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中南海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北洋政府的最高統治者。
就職儀式結束后,張作霖接受了各國媒體的采訪,一位美國記者問道:“請問大元帥畢業于哪所學校?”張作霖聞言哈哈一笑道:“我啊畢業于綠林大學?!本G林,那就是土匪們結伙聚集的山林。張作霖這是直言自己曾經當過土匪,當這句話被翻譯成英文后,在場的外賓全部面面相覷。
張作霖,字雨亭,出生在現在的遼寧省海城市小魚村,父親張有財是個嗜賭成性的人,在張作霖還未出生前就已經把家財敗個精光,張作霖的童年總是在飽一餐餓一頓中度過,教育那就更談不上了,他的一生也就讀過三個月的私塾。
1895年,張作霖與地主趙占元的女兒趙春桂完婚,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張作霖一個窮小子,他怎么就攀上了地主家的女兒趙春桂了呢。原來張作霖在當小貨郎時就結識了趙春桂,并且兩個人還是一見鐘情。然而對于兩人的交往,趙春桂的母親和舅舅卻是極力反對,他們認為張作霖只是個挑貨郎擔的,把女兒嫁給他,不僅丟面子,將來女兒也得受苦。張作霖也自知時機未到,不敢貿然向趙家提親。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后,張作霖加入清軍投身行伍,因為他膽子大,敢于深入日軍后方刺探軍情,他屢屢立功,很快就當上了清軍的哨長,負責管理10來個人。兩年后由于張作霖所在的軍隊準備奉調入關,而他還惦記著在家鄉的趙春桂,于是脫離了軍隊,準備回家提親。
張作霖回鄉時故意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帶著哨長的功牌,又買了不少禮物,眾鄉親一看自然對張作霖刮目相看,就這樣他和趙春桂的婚事也就成了。由于家里實在太窮,他倒插門到了岳父家,后在岳父趙占元的支持下,張作霖開了一家“獸醫樁”。因為張作霖在醫治馬匹上有自己的一套,附近的胡匪馬賊常把自己的病馬牽來讓他醫治,混熟之后,這些胡匪就經常拿著一些酒肉找他一起吃喝??墒怯捎诤秃私煌^密,當地一位有名的土豪李友恒,因為害怕張作霖與胡匪勾結搶劫自己的財產,于是就以通匪的名義將張作霖告上了衙門。
小日子剛剛過得有點起色,自己就被告上了衙門,張作霖氣不打一處來。在衙門受審期間,不管如何刑訊逼供,張作霖堅決否認通匪的罪名。由于張作霖矢口否認又缺乏關鍵性的證據,不久后張作霖就被放了出來。這一次張作霖受到的打擊可不小,出獄之后他便真的落草,當土匪去了。
其實張作霖當土匪的時間不過兩三個月,因為張作霖實在看不慣土匪毫無人性,殺人越貨,劫財劫色。后來他又回到老丈人家,在老丈人的資助下,張作霖辦起了保險隊,也就是地方武裝。幾個月后,保險隊就由最初的二十幾個人、10來條槍發展到了上百人,這支隊伍也成了張作霖起家的最早班底。不久,張作霖在遼河一帶也混出了一些名堂,但是他也非常清楚,他的這支非法武裝遲早會遭到朝廷的打壓。他知道朝廷要想解決匪患問題,除了打壓之外,勢必就會招安。為了讓自己和兄弟們能夠安身立命,他決定等待朝廷招安。
張作霖首先在行為上和土匪劃清界限,要求他的隊伍不擾民,更不和官府正面對抗。他還十分注重與當地士紳和文人搞好關系,這樣一來他贏得了較好的口碑。張作霖的確很有先見之明,不久后東三省各地貼滿了招安的告示,盛京將軍增祺要招撫各路土匪了。
在招安告示貼出的幾天頭,奉天城外的一條山路上,一隊清兵正護送著盛京將軍的三姨太從北京返回奉天。突然從路邊的林子里躥出來一幫蒙面大盜,就在這危急關頭,一隊人馬趕到,一陣拼殺之后,把這三姨太從強盜手里給救了出來。
救下盛京將軍三姨太的正是張作霖的隊伍,回到駐地后,張作霖將三姨太一行人安排的是妥妥當當,好吃好喝招呼著,這三姨太才逐漸從驚慌失措中回過神來,覺得自己這是遇到貴人了。
見三姨太對自己印象不錯,張作霖不失時機的向她表明了自己想要歸順朝廷的心愿。三姨太一回到奉天,就迫不及待地將張作霖舍身搭救和愿意歸順朝廷的事情,告訴了盛京將軍增祺。因為是他最寵愛的三姨太極力舉薦,增祺自然把張作霖的武裝照單全收。
