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讀者都對評論的寫作過程感到好奇,對兼具思辨與人文關懷的評論文字充滿向往。
為此,《南方周末》聯合《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等6家媒體的一線評論員,打造了《南方周末評論寫作實戰課——怎樣表達一個觀點》,將一線評論員們多年積累的寫作經驗傾囊相授。
在眾聲喧嘩的時代,擁有撥開迷霧、獨立思考的能力尤為重要。
不信你回憶一下,遇到熱點事件時,你是靜下來抽絲剝繭地分析事情始末?還是上網點贊意見領袖們的說法,然后搬過來當成自己的觀點?
想要表達的時候,你是條理清晰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還是轉發一篇認同的文章,用別人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
如果你是后者,那長此以往,很容易習慣性停止思考,喪失了判斷事實、分析邏輯和表達觀點的能力。
就像看到電商直播非常火,你關注的是最近又有哪個明星上了直播,但有的人則會看到相比普通電商,帶貨主播具有議價優勢——主播的粉絲越多、聚合的購買力越強,能從廠家拿到的折扣就越高,從而可以給粉絲更低的零售價。
哪怕是面對生活中“老人逼讓座”這樣的現象,有的人也能拉到“道德-權利-義務”的邏輯框架下去審視,做出“讓座是情分,不讓座是本分”的分析。
真相就像是一座冰山,對于習慣了點贊和轉發“深度好文”的大多數人而言,只能看到浮在表面的一角,而有看法的人卻能透視海面下數十米的冰層。
當你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再次閱讀一篇刷爆朋友的文章時,你想的不再是“他說得真對,和我想的一樣”。
你會發現以前看文章只是在看表面,如今你能看到文章的骨骼、肌理和脈絡。作者藏在文章里的任何一絲謬誤都無所遁形。
在用點贊代替思考的輿論場中,如果你也想保持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許可以嘗試跟著評論員們學習,用評論表達自己的觀點。
一個有說服力的觀點,離不開完備的知識體系、理性的邏輯推理和準確的語言表達。而評論,就是培養這些能力最好的方法。
當你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的結癥所在和破局方法時,就會自然而然地調動批判性思考能力。倒逼自己輸入更多增量信息,積累新的思考模型,錘煉表達的文字功底。
今天,我們請到了7位深諳觀點表達之道的媒體評論員,匯聚《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杭州日報》等知名媒體的評論老手。
他們將用十數年的評論經驗,告訴你如何通過表達觀點,成長為一個有看法的人。
截至目前,已經有7000多名學員跟著他們學習了如何選擇話題、組織素材、理順邏輯、搭建結構、雕琢文本。
如果你也想得到評論員的點撥,歡迎加入我們,共同學習。
七位活躍在一線的評論員、作家
十數年評論寫作經驗首次傾囊相授
原價 199 元
雙11限時優惠立減30元!
僅需169元!
一頓大餐的價格
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立即訂閱課程。
01怎樣捕捉一個好選題?
說實話,剛入行時,我也常常因為找不到好選題、錯失一些重要選題而苦惱。后來,每天寫評論、編輯評論,慢慢摸索出了捕捉好選題的方法。
評論要為公共事務而寫,這是選題的一把標尺。評論與新聞一樣是易碎品,但我們可以寫出獨家評論,讓子彈多飛一會兒。出圈、撈干貨、帶私貨、向評論大家學習,每一種方式都是好選題的探尋之路。
宏大如世界形勢,細微如飲食男女,都需要有清晰的參考和指引。如果我們能夠在這里有所作為,前途應該還是光明的。
02
怎樣用核心論據說服他人
我很小的時候,就相信筆下能產生震爍山河的力量,于是從法律人轉向評論界后,我執著于“笨拙”地探尋論據,努力把每一篇評論的寫作,看成尋找真相的過程。
我相信這些用鍵盤敲下的火星,這些從世界角落覓得的論據、新知和視野,在為漢語世界提供“信息增量”。
也許,用不了幾年,我的觀點會落伍,但我有了更多觀測世界的模型和工具,有了觀察世界篤定的信心,而我在評論中提供的那些信息增量,也會在提升社會共識的水位,成為更多人眺望世界的窗口。
這就是我所相信的,評論的力量——它不是靠浮泛的詞藻去煽惑人,而是靠“高勢能”的新知,沖擊你的成見。
03
怎樣練成別人杠不贏的強邏輯?
