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楚(924年-963年)
又稱南平或荊南,十國之一,由高季興所建。
雖然被列為“十國”之一,但荊南始終沒有正式立國,而只是一個割據藩鎮。
楚(907年-951年)
又稱馬楚或南楚,十國之一,由馬殷所建,都城在長沙。
馬殷執政期間,采取“上奉天子、下撫士民、內靖亂軍、外御強藩”等政策,使地區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原文賞析:
荊,
史略:高季興,初為朱全忠將。天佑二年全忠取荊南,以其將賀瓖為荊南留后,時澧朗帥雷彥威屢侵荊南,瓖不能御,因命潁州防御使高季興代鎮荊南。朱梁乾化初賜爵勃海王,后唐同光二年改封南平王。三年伐蜀,取施州。四年兼有夔、忠、萬三州,尋復失之。天成三年又失歸州,會季興卒,子從誨歸命,歸州復還荊南。
【譯文】唐末各地擅自割據的政權中,有荊南國。
《史略》記載:高季興,起初是朱全忠(朱溫)的部將。
天佑二年(905年),朱溫攻取荊南,派部將賀瓖為荊南留后,當時澧朗帥雷彥威多次侵犯荊南,賀瓖無法抵御,朱溫便派潁州防御使高季興代替賀瓖鎮守荊南。
后梁乾化初年(913年),高季興被朱溫賜封為勃海王,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改封為南平王。
同光三年(925年)高季興討伐蜀地,攻取施州。同光四年(926年)高季興兼有夔、忠、萬三州,不久又失去。
天成三年(928年)荊南又失去歸州,恰逢高季興去世,他的兒子高從誨向朝廷歸順,歸州重新回到荊南。
湖,
史略:馬殷初為秦宗權將,光啟三年從孫儒掠江、淮以南。儒死,殷與劉建鋒方分掠諸縣,因收余眾南走洪州,推建鋒為帥,比至江西,眾十余萬。乾寧初,建鋒等襲取潭州,自稱武安留后。三年,建鋒為其下所殺,軍中共推張佶,佶轉推殷為主,攻取邵州。五年詔以馬殷為武安留后,尋悉定湖南地。光化三年,遣兵略桂管諸州。天福三年,取岳州。
【譯文】唐末各地擅自割據的政權中,湖南有楚國(馬楚)。
《史略》記載:馬殷最初是秦宗權的部將,光啟三年(887年)跟隨孫儒劫掠江淮以南地區。
孫儒死后,馬殷與劉建鋒開始分頭劫掠各縣,收集余兵向南逃到洪州,推舉劉建鋒為統帥,等到達江西時,已有十余萬兵力。
乾寧初年(894年),劉建鋒等人攻取潭州,自稱為武安留后。
乾寧三年(896年),劉建鋒被部下所殺,軍中將士共同推舉張佶,張佶轉而推舉馬殷為主帥,攻取邵州。
乾寧五年(898年)唐昭宗下詔任命馬殷為武安留后,不久馬殷完全平定湖南地區。
光化三年(900年),馬殷派兵攻取桂管各州。天福三年(勘誤,應為天佑二年905年),馬殷攻取岳州。
天佑四年,朱全忠篡位,封楚王。朱梁開平二年,取朗、澧二州;又敗嶺南兵,取昭、賀、梧、蒙、龔、富六州。乾化二年取辰、溆二州。后唐天成二年進封楚國王。長興初子希聲嗣,二年弟希范代立。石晉天福三年,又取溪、錦、獎三州。八年寧州蠻來附。漢天福十二年,弟希廣代立。
【譯文】天佑四年(907年),朱溫篡位后,封馬殷為楚王。
后梁開平二年(908年),馬殷攻取朗、澧二州;又打敗嶺南的軍隊,攻取昭、賀、梧、蒙、龔、富六州。乾化二年(912年)馬殷攻取辰、溆二州。
后唐天成二年(927年)進封馬殷為楚國王。長興初年(930年)馬殷的兒子馬希聲繼位,長興二年(勘誤:應該是長興三年932年)馬希聲的弟弟馬希范代替他繼位。
后晉天福三年(938年),又攻取溪、錦、獎三州。天福八年(943年)寧州的蠻族來歸附。后漢天福十二年(947年),弟弟馬希廣代替馬希范繼位。
乾佑三年希萼以朗州兵襲陷潭州,殺希廣自稱楚王。周廣順初,國亂,南唐西侵,其地皆降于唐,惟朗、澧二州為楚將劉言所據,而嶺南之地,悉沒于南漢。蓋馬氏盛時,南逾嶺,西有黔中,北距長江,東包洞庭,皆其境內。自馬殷至希萼,傳五世國亡。
【譯文】乾佑三年馬希萼憑借朗州的軍隊攻陷潭州,殺死馬希廣自稱為楚王。
后周廣順初年(950年),馬楚內部發生動亂,南唐從西面發起進攻,馬楚的領土都歸降南唐,只有朗、澧二州被楚將劉言占據,而嶺南地區全部被南漢占領。
在馬楚的鼎盛時期,向南到達五嶺,向西占有黔中地區,向北靠近長江,向東擁有洞庭湖的廣大地區,都屬于楚國的領土。從馬殷到馬希萼,馬楚共傳了五代而國亡。
端倪解析:
高季興創立了被稱為南平或荊南(北楚)割據政權,是五代十國南方九國之一。
南平都城在荊州,轄荊、歸(今湖北秭歸)、峽(今湖北宜昌)三州。
這個政權從未稱帝,歷時57年。
高季興的政權雖然沒有稱帝,但他的影響力和地位在當時是無法忽視的。
他在五代十國的混亂局勢中,能夠建立并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地方政權,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凡的政治才能的體現。
他在擴大自身勢力時,曾出兵攻歸州和峽州,但被蜀將王宗壽擊敗,隨后以“助梁擊晉”為名襲擊襄州,又被山南東道節度使孔勍擊敗,從此高季興斷絕給后梁的貢賦。
馬殷在896年開始割據湖南,到907年被封為楚王,從而建立了以湖南為中心的割據政權,史稱馬楚或南楚。
這個政權以潭州(今長沙)為首都,歷經44年,若從馬殷割據湖南開始計算,則為56年。
馬殷的政權在政治上內靖亂軍、外御強藩,使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他逐個討伐消滅了湖南境內的割據勢力,統一了湖南。
在他的領導下,南楚在建國之初就奉行“上奉天子”的政策。他充分利用地方資源,發展了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經濟,同時倡導教育,繼承和發展了湘文化。
馬希聲繼位后奢侈無度,馬希范襲位后在位時間較長,期間出現兄弟內爭,馬楚政權已經慢慢走下坡路了。951年,南唐乘機派大將邊鎬攻下長沙,南楚亡。
荊南和馬楚都位于中原王朝與南方幾大國之間,地理位置優越,成為了重要的商業樞紐。
但是也因為他們的地狹兵弱,不足以抵擋強大的鄰國。因此都選擇保持低調,避免引起其他強大國家的注意和侵略。
荊南和馬楚采取了一種務實的政治策略,即在保持一定的自治權的同時,向中原王朝表示臣服。
這樣既可以獲得中原王朝的保護,又可以避免被其他強大的割據勢力所吞并。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地區朝代更迭頻繁,局勢混亂。稱帝會引來更多的麻煩和挑戰,因此保持現狀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