故事說到這兒,應該有不少人已經猜到了,奉天城外的那次強盜打劫和后來的飛馬營救都是張作霖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目的就是為了順利接受朝廷的招安。張作霖被招安時年僅28歲,相書上說北人南相或南人北相者貴,而張作霖就是典型的北人南相,他是北方人卻生的眉清目秀,而且個頭不高,只有1米62左右,這一切都很難讓人把他和土匪頭子聯系在一起。然而正是這個小個子男人憑著他的聰明才智,很快就得到了盛京將軍增祺的賞識,短短兩年時間他就當上了團練總管。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后,四川總督趙爾豐的哥哥趙爾巽接替增祺出任盛京將軍。趙爾巽上任后加大了打擊土匪的力度。由于張作霖對土匪的路數非常了解,趙爾巽在剿匪的事情上對他十分重用。而張作霖也不負所望,一年時間過去,奉天境內的大部分匪患都被他平息,只剩下遼西巨匪杜立三還在負隅頑抗。這個杜立三出身于土匪世家,他的父親杜寶增以及他的三個叔叔都是當地著名的土匪,連他的母親也是個名聲在外的女土匪。
在接受招安之前,張作霖和杜立三是當時遼寧的兩大土匪頭子,經常發生摩擦。一次張作霖的人繳了杜立三手下的槍,杜立三大怒傾巢出動,張作霖不是對手慌忙逃竄,一直被杜立三追到了十七戶村,后來還是因為一個與他們都有交往的十七戶村的地主從中斡旋,他倆才終止了這場追殺,并且還結成了拜把兄弟。
當然了和杜立三做拜把兄弟只是權宜之計,張作霖一直都盼著有機會除掉這個死對頭一雪前恥。張作霖先以結義兄弟的關系,派人向杜立三祝賀,說奉天總督府派人來向他招撫,給杜立三的官職比自己還高,請他速來新民府籌備招撫事宜。不過出身土匪世家的杜立三哪有這么好騙,他和自己的母親弟弟一商量,都認為這很可能是張作霖設的圈套,就拒絕了張作霖的邀請。張作霖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請求杜泮林,也就是自己的義父,杜立三最為尊重的叔父,讓他勸杜立三接受朝廷的招安。
在張作霖的鼓動下,杜泮林給杜立三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游俠非終身之事,梁山豈久居之區。一經招安,不僅出人頭地,亦且耀祖榮家。杜立三看后深受觸動,于是決定去會會張作霖。
1907年6月6日,杜立三來到張作霖管轄的地界新民。張作霖不僅親往迎接,還滿口寒暄,預祝杜立三這次招安一帆風順。但杜立三畢竟是久闖江湖,經驗豐富,為防不測,他不但帶了十幾名精心挑選的護衛一起前來,自己也槍不離身。
然而等到張作霖準備領杜立三到新民府大院的時候,張作霖卻故意只帶了兩名警衛,杜立三見狀也只好只帶兩名。在新民府內為防別人的暗算,杜立三始終背靠著墻,面對著眾人而坐,兩手則不時的插入兜內握著槍柄。就在他們談完話,杜立三走到大門口準備告辭的那一剎那,突然跳出幾名大漢,杜立三猝不及防,當即就被按倒在地,當晚張作霖就把他給槍斃了。為清廷除掉了奉天境內最后一個巨匪杜立三,張作霖受到了極大的贊賞,很快就被升為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
1908年張作霖前往洮南一帶,將那里的土匪頭目陶克陶胡打到了沙俄,清政府特賞他頂戴花翎以總兵記名,并擢升他為洮南鎮守使。但張作霖沒有接受這個頂戴花翎的封賞,相比虛名,他更看重手里的槍桿子。張作霖把頂戴花翎的封賞換成了母親的一個誥封,又花錢給長子張學良捐了一個五品戶部郎中的官職。
回到東北后,張作霖所部兵力,由5個營擴充為7個營,兵力達3500人左右,成為奉天省所轄地方部隊中的一支勁旅。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以藍天蔚為首的奉天新軍傾向于革命,就連奉天學界、地方聯合會,甚至當地的一些土匪也紛紛加入到革命陣營中來,這一切嚇壞了東三省總督趙爾巽。趙爾巽時年67歲,看到這種情況,他萌生了逃回關內的念頭。為此他找來心腹,時任咨議局副局長的袁金鎧共同商議對策。沒想到一聽到趙爾巽要出走,袁金鎧立即就跪倒在了他的面前,并且聲淚俱下的勸趙爾巽與傾向革命的新軍對抗到底。趙爾遜深受震動,于是打消了逃回關內的念頭。
可是怎么才能穩定住奉天的局勢呢?接著袁金鎧向趙爾巽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時任前路巡防營統領的張作霖。趙爾巽為官多年,對于看人還是很有一套的。張作霖雖然是他的得力干將,但是他也深知張作霖是個有野心且詭計多端的人,為了避免引狼入室,他決定密調一向對他惟命是從的后路巡防營統領吳俊升前來救火。然而趙爾巽的調令還未發出,張作霖就已經通過駐省城內的線人得知到了這一情報。他認為這是進入奉天軍政權力中心的絕佳時機,時不我待,張作霖馬上率領500精銳騎兵快馬加鞭,晝夜兼程,直奔奉天。
然而前往奉天必然要經過吳俊升駐扎的鄭家屯,這么大部隊,要想讓吳俊升不起疑心,怎么辦?
