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作為癌癥的一種治療手段,已經走過了百年的歷史長河。它利用不同能量的射線精準地“燒死”癌細胞,為患者帶來生命的希望。
然而,社會上一直流傳著一種誤解:“肺癌患者不能放療,放療會損傷肺泡,副作用巨大”。下面,武漢濟和醫院腫瘤科朱國清教授,將為大家揭開肺癌放療的真相,并介紹TOMO(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在治療肺癌中的獨特優勢。
哪些情況下可以選擇放療?
I期肺癌患者
對于I期肺癌患者,如果因各種原因無法進行手術,立體定向放療(SBRT)便成為了一種有效的替代治療手段。
朱教授表示,SBRT以其高精度和高劑量率的特點,能夠在不損傷周圍正常組織的情況下,對腫瘤進行精確打擊,治療效果與手術相當。特別是對于那些因內科疾病或高齡等原因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SBRT更是成為了他們的首選治療方案。
早期肺癌放療
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有20%-30%的患者為早期肺癌(Ⅰ、Ⅱ期)。雖然手術是首選治療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手術。
一些患者可能因合并嚴重的內科并發癥、高齡或心肺功能儲備不足而無法耐受手術,還有部分患者出于個人原因拒絕手術。對于這些患者,放療便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替代治療策略。SBRT作為目前最常用的放療技術之一,顯著提高了早期NSCLC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肺癌術后放療
在NSCLC的臨床診斷中,僅有20%的病例能夠進行根治性手術切除。對于術后患者,是否進行放療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研究表明,對于Ⅰ、Ⅱ期病例,術后放射治療對總生存率有負相影響,因此不提倡常規術后放療。然而,對于局部晚期或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例,術后放療仍具有一定的價值。
此時,TOMO技術的引入為術后放療提供了新的選擇。TOMO以其獨特的螺旋斷層照射方式,能夠實現更精確的靶區定位和劑量分布,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提高治療效果。
局部晚期肺癌放療
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盡管未出現遠處轉移,但由于腫瘤體積較大或侵犯周圍重要器官而無法進行手術切除。此時,放射治療便成為了標準治療方法。
化療合并放射治療被證實為最佳的治療方案,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TOMO技術在此類患者中的應用更是如虎添翼,其高度精確的照射方式能夠確保腫瘤得到充分照射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周圍正常組織。
肺癌姑息放療
對于中晚期肺癌患者來說,姑息放療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
其目的主要是減輕局部晚期肺癌或遠處轉移灶導致的嚴重臨床癥狀,如疼痛、呼吸困難等。雖然姑息放療無法達到治愈效果,但能夠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并提高生活質量。TOMO技術在姑息放療中的應用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其精確的照射方式能夠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