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的一天,一位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并且渾身散發著惡臭味的乞丐站在了中央蘇區的門口。守護哨兵疑惑又謹慎的上前一問究竟的時候,只聽見一個一場顫抖又微弱的聲音傳來“我要......我要見周總理”。哨兵大吃一驚,看著這人“全身惡臭”不止,本想趕他離去,但他非常堅持重復著要見周總理,哨兵想來這人必定是有什么緊要的事情,于是立馬前去通報。那么這位乞丐到底是誰,為什么非要指名找周總理,找周總理所為何事呢?
1934年10月,紅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長征,然而這并非我軍主動性行動,而是在國民黨的逼迫下進行的。
當時,我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能夠擺脫國民黨的圍剿追擊,無奈進行戰略轉移。
到這里我們就不禁要發起提問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為什么沒有發起第六次的反“圍剿”呢?到底是什么原因決定長征呢?這一切跟那位衣衫襤褸的乞丐有關系嗎,如果有關系那又有何關系呢?
哨兵馬上找到周總理,并如實進行了報告。周總理也覺得十分疑惑,隨哨兵一同來到大門口,仔細查看后發現原來是特科處的項與年。
項與年,1925年加入共產黨,此后轉入中央特科,從事地下活動,是一名非常優秀的紅色特工。
為了傳遞情報,守護黨和國家,他們每天出生入死,并且與家人、戰友斷絕一切親密來往,只為更好地完成工作。
而項與年,作為我軍出色的紅色特工,為了情報不惜"毀容",與敵人斗智斗勇生死博弈。
如今變成這副狼狽的樣子是為了順利將情報送達。那么是怎樣重要的情報,讓項與年不惜毀容也要送達呢?
欲全殲紅軍的“鐵桶計劃”
國民黨軍于1930年圍剿我軍革命根據地,企圖徹底消滅紅軍,中國工農紅軍被迫開始反“圍剿”作戰。
截止到1934年,我軍共進行了五次反“圍剿”作戰,而這個時候蔣介石秘密在廬山召開會議,部署如何徹底剿滅紅軍,并制定可剿滅紅軍的“鐵桶計劃”。
該計劃準備集結150萬的充足兵力,270架飛機和200門大炮等軍事設備,展開分頭聯合進攻,最終鐵壁合圍。
以瑞金為圓心目標,全軍全力進行向心進攻,在距離瑞金150公里處形成一個大的包圍圈,將紅軍圍困在里面,然后每天以修建碉堡的方式進攻五公里,嚴密進行火力配合,并且計劃修建30道鐵絲網和多條火力封鎖線在瑞金四周。
這樣嚴防死守,封鎖紅軍的一切信息和物資往來,切斷紅軍間的聯系,最終當紅軍主力被壓迫到一個狹窄的區域時,在進行“一網打盡”徹底殲滅。
蔣介石
為了防止紅軍突然有其他政策應對,援助不能及時到達,蔣介石計劃另外準備軍用卡車1000輛,用于臨時救援,能夠快速運送部隊實施機動接機,務求充足的軍事力量在一個月內將中央蘇區的紅軍徹底殲滅。
為了不被紅軍輕易地猜到自己的計謀,隱蔽作戰企圖,蔣介石先是讓12個師作為先頭部隊,搶占紅軍蘇區四周地方,在大包圍尚未完成前,迷惑紅軍。
“鐵桶計劃”可以說是蔣介石費盡心血研究計劃的,對其十分自信并抱有極大希望,他曾不可一世地講到:國民黨的偉大工業的成功,一定是因為此計謀的完美籌劃。
“鐵桶計劃”漏水了
人算不如天算,蔣介石周密的“鐵桶計劃”最后失敗了,紅軍提前突圍,進行了戰略轉移,蔣介石撲了個空,更讓蔣想不到的是國民黨內部有我軍的情報特工。
“鐵桶計劃”在會議結束的當晚,其機密文件就已經被共產黨所掌握。
