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深圳最大的新聞,也是最受爭議的話題,無疑是深圳灣1號的入市。
當時業內普遍認為:
房地產開發最好“固守本分”。
他們非常不理解,在國內地產巨頭云集的深圳,像深圳灣這么好的地段,憑什么交給一個“業外人士”?
在一片質疑聲和“不看好”中,鮮有人看清一點,在樓市調控“鼓勵剛需,抑制豪宅”的大趨勢以及大開發商形成“高周轉”的固有模式下:
沒有誰愿意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打造精品。
而作為“地產新人”的徐航反倒有這個魄力。
幸好有徐航這個“跨界者”!現在當北京的朋友說“我們有釣魚臺7號院”,上海的朋友說“我們有湯臣一品”的時候,深圳人可以不假思索地說“我們有深圳灣1號”。
2024年,善于跨界的徐航又搞了一個大新聞,一個“世界級”的大新聞。
01
價值10億的論壇
故事的起因,源自徐航在廣州的最新動作:
以“全面超越深圳灣1號”為目標打造廣州·鵬瑞1號。
這個充滿野心的項目真是吊足了胃口,卻始終未得一見。而10月29日這天,我終于得以一睹這個傳說中的項目,并見證了一場超高規格的學術盛會。
在廣州·鵬瑞1號,由鵬瑞公益基金會和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4頂尖科學家灣區論壇”上,三位諾貝爾獎得主齊聚一堂: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爾
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J·邁克爾·科斯特利茨
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蓋姆
圖源:羊城派
據說,為了讓這些諾貝爾獎得主來國內同臺論道,徐航贊助了:
10個小目標!
早在2021年,徐航便向頂科基金會作出捐贈,當時還沒拿下廣州·鵬瑞1號。
這個錢花得值不值?作為此次論壇的親身參與者,說實話我一開始是不理解的。
但是隨著論壇的進行,我漸漸明白:
這是繼深圳灣1號之后,徐航的又一次大膽“跨界”。
在論壇互動環節中,一位9歲小男孩的提問徹底引爆了現場氛圍:“人類還要等多久才能實現可控核聚變?”
“這個問題問得太棒了!” 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蓋姆教授微笑著說,他特意轉向提問的小朋友,語氣溫和地說:
“可控核聚變可能是人類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這個問題對你們這一代人特別重要。你們會活到本世紀末,也許到那時,人類就能最終攻克這個世紀難題。”
“而這個改變世界的機會,就掌握在你們手中。”
圖源:羊城派
還有一位12歲小女孩問道:“學習物理最為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J·邁克爾·科斯特利茨回答了這個問題,他沒有談論復雜的物理公式,而是以孩子們熟悉的生物進化為例,生動地闡述了物理學中“噪聲”的概念。
“就像大自然中的生物進化一樣,我們需要在充滿‘噪聲’的動態系統中尋找規律。每個系統都在不斷運動變化,而規律和模式就隱藏其中。”
科斯特利茨教授還鼓勵小女孩,年輕人的頭腦總是格外靈活,當你們遇到問題時,一定要大膽嘗試。不管是物理學還是生物學,這些復雜的系統都需要從最基本的邏輯去理解。
圖源:羊城派
一位做半導體的企業家與安德烈·蓋姆教授就石墨烯材料在芯片散熱方面的應用展開了深入探討,蓋姆教授不僅詳細解答了疑惑,還指明了幾個潛在的研發方向。
還有一位企業家說:“過去我們要尋求技術突破,往往需要漂洋過海去參加國際研討會。現在諾貝爾獎得主就在家門口,這種零距離的交流機會實在太珍貴了。”
而在論壇當天,三位頂尖科學家來到北帝沙·生態公園島,親手種下了“頂尖科學家灣區紀念林”。
樹苗在泥土中生根的同時,科學的種子也在少年心中萌芽。
圖源:羊城派
02
開辟新的戰場
2024胡潤百富榜,中國新首富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說過:不要迷戀舊的戰場。
這句話恰好與徐航的種種選擇相契合,他總是在“跨界”,在開辟新的戰場。
1962年在廣州出生的徐航,17歲考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后他選擇繼續深造,于1987年獲得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學位。2002年,他又獲得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學位。這些跨學科的教育背景為他后來在醫療器械領域的創新打下了堅實基礎。
進入工作崗位后,徐航帶隊研發出中國第一臺彩色B型超聲診斷儀,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他與合伙人共同創辦了邁瑞電子(邁瑞醫療前身)。經過30年發展,邁瑞醫療在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領域都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2006年,公司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巔峰時期,邁瑞醫療的總市值一度超過5800億元。
