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抗美援朝,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無論是有關的影視作品還是文學作品,都是數不勝數的。
但是大家知道抗美援朝的第1戰是什么戰役嗎?這一場戰役又打得如何?估計很多朋友并不了解。
志愿軍喬裝入朝,與美軍王牌不期而遇
中國志愿軍入朝參戰,這是出乎美國陸軍上將麥克阿瑟預料之外的。為了迷惑敵人,剛剛進入朝鮮戰場的志愿軍穿的也都是朝鮮部隊的軍裝。目的自然是為了隱蔽,這樣就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志愿軍入朝參戰
因為美軍沒有想到中國軍隊會進入朝鮮戰場,所以說他們沒有任何的防備,只以為對面的敵人是戰斗力較差的朝鮮戰士。
志愿軍進入朝鮮后,也與敵人發生過數次小規模戰斗,只不過遇到的都是戰斗力比較低下的韓國軍隊,也就是所謂的南朝鮮軍隊,雙方戰力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正是因此,在云山戰役爆發之前,無論是美軍還是我們志愿軍,都出現了重大的情報“失誤”。
云山就是一個小城鎮,我們志愿軍以為云山鎮里駐扎的是南朝鮮部隊,而此時駐扎在云山的卻是美軍王牌——美軍第一騎兵師。
對于美軍來說,他們始終認為敵人是北朝鮮部隊,所以說在云山戰役爆發之前,無論是美軍還是志愿軍,根本就沒有搞清楚對手是誰。
▲美軍
志愿軍與美軍的第一次交鋒:云山之戰!
既然說到了云山這個地方,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它的地理位置。云山位于朝鮮平安北道云山郡政府所在地,這個地方山谷河流縱橫,是整個朝鮮北部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1950年10月25日,志愿軍開始進入朝鮮戰場。6天過后,也就是11月1日下午3:50,彭老總接到了一封電報,電報說云山敵人于下午3:30開始撤退。
接到電報之后,彭老總的第一反應,便是云山守軍已經發現了志愿軍的行蹤,他們準備跑路了,畢竟當時志愿軍已經完成了對云山的三面合圍。
但真實情況卻是,南朝鮮第1師和美軍第一騎兵師開始換防,所以出現了大規模的軍隊流動情況。
彭老總考慮戰場形勢后,決定對駐扎在云山的敵軍部隊發動進攻。他派出的是志愿軍第三十九軍,軍長吳信泉,麾下部隊為聲名赫赫的115師,116師以及117師。
▲志愿軍戰士
彭老總得知敵人準備撤退的消息是在下午三點多,到了晚上7:30,彭老總便命令39軍對云山敵人發起總進攻。
或許很多人都覺得,志愿軍一個軍對戰美軍一個師,勝率是非常大的,然而事實上卻并不是這樣。
美軍第一騎兵師是美軍王牌之一,成立于1921年,是由1855年組建的第二騎兵團改編而來。在進入朝鮮以前,該部隊取得的戰功無比顯赫,是當之無愧的先驅師和常勝師。
雖然他們叫做騎兵師,但是整個部隊里一匹馬,一匹騾子都沒有,而是清一色的機械化和重武器裝備。
以當時志愿軍的裝備情況來說,哪怕是一個軍的兵力,對上這樣的一個王牌師,勝率依然非常小。更何況在情報出現錯誤,對敵人的兵力部署并不了解的情況下,悍然發動攻擊是非常危險的。
▲美軍坦克兵
戰斗打響之后,志愿軍采取的是解放戰爭時期常用的3個戰法,正面突擊,側翼迂回,夜戰近戰。
坦白說,這套戰法對于國民黨來說,是行之有效的,哪怕是對南朝鮮的韓國軍隊也很有效。但是對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單兵作戰能力很強的美軍第一騎兵師,就有些“寸步維艱”了。