這么機密的文件,是怎么落到共產黨的手里的呢?這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而蔣介石更是做夢也想不到冒險提供情報,將這一機密“泄露”出去的竟是國民黨軍保安部司令莫雄。
莫雄(1891~1980年),廣東英德縣人早年畢業于陸軍講武堂,曾參加過多次起義。
不僅參加過著名的黃花崗起義,還參加過護國討袁,討伐陳炯明和北伐戰爭,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戰士。
莫雄表面上是國民黨軍,但實際上莫雄非常認同共產黨的做事方針,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和主張,并且在共產黨的隱秘戰線工作中擔任非常重要的職位,是一位出色的中共地下情報者。
莫雄
莫雄在廬山當時參加了國民黨這次重要會議。
會議當中他假裝附和,為“圍剿”紅軍出謀劃策,但內心里卻是十分擔憂焦躁,因為這次的計劃,國民黨方面啟用了非常充足的軍事力量以及先進的大量設備,規模巨大且布置周密,一旦計劃成功實施,紅軍將受到致命的打擊。
所以莫雄認為必須盡快將這個情報送達黨組織,保證紅軍能夠撤離到安全地方。會議結束后,他馬不停蹄地趕回了德安司令部,和我軍其他特工(項與年等人)秘密會見。
但這個機密一旦泄露,國民黨方面一定會全力調查,屆時莫雄可能面臨著非常殘酷又殘忍的懲罰。
年輕時莫雄
可是為了紅軍為了黨,即使犧牲性命那也是在所不惜的。隨后項與年、劉啞佛見面后將從廬山帶回來的所有文件讓他們仔細查看。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隨著兩人的臉色卻在看過文件后越來越白,他們太過驚訝,沒有想到國民黨軍竟然有這樣周密的圍剿計劃,更不敢設想如果他們沒有接收到這份情報,我黨會遇到怎樣的打擊,最終又會是怎樣的結局,好在莫雄不惜一切的將情報傳遞出來了。
看完情報后大家一致認為情況十萬火急,必須盡快傳遞給黨組織,于是項與年等人開始準備制定計劃,首先他們連夜把"鐵桶計劃"的主要內容用特制藥水翻譯成特殊文字寫到了四本字典上面,然后把通過電報將計劃送到南昌,發給瑞金。
但項與年認為為了確保黨中央能在第一時間接到情報,應該立馬把整套計劃秘密寫下后送到中央蘇區。這樣既能節約時間又能以防萬一。
項與年
因為項與年會說客家話,又對當地的人情地貌十分了解,還是保安司令部的機要秘書。
所以項與年自告奮勇主動地來承擔了這個一旦被發現就人頭落地的任務,這樣過關卡時比較隱秘和方便,任務能夠更加順利完成。
歷經艱難 傳送情報
項與年三人連夜奮戰,直到天空漸漸露白才把這整個"鐵桶計劃"秘密寫完。
接著三個人沒有耽誤片刻,轉身又開始分析去中央蘇區的路線以及沿途敵軍布置情況。最終項與年選擇了從南昌乘車到吉安,進到太和后,然后走山路抵達興國縣,途經于都縣,最后直接到達瑞金。
唯有山路這一條線路相對來說比較快速,又比較的安全隱蔽。第二天上午,他們準備充足后開始實施計劃,項與年化裝成一個教書先生,整理好著裝后出發。
教書先生雕塑
這一路上都有敵軍的防守與抽查,要想不被敵軍察覺到就要減少與敵軍的接觸,所以項與年決定白天休息,利用夜幕掩護晚上行路。
大路平穩可敵軍多,山路崎嶇但安全,項與年避開大路,穿山越嶺的秘密前行。行動按照計劃在一開始的時候進行得很是順利,敵軍絲毫沒有察覺,但到了泰和縣山區后,項與年發現,這里的敵軍數量非常之多,防守更加嚴格,要想蒙混過關幾乎沒有可能。
在這里的每個村子都有敵軍駐守,每一處都檢查得特別仔細,所有中央蘇區可以進出的通道都被嚴密的封鎖,一旦發現可疑人物立馬進行逮捕。