這一系列人生經歷讓徐航深刻理解:
真正的財富傳承不是簡單的資產傳遞,而是掌握核心技術、擁有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
這種趨勢在中國變得愈發清晰。
今年7月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科技創新無疑成為最核心的關鍵詞。
國家正在將前所未有的資源傾斜到科技創新領域,不僅體現在直接的財政支持上,還包括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稅收減免、土地政策傾斜、上市融資便利等。
IPO注冊制改革也在推進,直接融資渠道逐步打通,讓中國的財富增長重心從“房地產+城鎮化+大基建”轉向“科技創新+實體經濟+資本市場”。
正是基于對這一趨勢的判斷,徐航再一次大膽“跨界”,開始嘗試將地產與科技創新結合。
從深圳灣到廣州金融城,引入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和諾貝爾獎得主,廣州·鵬瑞1號不只是單純的地產項目,更是在打造一個世界級的科技創新平臺和高端圈層。
這個平臺的價值在于:
匯聚全球頂尖科學家的智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企業。
這種做法既契合了國家發展戰略,也為下一代創造了更有價值的機遇——不是簡單繼承資產,而是獲得在科技創新領域深耕的平臺和資源。
在徐航看來,當前中國正處于科技創新的關鍵期,建立連接全球頂尖科研資源的平臺,既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把握,也是對財富傳承本質的深度思考。
聽說徐航是廣州人,廣州·鵬瑞1號是他回饋家鄉的一份心意。
看得出這個項目做得很用心,希望徐老板能一直保持這份熱情,繼續在房地產領域大展拳腳。
中國地產界需要這樣一位敢想敢為的“跨界者”,否則就少了太多驚喜與可能。
03
重新定義豪宅
從深圳灣1號到廣州·鵬瑞1號,徐航正在重新定義“豪宅”的內涵:
新時代的豪宅,不僅要有高端的硬件配置,更要能為業主帶來持續的價值成長。從廣州·鵬瑞1號身上可以看到四重獨特價值。
實景圖 來源:項目官方公眾號
一、廣州·鵬瑞1號,有潛力成為中國身價最高小區
深圳灣1號已經證明了高端社區的財富聚集效應。
這里匯聚了中國新經濟的代表人物:從阿里馬云到京東劉強東,從大疆汪滔到牧原秦英林,光是統計一下業主的身家,恐怕就超過一萬億。
如今,科技創新正在加速重構全球財富版圖。英偉達借助AI浪潮,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特斯拉通過電動車技術革新,重塑整個汽車產業格局。這些案例印證:科技創新已成為新時代財富增長的核心引擎。
廣州·鵬瑞1號作為連接全球頂尖科研資源的平臺,將為入駐企業家提供更廣闊的創新機遇。這種創新資源的高度集中,有望使其超越深圳灣1號,成為新時代中國財富密度最高的社區。
二、廣州·鵬瑞1號,有希望成為廣州豪宅新坐標
就像湯臣一品之于上海,深圳灣1號之于深圳,每座城市都需要一個代表最高人居標準的作品。
而廣州·鵬瑞1號正在開創廣州豪宅的新標準,但它的野心不止于此。
突破傳統豪宅的居住屬性,廣州·鵬瑞1號構建了一個連接全球頂尖科研資源的創新平臺。這不僅是一個居所,更是廣州向世界展示其城市品格和創新雄心的新名片。
三、廣州·鵬瑞1號,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最高智慧密度社區
在全球范圍內,廣州·鵬瑞1號開創了一個先例:每年定期邀請諾貝爾獎得主到訪的項目。
當一線城市的孩子們還在傳統賽道上“卷分數”時,這里的小業主已經擁有了與諾貝爾獎得主面對面交流的難得機會。
正如那位9歲男孩關于可控核聚變的提問,展現出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新一代,將具備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前沿的思維方式。
四、廣州·鵬瑞1號,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最具時代意義的一次“跨界”
這是一次深具時代意義的跨界。
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科技創新正獲得空前的重視和支持。通過將地產開發與科技創新平臺相結合,廣州·鵬瑞1號不僅為財富傳承提供了新思路,更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指明了一個可能的轉型方向。
以高端居住空間為基礎,構建科技創新生態,打造世界級的創新資源集聚平臺。這正是房地產行業在新時代的角色——不僅要建造居所,更要為城市發展、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提供戰略支點。
這就是跨界者的魅力,也是廣州·鵬瑞1號的使命——在科技創新的時代浪潮中,為中國的創新者打造一個通往未來的橋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