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一次次的抵達與重逢。
2022年11月,《飛地經濟實踐論——新時代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模式研究》(產耀東/著)一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時光呼嘯,不舍晝夜。當2024年11月的陽光照耀深汕大地,我們再次翻閱這本專著,從書里書外感受合作區這片熱土的無限活力與神奇魅力時,心靈總能被那些溫暖而美好的圖景一次次深深觸動。
雖說這是目前國內第一本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高度、系統研究飛地經濟發展的專著,但我們通讀后驚喜發現,那既是一本飛地經濟的國際辭典,也是一部深汕發展史,更是一曲“特別+合作”“特區+老區”的新時代頌歌。
波瀾壯闊,風鵬正舉。近兩年來,合作區迎來重大利好。2023年12月,廣東省政府印發的《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明確“一主兩副一極四軸”總體發展布局,其中“一極”為深汕特別合作區增長極。2024年9月,國務院批復同意的《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明確“高標準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打造深圳都市圈重要增長極”。還有一些省級市級報刊關于合作區的報道,也多次提及加快打造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增長極。可見,“增長極”已成為大家熱議深汕的高頻詞。
我們看到,“增長極”一概念,在《飛地經濟實踐論》一書七個章節里,幾乎章章出現。其中,第二章第一節的標題就是《發展模式創新:建立區域經濟增長極》。在作者產耀東同志眼里,“打造增長極”是合作區在深圳全面主導下發展模式的核心要義,并對“增長極理論與區域經濟發展”進行了深刻闡述。書里寫道,合作區對建立區域經濟增長極模式的探索,首先表現在產業發展規劃的指導,將產業轉移模式與建立區域增長極緊密聯系在一起,力圖從承接深圳優勢產業鏈、嵌入新型戰略性產業鏈起步,最終形成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性產業。實際上,這就是作者產耀東同志對深汕增長極的詮釋與主張。
縱觀深汕開發建設歷程,從產業轉移工業園升格為特別合作區后,開始走向以建立區域經濟增長極為首要戰略目標,并將之與梯度產業轉移、要素稟賦優勢互補等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無論是從雜草叢生的荒蕪之地,到打造現代化的濱海新區、產業新城;還是從“聚焦產業、聚焦鵝埠”,到全域建設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核心承載區;還是從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到做實做強東部板塊高質量發展戰略引擎,合作區緊扣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始終堅持聚焦“增長極”主題、貫穿“增長極”主線、錨定“增長極”目標。這也充分體現《飛地經濟實踐論》作為深圳改革創新研究成果的現實意義和探究價值。
培根說過,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在當前深入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的熱潮中,我們再次拜讀已出版兩年的《飛地經濟實踐論》這本專著,倍加感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深圳力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深汕實踐的激越鼓點直擊人心。“市場與政府兩只手共同作用,市場機制與政策機制相互協調、相互促進”“讓政府發揮杠桿作用,撬動市場的力量”“必須在飛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以產城融合推動鄉村振興,實現經濟社會雙跨越發展”……我們在書里讀到的這些觀點與思路,與三中全會精神高度契合、高度統一、高度一致。這讓我們聯想到另一件往事,早在2017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8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支持“飛地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前夕,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邀請過產耀東同志,那時他擔任合作區管委會主任。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找他重點了解了深汕創新區域合作模式以及建設發展情況,認為深圳的突破是探索與創新,并要求合作區協助將這種探索創新寫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國家發改委采納了他的建議,后來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有序發展飛地經濟,形成梯度發展、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產業協作體系。
作者產耀東同志曾在合作區工作過6個年份,主政期間,憑借對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城市規劃學、建筑學等的深入研究與先行實踐,致力于打造中國飛地經濟發展模式首創者、飛地治理模式首創者、飛地農村城市化實踐首創者。毋庸置疑,這開創了中國飛地經濟發展之先河。其研究成果《飛地經濟實踐論》,也便成為“深圳這十年”改革創新的重要范本。
《飛地經濟實踐論》一書由總序、引言、七章28節、后記等部分組成,主要闡釋了通過“建立起一座高新產業新城”來“培育內生性創新增長動能”的發展模式,科學論證了“規劃引領、基礎先行、平臺帶動、產城融合”的實現路徑,以“飛地經濟”帶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作者產耀東同志結合自身的履職實踐和體會,娓娓道來、深入淺出,為我們介紹了合作區2021年以前“十年建設發展奮斗歷程”,信心、征地、資金、人才、管理、產業、配套等“七大難題”的攻堅場景依稀浮現在我們眼前。那是新時代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看得見的炮火,聽得見的炮聲”,那是革命老區土地上飄蕩的《春天的故事》,那是一代深汕人“五個特別”家園情結的念念回響!
窗外或是機聲隆隆,或是鳥語一片。正如作者產耀東同志在書中所期待的,合作區飛地經濟發展模式再上層樓,規劃理論不斷豐富提升,為《飛地經濟實踐論》寫出更為精彩的續篇。隨著全國首部規范由“飛出地”全面主導、區域協調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條例》2023年11月1日起的正式實施,合作區迎來了沿著法治軌道全面深化改革、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速的黃金期,代表內生性創新增長動能的新能源汽車和新型儲能、新材料、智能制造“一主三輔”產業,全面立起來、強起來,深圳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新城加速成型成勢,一幅“區域協調發展示范的濱海新區、深圳自主創新拓展的產業新城、城鄉融合發展的現代田園都市”壯麗畫卷徐徐鋪展,鐫刻其中的特區精神和老區精神閃閃發光。
詩在深汕,何必遠方。
比亞迪作為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的民族自豪與夢想,正攜手合作區的空間、區位、機制等優勢,共同匯聚成中國智造的朵朵浪花,與深汕灣畔的濤聲潮聲一道,奏響由深圳飛地躍升為創新發展高地的昂揚旋律。
發展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不管飛得多高、飛得多遠,我們都將成為過去,而《飛地經濟實踐論》這本專著還能回味……
文/倉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