當時擔任主攻的39軍部隊,沿著三灘川西岸向駐守在云山城的敵人發起了猛攻,但敵人的火力之強出了志愿軍的預料。
下午7點多發起戰斗,一直到了晚上11點多,39軍才打進了云山鎮。4個小時的時間,只完成了預定目標的一小部分,這在解放軍的戰斗歷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然而在接下來的夜戰肉搏中,志愿軍終于發揮出了自己的優勢。
云山城內,到處都是縱橫交錯的街區,雙方部隊根本沒有任何的戰線可言,明晃晃的大刀手起刀落,敵人橫尸于街道之上。
▲美軍裝備
美軍那威力巨大的槍支以及手雷,在云山城內此起彼伏地響著,戰斗打得難分難解。美軍士兵也沒有大家所想象的那樣,一旦遭遇戰勢不利,就舉槍投降。
就在戰況膠著不下的時候,39軍軍長吳信泉下令,讓擔任預備隊的部隊派出一個營(二營),迅速沿著小路向云山城猛插過去。
也正是因為這個營,改寫了云山城之內的戰斗情況。雖然一個營有數百人,但是這個營在進攻過程中,同樣遭遇了美軍的頑強阻擊。
真正能夠插進云山城里的只有一個連,也就是二營四連,人數不過百八十人,但是千萬別小瞧了這些人。
他們進入云山城后,就像“大鬧天宮”一般,先是搗毀了敵人的炮兵陣地,然后又順著美軍的電話線摸到了美軍第八騎兵團三營營部。
▲沖鋒的志愿軍戰士
噼里啪啦一陣手榴彈巨響后,三營營部毀于一旦,沒有了指揮中樞,戰斗力無比強悍的美軍第八騎兵團三營徹底癱瘓。
正面進攻部隊捷報頻傳,負責側面迂回穿插的部隊也同樣如此。該部隊一開始遇到的都是韓國軍隊,戰斗力弱到爆,于是側面部隊果斷決定進行大膽穿插。
他們將部隊劃分成無數的箭頭,向三灘川河邊上的美軍發起了沖鋒,一番激戰之后,這支部隊竟然繳獲了敵人的4架飛機,這在整個抗美援朝歷史上都是獨一份。
是不是很難相信?繳獲坦克繳獲大炮都很簡單,但是想繳獲飛機卻非常難。我志愿軍之所以能夠繳這4架飛機,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在一天以前,日本東京派來了4架飛機,上面拉著很多的新聞記者,他們是來給美軍加油打氣的。一番交戰后,他們所乘坐的飛機,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我軍的戰利品。
▲美軍轟炸機
志愿軍大勝美軍王牌師,一雪八國聯軍之恥
那么這場戰斗的結果如何呢?激戰過后,美軍第一騎兵師的第八騎兵團和第五騎兵團,都受到了我軍沉重的打擊。
擔任聯軍總司令的李奇微,在他的回憶錄里曾經寫過這樣一句話:中美的第1次交戰,美騎一師第八騎兵團損失了一半以上的建制和很大一部分裝備,第8騎兵團幾乎潰不成軍。
當然啦,隨著兩軍交戰的深入,雙方都發現了一個問題,自己對面的對手根本不是想象的那般。隨著美軍俘虜越來越多,志愿軍驚訝地發現他們所戰勝的敵人,不是戰斗力低下的韓國部隊,而是多年來未嘗一敗的美軍王牌。
▲戰場俘虜的美軍
如果在戰爭之前,志愿軍就得知這一消息,對這場戰斗肯定會謹慎很多。然而隨著對美軍作戰的大勝,志愿軍的士氣大受鼓舞,被吹上天的美軍也不過如此。
云山戰役在歷史上的名氣并不大,但是這場戰役就像是一場盛大演出的開幕式一樣。隨著開場鑼鼓一響,整場大戲的基調基本就確定了。
而云山戰役也成為了中國軍隊和美國軍隊,自1900年之后的第1次交戰。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大清王朝,我們輸了個一塌糊涂,然而僅僅50年之后,哪怕是世界第一戰力的美軍,依然要在志愿軍的面前丟盔棄甲,舉槍求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