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貴州一男子大學畢業后不聽家里人的勸阻,執意回老家養山雞,幾年時間狂賺了2800萬,引得周圍人刮目相看,那么年紀輕輕的他,究竟是如何創業成功的呢?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張柏銘,22歲從名校畢業之后,父母都希望他能夠找一份高薪穩定的工作,這樣以后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但是他并沒有按照父母給自己規劃的路線走,他一畢業就回到了老家,打算自己創業。
原來,小銘覺得給別人打工非常無聊,還不如自己創業當老板來的自由,然而小銘的父母對此卻一點都不支持,因為創業需要啟動資金,并且風險非常大,一旦失敗很有可能就落了個傾家蕩產。
小銘家并不富裕,所以父母怎么也不肯同意他去冒險創業,奈何小銘非常的執拗,認定的事就不會輕易改變,父母見實在拗不過他,也就只好點頭同意了。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小銘看到了一個養殖山雞年入千萬的視頻,這讓他非常的動心,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也萌發了飼養山雞的念頭。
小銘了解到山雞的肉質非常緊實,擅長短距離飛翔與奔跑,飼養成本相較于其他種類的養殖而言不算太高,并且當地養殖山雞的人并不多,但是市場需求卻非常大,一只就能賣到上百元,小銘心想只要能把買來的山雞苗給養好,就不愁將來賺不到錢。
回老家后的小銘不顧家人反對,用自己上學時攢下的兩萬獎學金購買了500只山雞苗,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旅。
沒有任何養殖經驗的他,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一邊養殖山雞,一邊學習那些成功人士的養殖經驗,等到山雞長大的時候,小銘就會帶著處理好的山雞去城里面的山莊酒店,邀請他們免費試吃。
除此之外,他還通過廣告等形式的宣傳,不斷提升自家山雞的知名度,很快市場就慢慢打開了,越來越多的商戶開始從他這里購買山雞。
兩年之后,小銘的養殖基地由當初的500只山雞增加到2000只山雞,當地的人也給他起了一個響當當的名號——“山雞王”。
俗話說得好“富在深山有遠親”,小銘靠養山雞致富的故事那是人盡皆知,不久之后有一位朋友就找到了他,想要投資做合伙人,一起創業養山雞。
小銘心想養殖規模越大越好,于是便同意了朋友的加入,很快小銘在附近山村租了50畝山地,擴大他的養殖基地。
到2016年,小銘的山雞銷售額已經達到500多萬元,然而等他想要再繼續擴大養殖規模的時候,意外卻發生了。
當初,同意跟他合伙的那個朋友,因為做其他生意失敗了,于是便出爾反爾,不僅拿走了分紅的錢,還要全部撤資。
小銘事先并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以至于他的創業之旅因為朋友的撤資而遭受重創,連續三個月他都萎靡不振,父母見狀趕緊對他進行了心理疏導。
很快,小銘就從頹廢當中走了出來,他向銀行貸款了200多萬元,又重新建了個300多畝的養殖基地。
為了最大限度的節省人工成本,小銘開始摸索機械化養殖,他利用自己大學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創造了四十多項實用型專利,比如自動捉雞器、自動投喂機等等,這幫他省下了不少錢。
小銘經過兩年的努力,養雞場的規模越來越大,他在當地的名氣也隨之上升,一些外地的經銷商有時也會慕名而來。
2019年,養殖場的年銷售額達到了2800多萬,很快小銘就把銀行的貸款給還完了,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小銘將養殖場的規模擴大到了2000多畝,然而正當他信心滿滿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棘手的問題又來了。
2020年,受大環境影響,很多人都覺得山雞是野味而不吃它了,飯店的生意更是慘淡,經銷商也都不從小銘這里訂貨了,畢竟他們的生意也不好做。
小銘為了能將自家養的山雞賣出去,甚至還采用了買一送一的促銷方法,但是收效甚微,這場變故讓小銘損失了200多萬,幸虧他之前靠養殖攢下了一些錢,要不然現在就已經傾家蕩產了。
這次面對打擊,小銘表現得很淡定,他預測山雞的未來市場行情不會太好,所以他果斷選擇換一個養殖項目。
隨后,小銘出差到外地學習了幾個月,回來后決定養鴨子,有了近10年養雞經驗的他,對養鴨子也非常自信,但是他還是選擇穩重一點,先養5000只看看情況。
小銘每天都會去鴨棚里面檢查溫度、濕度,生怕出現什么差錯,50天后小銘養的鴨子要出欄了,在曾經的一個老客戶的介紹之下,小銘聯系到了一家當地屠宰企業,也向負責人表達了自己的合作意愿。
然而,當屠宰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來到養鴨基地進行考察之后,卻拒絕了小銘的合作意愿,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他們覺得小銘養的鴨子質量不行,不僅體格瘦小,就連羽毛成色也不太好。
被拒絕的小銘不僅沒有氣餒,反而還非常高興,對方的建議正好有利于他改進養殖方法。
小銘聽當地人說鴨子多游泳,羽毛成色才會好看,所以小銘就在養殖基地挖了個水塘,還把鴨棚挪到了水塘旁邊,這樣方便鴨子隨時隨地去游泳。
為了給鴨子增肥,小銘開始在飼料上下功夫,一段時間過后鴨子的體格就有了明顯的變化。
在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之后,小銘再次邀請屠宰企業的負責人前來考察,這次負責人才終于點頭同意合作,雙方簽訂了長期收購合同,并且收購價還比市場價高出了5毛錢,這樣小銘養的鴨子一只就能多賺3塊錢,年銷售額能達到1000多萬,小銘也成功由當初的“山雞王”變成了現在“鴨司令”。
可是,有著雄心大志的小銘并不滿足于此,因為養鴨子的年收入只是他當初養山雞收入的一半,他不想把自己十多年的養雞經驗給白白浪費掉,所以他決定自己不僅要把鴨子給養好,還要重新拾回自己的養雞大業,畢竟他背后有著雄厚的資金支持,可以幫助自己錢生錢。
經過十多年的折騰,小銘終于用實際行動向當初那些小瞧他的人,證明了自己的創業選擇是正確的。
那么,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