿子、橘子、柚子、板栗、皂莢、各種核桃,還有無患子、拐棗、桂花……
“十七塊的學生票,搬空武漢植物園。”大學生網友們還搞出了slogan。
武漢植物園官方也親自下場接下這潑天流量,上周開啟“撿秋體驗營”,帶團薅自家羊毛,還教大家撿到的果子怎么DIY。
撿果子變得很卷,畢竟大家發的都是豐收照。為了卷贏,我做了一晚上攻略。
要占天時。比如頭一天是雨天刮風,第二天一早就去,包出貨。
還有地利。我提前開外掛,聯系植物園內線,在地圖上標注:楓香在中央草坪,無患子在溫室旁邊電話亭邊,橡子在睡蓮展示區后邊……
人和就是自己做點功課了,植物園官方號上知識很多,辨認果子:拐棗花椒大小,像扭曲的小鈴鐺;皂莢長如豆莢;無患子圓潤像龍眼;橡果頂端如帽……
和同事一大早入園,看到一群“同行”,手挎籃子,大路不走,直接鉆進樹林。
我想著:哼,你們就這么工兵排地雷一樣彎腰找吧,植物園大著咧!順著步道走馬觀花一圈就得兩個多小時,腰斷了也走不完。到時候,我早就滿載而歸了。
意外還是發生了。順著朋友標記的點位,我找到一片又一片樹林,我認識果子卻不認得樹,還是當了工兵,林子里彎腰掃雷。
果子藏得深啊,潛伏在草地和泥土的保護色里,我們微信步數過一萬,一早上“排雷”,收獲一簍子喜樹果和拐棗,連板栗和橡果也沒撈著。
路上遇到的同行更慘,“認得果子不,喊我來撿果子?”一個女生爆發了,她綠色長裙戴草帽,同行男生帶著她在濕泥巴地上來回走,偶爾用手挖土,兩人白鞋上滿是泥。
后來,他們坐在凳子上喘氣,看著籃子里的幾顆懸鈴木果實發呆。
還有兩個男生一開始分頭行動,匯合時嘀咕。
“你怎么撿到西梅,這季節有嗎?”
“為什么這西梅和我買的西梅干很像,是不是別人秋游剩下的?”
“這選題做不成了。”我跟同事說,正打算各回各家的路上,我們遇到了“終極外掛”,柳暗花明。
先展示成果:
<<<左滑查看更多
皂莢爛了,板栗被掏去了果實,橘子被鳥吃了一半……就像人生,完美的高高掛在樹上,可望不可及。
“終極外掛”是我在路上偶遇了某紅書上關注已久的小山老師,他經常組團戶外,帶團友辨認植物和昆蟲。
|| 碰到他時,他正在變戲法,一片葉子撕碎拿在手上,葉子似乎懸浮在空中。隨后介紹,這葉子是杜仲樹葉,葉片之間有絲連接,也可以叫它“漂浮葉”。
他帶我找到了蘋果樹、柚子樹……這些樹我們都路過了,也錯過了。
板栗樹下全是板栗殼子,果實早沒啦,草地上還有幾塊磚頭,應該是開板栗的工具。
來植物園,不應該很愜意,隨便走走就滿載而歸嗎?
“我天吶!你知道上周末多少人來撿嗎?比放進來一萬只鳥收拾得都干凈,樹你也認識了,下面找唄,總有爛的剩的。”
我不服,說昨天就有人撿了一籮筐,賣相還挺好。
“我天吶!你真以為別人都是撿的?我總看有人帶夾子、剪子、棍子,專業得很,沒熟的都說是撿的。”
“這些果子薅回去有什么用呢?”同事問。我還真研究了一下。
無患子放水中輕搓有大量氣泡,產生皂香,聽說古人用它洗手、洗頭,我不敢,我用來洗碗,發現泡沫多但清潔效率低,聊勝于無,給小孩搓泡泡玩還行。
倒是剝開果肉,里面那黑果實洗凈有驚喜,泛暗紅光澤,可以做手串。
皂莢也可用于清潔,聽說水煮后洗頭可以生發,但要加榆樹皮調和,煮完再放涼,一個多小時過去了。
拐棗洗凈生吃,味道有點澀,聽說搗爛熬成膏更佳。喜樹果曬干有藥用價值,聽說清熱解毒散結消炎,但有一定毒性,普通人無法駕馭。
橡果直接吃會讓你苦到懷疑人生(別問我怎么知道的),得反復漂洗,去除苦澀后,口感才好。
至于橘子、柚子等水果,我壓根沒嘗,這是在野生果樹資源圃撿的,門口有牌子,寫著“不好看也不好吃,為什么要建野果園”。
這里有兩百多個品種的野果樹,野山楂、山荊子等,現在大家吃的水果,是野生果樹雜交而來,比如蘋果是新疆野蘋果和歐洲森林蘋果的雜交。
說人話:別吃。確實,帶回去估計也嫌麻煩扔了,留給動物吃了才不浪費。
||植物園的獼猴桃好吃,在園區可以買
離開植物園前,我在出口處草地上休息,看見每個木頭長椅上都放著一堆果子,擺放整齊,幾只小松鼠在桌上悠閑啃橡果曬太陽。
一看就是別人拍完照扔下的。
搬空植物園只是一句玩笑話。大家常年悶在寫字樓里,靠Q1Q2Q3Q4辨認四季,周末撿果子親手摸一摸秋天,就和入秋當天打工到下午,獎勵自己一杯溫熱奶茶一樣,找點儀式感,讓生活松弛一下。
拾秋的路上,路邊長椅總有睡覺的人。睡蓮池中央的亭子里,幾個人各躺一邊,我學他們,不一會兒,感受到濕潤微風中的芬芳。
水杉林旁,有幾個人鋪餐布躺岸邊,身邊放著濃茶。松樹林里有對夫婦,男的拉二胡,女的唱歌,身邊散落松果。
這里大多是爹爹婆婆,一問,辦了旅游年卡,秋天沒事做就坐公交過來,睡個午覺,舒服著呢。
一個爹爹獨自睡在草地上,他說背后有幾株金釵石斛,蘭花的一種。
桂樹林躺不得,太香,聞久了頭暈。蘭花香不一樣,想仔細聞反而聞不到,一覺醒過來,才察覺身在幽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