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靖市麒麟區初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每天都能看到這樣一個忙碌的身影,她免費為鄉村兒童開展作業輔導、生活教育,為鄉村留守老人籌集米、面、油、毛毯等生活物資,改善生活條件......她就是鄭紅琴。
鄭紅琴,1991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曲靖市社會工作青年人才聯合黨支部組織委員,曲靖市麒麟區初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2022年被評為“云南好人”,2023年被評為云南省道德模范。
鄭紅琴自小父親殘疾、家庭貧困,上學期間得到自東山鎮黨委政府的幫扶,讓她有機會成為一名大學生。2014年,由于煤礦關停,鄭紅琴的家鄉東山鎮很多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越來越多,想到自己當年獲得的來自他人的關愛,她決定為村里做點事情。憑著對家鄉人和事的感念,2017年鄭紅琴辭去省城工作,回到家鄉,開始了她的公益之路。
從省城回到農村,對一個90后大學生來說,需要無視世俗眼光的勇氣。剛回到家鄉,除了一顆熱忱的心、一個固執的念頭,鄭紅琴什么都沒有。沒場地,她就收拾出自家豬圈,搭起了簡易的兒童之家。沒物資,她就發起募捐、掏出僅有的積蓄,書架、課外讀本、玩具、畫紙畫筆……一點點攢起家當,20余平方米的兒童之家有了最初的模樣。意想不到的是,送孩子來的家長擠滿了鄭紅琴的家門,可惜場地有限,這里只能容下20幾個孩子。就這樣,20幾個孩子每天帶著家里的小板凳來兒童之家。在分文不收的情況下,兒童之家一辦就是小半年。2018年4月,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兒童之家搬到了并校后空出來的鄉村小學里,這個二層樓的鄉村小學也成了“初心”至今的大本營。
成長的陪伴不可或缺,然而在物質相對匱乏、留守兒童較多的農村,陪伴卻那么奢侈。鄭紅琴下定決心要把這件事做下去,還要做好做大。她說:“困難總會過去,孩子總會長大,我想做的就是讓他們健康快樂地長大,不管原生家庭怎么樣,他們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2020年,在當地政府指導下,鄭紅琴注冊了麒麟區初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取名“初心”,寓意不忘返鄉公益服務的初心,努力關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用自己的生命經歷去影響更多的生命。
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專業的服務,鄭紅琴利用在省城工作積攢的經驗和人脈,到處找資源,上海多家早教機構參與到“初心”的建設和服務中,香港大學、云南師范大學、楚雄師院等高校的學生也紛紛來這里開展社會實踐。昆明、曲靖的社工服務專業指導老師、心理輔導師為“初心”提供免費專業支持,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加入“初心”。
從2017年的小小豬圈開始,7年時間,初心社工組織招募固定工作人員9人,建立兒童之家5所,走訪篩查困境留守兒童100余名,入戶家訪陪伴超過2000小時,個案關懷20余人,為3000余名兒童提供了課業輔導、課外活動、心靈陪伴、物資援助等服務,覆蓋東山、越州兩個鎮。在他們的努力下,有的孩子放棄了輟學的念頭,要用讀書改變命運;有的孩子不再沉浸于疾病帶來的負面情緒中,重燃起對生活的希望;有的孩子從內向膽小變得開朗活潑;有些孩子喜歡上了繪畫或運動,人生因此有了更多選擇。
鄭紅琴不僅看到了兒童,也看到了村里的孤寡老人同樣需要關愛。鄭紅琴和團隊連續4年舉辦“重陽節敬老愛老活動”,籌集助老物資價值20余萬元,改善2000余名獨居老人和困境老人的生活條件。她還積極鼓勵當地婦女加入公益事業,給她們提供外出學習、團建的機會,讓她們獲得更多人生價值。
圖文:李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