面對這樣的情況,項與年沒有去到村子里,沒有可以歇腳的地方,他只能在山林中穿行露宿,身上也沒有什么吃的,他就撿野果,每天吃少量的干糧和野果進行充饑,渴了就喝山泉水,每到一處他就撿一些搜的爛的東西放在袋子里。慢慢地項與年變得像個乞丐。
經過多天艱難的長途跋涉,38歲的項與年已然變成了一個胡子拉碴,骨瘦如柴的人。等他到達興國之后,發現敵人的封鎖更加的嚴密,不僅每個村子都修建了碉堡,村子外的各個山頭和路口也都安排了崗哨把守。
幾乎沒有人出入,一旦有看上去像紅軍的年輕人出現就會被當成嫌疑人立刻抓走。項與年見此只好再回到山里尋找時機。
距離項與年出發已經過去許多天了,再這樣下去,恐怕就是把情報送達,也救不了我軍所有戰士。他當時心急如焚,在瑞金的中央蘇區實在是等不得了。
他拼命地尋找方法,突然見到地上的石頭,于是心生一計,項與年猛然抓起地上的一塊石頭,狠心地砸向自己。
剎那間,只見項與年滿臉鮮血,嘴里更是鮮血直流,原來他用石頭將自己的四顆門牙給敲掉了。
第二天,項與年的臉變得非常腫,臉色蒼白,頭發上沾滿了污垢,亂糟糟的樣子,衣服更是亂七八糟地掛在身上,儼然一個衣冠不整的老乞丐。
演員扮演的乞丐
他把四本有秘密計劃的字典藏在一個滿是污垢的袋子里,并把沿途乞討撿來的餿飯爛菜放在上面,用來避人耳目。
他拖著滿是血跡的身體,深一腳淺一腳地慢慢下山,沿途敵軍的哨兵看到他后,在很遠處非常厭惡地捂住了鼻子將他趕走。
見此情景項與年心想這一計算是成功了,總算能夠及時送達情報了。
1934年10月7日,項與年終于利用這副乞丐模樣混過了敵人的重重關卡,來到中共中央駐守的根據地。
到達中央蘇區門口之后,項與年感覺自己就要堅持不住了,還沒等到門口守衛的哨兵前來查問,項與年用自己僅剩的聲音顫抖地說道:"我要…我要見周恩來。"
哨兵看到大吃一驚,這人全身惡臭不止瘦如竹竿,竟然還用的最后一口力氣堅持見周副主席。
一定是有什么要緊的事情,他立馬前去報到。當周恩來、李克農來到他面前,幾乎認不出來眼前這個蓬頭垢面的老叫花子,竟然是跟隨自己多年的熟悉的老部下項與年。
隨后周恩來接過項與年的絕密情報,一時間,各種情緒混雜在一起,無以言表,這是多大的毅力才能走到中央蘇區的門口,周恩來表示十分敬佩。
周恩來在聽完項與年的匯報之后,馬上命令紅軍作戰情報部門立刻把這四本密保進行翻譯。
密報完全地被翻譯成文字,然后緊急召開分析會議研究。最終周恩來他們得出結論:如果再拖上半個月,那么敵軍的計劃就會部署完畢,到時候紅軍就很難脫身了。
周恩來立刻將情報細節匯報于中共中央,而莫雄司令部也剛剛通過電報發來了密文,情報完全準確,中共中央認為應該馬上進行戰略性轉移,保存實力。
10月10日,中共中央發布命令,12日,紅軍用小部隊迷惑國民黨反動派的大部隊,主力紅軍趁國民黨正在進行部署時,突出重圍實施轉移戰略。
10月中旬,蔣介石利用1000輛軍用卡車,快速地運送12個師的部隊到達中央蘇區四周,對中央蘇區進行圍追堵截,短時間內他們就搶占了好幾個地區。
他們認為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實施得非常順利,這次紅軍必定被他們所殲滅。
可沒想到正等他們想把包圍圈之中的紅軍進行殲滅之時,卻發現包圍圈中的根本不是重點紅軍部隊,只是一小部分紅軍,他們的計劃根本沒有圍住紅軍,"鐵桶計劃"徹底失敗,蔣介石爆跳如雷。
10月底,中央蘇區跳出了蔣介石的"鐵桶",紅軍開始長征。
項與年不惜毀容,不畏艱難險阻,不顧自己生命危險將情報及時送達,為紅軍提前突圍、勝利轉移,做出了不朽的貢獻。這樣出色優秀的英雄,值得我們銘記永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