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如今市面上最受歡迎的新能源汽車類型,那非增程式汽車莫屬,畢竟城里用電高速用油的使用體驗,兼顧了經濟型與出行的便利性,受到很多有“一車多用”需求的家庭喜愛。但如果我們把時間撥回到幾年前,那增程式可謂是被各路行業大佬口誅筆伐。
在當時,純電才是各家要走的路線,增程無非就是過渡一下,甚至還把增程貼上“落后”、“不懂車”的標簽;但時過境遷,以理想問界為代表的增程式產品大賣特賣,甚至一百多萬的仰望U8越野玩家版都用上了增程技術,所以增程式的市場前景可謂是相當不錯,那么增程技術為何在短短幾年就完成了翻身呢?
增程或許是當下的最優解
想要知道為什么增程式技術被吐槽,那還得從這項技術本身出發。其實此前增程技術被吐槽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項技術在某些人眼中有些“落后”,由于先天性的結構不足,相比于混動技術,增程完全是依靠電機驅動,發動機只是提供一個補能作用,這中間就產生了一個二次轉化,所以就有了浪費,屬于是“脫褲子放屁”。
所以我們能看到,早期的增程式汽車就出現了不管是加速還是能耗表現,甚至都不如燃油車的情況。但技術總是在發展的,經過多年的迭代,增程技術相比過去已經進化太多了,如今的增程式汽車單論油耗表現已經比傳統燃油車低太多了,而在加速和智能化表現上,更是遙遙領先同級別燃油車。
并且,考慮到增程式汽車相比于插混車型結構更加簡單,在后期故障率上也遠遠低于插混車型,所以市場接受程度上也要比插混車高一些。
這同時也反映出了,這幾年純電車型在能量方面遇到技術瓶頸,目前公認的下一個技術節點,就是固態電池,一旦安排上了固態電池,那么純電車就可以充一次電續航千里,以及獲得更快的充電速度,就能徹底緩解目前純電車上的痛點,可惜的是,目前固態電池還處于實驗室階段,距離大規模商用還遙遙無期。
如果我們從市場的角度出發,那么增程技術或許就是目前的最優解,正如我們上面說到,國內大部分的汽車用戶,都要考慮一車多用的場景,所以純電車的續航和補能焦慮是絕對不允許的,在固態電池技術大規模商用之前,這樣的焦慮肯定也會長期存在。
所以理想和問界這樣早些時候堅定選擇增程路線的車企,就吃到了紅利,并且由于推出的SUV車型,更加符合很大一部分家用消費者的需求,于是產品賣爆也不足為奇,并且零跑品牌憑借著“復制”理想的路線,完成了對蔚來和小鵬的超越,以每月超3萬臺的銷量,順利進入新勢力的前三,品牌盈利已經完全不是問題了。
不能完全依賴增程,還是需要新技術保駕護航
不過,增程式技術雖然廣受市場歡迎,但對于車企來說,增程技術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技術護城河。正如我們前面說到的那樣,增程式汽車歸根到底就是在純電車的基礎上,加入一臺發動機當做増程器進行發電,突出一個簡單粗暴,所以其他車企很快就能推出同類產品。
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有不少的車企都選擇走了增程式道路,所以我們能看到像阿維塔、深藍、方程豹、奇瑞等等,推出的新品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增程式汽車,大眾和奔馳的高管也公開表示,將要大力發展增程式技術,后續也會推出增程車型,未來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加多樣,在消費者的共同選擇下,增程技術是否“落后”已經沒有意義。
那么目前主打增程汽車產品的車企該怎樣建立自己的“護城河”呢?答案就是智駕,事實上進入第三季度之后,各家車企都在加快布局自己的端到端和無圖智駕能力,甚至就連比亞迪、長城這樣的傳統車企,也為了加快智駕布局,選擇和華為合作,放在過去這簡直是不敢想的。
并且,智駕普及的腳步也越來越快,有不少的10到15萬的新車都計劃部署激光雷達,明年新車智能化競爭的激烈程度,又將上一個臺階。
綜合看下來,未來無續航焦慮的增程式技術,加上可以大幅度緩解駕駛疲勞的高階智駕,將會是新車最核心的競爭力,并且還在普及的路上越走越遠,可以預見到的是,面對自主品牌的發力,很多堅守燃油車的合資品牌,利潤肯定還會受到進一步的影響,日子恐怕是越來越難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