2008年,我還在武漢上大學,很喜歡看《南方周末》、《新京報》、《中青報》的評論,看多了也想“激揚文字”。
那年12月,我考四六級考試時,英語聽力很嘈雜,考完之后我就寫了篇評論——《四六級考試公平不應只在考場內》,投了出去。
第二天發在了《長江日報》上,成了個人的媒體評論處女作。之后在文字論劍的快感和稿費的激勵下,我筆耕不輟,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直到今天,我寫了13年評論,我寫的評論也經常被評論,我深切體會到,要想讓自己的觀點在價值分化的輿論場中站得住腳,就要講邏輯。也正是這么多年的邏輯訓練,治好了我的口吃,讓我在跟人爭論時爭得有底氣。
也許你沒怎么寫過新聞評論,沒關系,練好評論邏輯,也能讓你在微博、朋友圈里發表觀點時,擊中問題要害,避免說一堆不痛不癢的廢話。這也是評論人要做的——努力撥開速朽的文字骸骨,在無聲中顯意義,于逼仄處見胸懷。
04
怎樣把握結構美感?
我在2005年通過校園媒體招聘進入媒體行業,并始終待在南方報業集團。
十幾年的從業經驗,讓我意識到,一個熱點事件出來后,要讓讀者愿意讀你的文章,就要做到比其他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挖得更深,給讀者提供高含金量的觀點。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挖掘信息背后的深層次邏輯。所以,我們要在閱讀中有意識地將知識結構化、系統化、網絡化,讓知識在大腦中自動“歸位”,學會編制一張張意義之網。同時,找到有價值的概念與解釋模型,舉一反三,用這些概念與解釋模型讓我們的評論變得更深刻。
05
怎樣寫出準確又深刻的評論?
我在孩提時代就喜歡寫作,沒想到最后真的憑借這一技之長過日子。
在成為專職評論員前,我曾任校長秘書,當過機關干部,也做過鎮委書記。但最后我棄政從“聞”,懷中揣著“寫作者的初心”,赤手空拳地從麗水“飄”到杭州。
后來,我當上了新聞部主任,但兩年后,我再次辭去主任職務,做回了專職評論員。
正是這兩次放棄,才能讓我安心寫評論,并先后獲得了中國新聞獎等逾百項獎項;而從校園到政壇再到基層的經驗,也賦予我的評論更厚實的閱歷感。
在十數年的評論寫作過程中,我一直堅持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識、言之有情、言之有人、言之有序、言之有文;開世界眼光,立中國高度,接足下地氣,擁人間情懷,盡華彩內容,寫悅讀文章!
06
如何構建評論員的專業視角
財經評論員,最重要的兩個字,一個在評,一個在論。“論”是擺事實,講證據,“評”是講道理,下判斷。
一般財經評論員常犯的毛病是:沉浸在論述里不可自拔,太過執迷于數據化。這種操作容易讓簡單復雜化,和簡約形式無法調和。
以我之見,財經評論員的重心應當放在“評”上,用簡單的、通俗的論,來達成精辟、犀利的評。誰能夠用生活語言,表達財經分析,誰就掌握了財經評論員的通關密碼。
07
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評論員
一個合格的評論員,要言之有物、持之有據、言之成理、問心無愧。
評論是對客觀事實的評價,要有所依托,不能自說自話,這需要我們調動自己儲備的論據去“格物”,加以比較、借鑒,這個“據”,是理據,是依據,是根據,也是需要長期積累的。
評論也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投射,所以致力于評論寫作,一定要忠于自己內心中最可信賴的那個地方。我們可能無知,可能偏離,但寫作時內心不能有雜質,摻雜私欲或明知道的偏見。問心無愧是對自己評論的最高評價。
眾聲喧嘩中,撥開迷霧、獨立思考,并非易事。但縱橫輿論場十數年的評論老手們,卻已經練就了一身理性表達的技巧。
但今天,我們將他們都邀請至此,傾力打造《評論寫作實戰課——怎樣表達一個觀點》。
如果你是媒體從業者或是新聞系學生,那么你必然需要這套寶鑒;
如果你是自媒體人,更需要對你的觀點進行投資;
即使你并非專業,當你在職場中向上司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或在各類考試寫議論文時,也可以將評論的技能應用其中。
如果你也想在用點贊代替思考的時代,洞察邏輯之美,發現思想之真,歡迎加入我們,做一個敢表達、懂表達的獨立思考者!
七位活躍在一線的評論員、作家
十數年評論寫作經驗首次傾囊相授
原價 199 元
雙11限時優惠立減30元!
僅需169元!
一頓大餐的價格
識別圖中二維碼,立即訂閱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