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京房姐,資深樓市投資專家。目前已為5000+人提供買房最佳解決方案。房姐不像其他自媒體,遮遮掩掩地讓你摸不清頭腦!房姐屬于實戰派只說對你最有用的操作和建議。
普通人該如何避坑?
親愛的小伙伴們,今天我偶然刷到一張截圖,是關于"海淀十八年雞娃終點"的,看完之后心里五味雜陳。
一個女孩從1歲開始就英語早教、鋼琴、舞蹈,各種比賽拿獎,結果高考582分,在北京選個大學,真的讓人意難平…
說實話,看到這個案例,我第一反應不是嘲笑,而是心疼,這不就是千千萬萬個中國家庭的真實寫照嗎?從娃娃抓起,砸錢砸時間,生怕落后于起跑線,結果呢?大多數人還是平平凡凡,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我們房產市場上的一個現象——很多購房者也是這個畫像!
很多人買房一開始信誓旦旦:我花了五六百萬在北京買房,那必須得是學區房、南北通透、小區環境好、品牌開發商、配套齊全、交通方便...恨不得把一線城市所有優質資源都往自己籃子里裝。
結果呢?預算不夠啊!
最后只能咬咬牙買個"老破小",或者“老破大、遠大新”,然后各種不平衡,"我都花了這么多錢了,采光這么差??地鐵人擠人,每天的通勤時間來回兩個小時…
這不就跟那個海淀媽媽一樣嗎?投入了18年的時間金錢,最后發現孩子也就是個普通人。生活就是這么殘酷又真實,大部分人養出來的都是普通娃,大部分人買的都是中低端的普通房,這才是平衡。
我們曾經跟蹤過一組數據
很直觀的發現北京的二手房成交比例當中,70%的成交都是在300萬-600萬左右,生活中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花大價錢≠買到高品質
我有個粉絲,非要在西城買學區房,預算500萬,要環境好的電梯樓兩居,醒醒吧,西城500萬頂天只能夠的著2居室的老破小,她不信,看完之后整個人都蔫了,就這?這么小?這么破?采光這么差?
我想說:不然呢?
您以為500萬在北京的西城可以橫著走嗎?
這就像是拿著二本分數線的能力,非要上舉全家之力夠清華,哪來的底氣?市場就是這么現實,你想要的那些美好,都是要用真金白銀去砸的。
割韭菜的套路都一樣,不管是教育市場還是房產市場,割韭菜的套路出奇的相似,先制造焦慮,你不上這個班,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上=你不買學區房,孩子就沒有未來。
再營造稀缺感,這個老師的課只剩最后3個名額了=這個小區的房子,錯過了就沒了。
最后收割錢包,補課費小幾十萬=一套房子的首付沒了。
我認識一個家長,孩子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補奧數,一直補到初三,花了快一百萬,結果孩子數學成績依然中等偏下,這錢花的,還不如拿去首付買套小房子呢,起碼還能出租。
養孩子,與其讓孩子樣樣都學,不如找到孩子真正感興趣的領域重點發展,雖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買房也一樣,你得分清楚自己最看重什么,是區位?是戶型?是學校?多退少補,取舍之間,方顯智慧。
別被“焦慮”推著走!
無論是孩子教育還是買房置業,朋友圈看到的不一定適合你!
停一停,想一想,你真的需要嗎?適合你嗎?負擔得起嗎?
結語:做最好的普通人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想告訴大家,作為普通人,避免活在焦慮中,不管是養娃還是買房,都得認清自己的定位和能力范圍,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好了,今天就嘮到這兒,如果你有什么買房或養娃的困惑,歡迎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