張作霖自有辦法,他自己帶著部下迅速通過鄭家屯,然后派了一個士兵拿著他的名帖去見吳俊升,他讓士兵給吳俊升傳話說,張統領在新民的家中出了點小事,回去處理下,就不打擾吳統領了。吳俊升拿著張作霖的名帖心里納悶,這張作霖家里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吧?吳俊升就這樣被張作霖給忽悠了。
幾天后當吳俊升接到趙爾巽的調令時,張作霖的部隊已搶先一步開進了奉天城。為爭取主動權,張作霖馬上求見趙爾巽。在總督府里看到風塵仆仆的張作霖,張爾巽詫異萬分,自己明明調的是吳俊升,怎么來的是張作霖。對于趙爾巽的反應,張作霖是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他先是誠惶誠恐地表示,由于時局緊張,唯恐總督身邊危險,乃迫不及待先行率兵回省城保駕。若總督認為未奉命令,擅自行動,甘愿接受懲處。
見趙爾巽沒有動怒,張作霖又信誓旦旦地說,愿以生命保護,至死不渝。一番披肝瀝膽的表態,弄得趙爾巽是感動不已,而且時局緊張,也容不得趙爾巽多想,他立即任命張作霖為剿匪司令和奉天城防司令,統帥馬步軍14個營共5000人馬。
就在張作霖不請自到抵達奉天城前后,革命黨人力促東三省獨立的活動,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以藍天蔚為首的革命黨人決定搞一個“奉天國民保安會”,推趙爾巽為會長,然后逼迫他宣布獨立。
1911年11月12日,奉天國民保安會籌備會正式召開。會上革命黨人首先向趙爾巽發難,他們提出,請總督當保安會的會長,然后宣布東三省脫離清廷獨立。但是,趙爾巽卻堅決反對,他說“獨立就是造反,那怎么可以?!闭陔p方僵持不下之時,張作霖突然躥上講臺,拔出腰間的手槍,啪地往桌上一拍,氣勢洶洶的對會場上的革命黨人說,我張某身為軍人,只知聽命保護大帥,如有膽敢破壞省城秩序者,可別怪我不客氣?,F場頓時陷入到一片恐慌之中,革命黨人藍天蔚隨即被迫退出會場,然而革命黨人并沒有屈服。
1911年11月下旬,奉天城外槍聲大作,一場由革命黨人張榕發起的起義呼嘯而來。張榕,遼寧撫順人,1905年因為參與暗殺清廷出國考察憲政的五大臣聲而名遠播,三年后他加入同盟會,成為奉天革命黨的領袖人物。
張榕與藍天蔚一文一武,是當時東北革命黨的兩支重要力量。張榕發動的民軍起義雖然聲勢浩大,但是很快就遭到了趙爾巽、張作霖等人的反擊,由于實力相當,雙方始終僵持不下。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但是革命軍卻節節敗退。已經掌控清廷的袁世凱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支持下,脅迫剛剛成立的南方革命政權進行和平談判。會議伊始,南北雙方代表通過了談判期間停戰的條約。雖然達成了停戰協定,但?;实内w爾巽卻并未放下屠刀,他一心想要除掉革命黨人,他命令張作霖想盡一切辦法除掉張榕。而此時的張榕對趙爾巽等頑固勢力卻放松了戒備,他不僅命令起義部隊放下武器,并且開始出入于奉天城內的公共場合。張作霖主動與其交往,也沒有引起他的警惕。
1912年1月23日晚上,張作霖請張榕到平康里得意樓吃飯。酒足飯飽后,張作霖找個借口出了門,他安排的兩個殺手隨即沖進房間,向張榕連開數槍,張榕當場被打死。
張榕被殺后,趙爾巽專折特奏清廷,為張作霖請功。清廷破格升賞,任命張作霖為關外練兵大臣,賞戴花翎。就這樣張作霖用革命黨人的鮮血,為自己賺取了豐厚的政治資本。
就在張作霖加官進爵之時,南北和談仍舊還在為立憲還是共和爭論不休。張作霖通電倡議,以東三省的軍隊組成勤王軍,誓當剿滅革命軍盡瘁朝廷。然而,掌握清廷朝政大權的袁世凱已經開始另有打算了,他要利用革命的聲勢,逼迫清帝退位,以攫取統治全國的最高權力。于是這個東北的“張小個子”和"袁大頭"之間又展開了另一番的明爭暗斗。
PS:華夏的歷史上,只有兩個“皇帝”討過飯,第一個就是朱元璋,他是一個真皇帝,而第二個就是張作霖,他雖然不是真皇帝,但他卻做過北洋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行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也就是沒有名位,卻有實權的大總統。
張作霖身處亂世,他 “草根”逆襲的智慧,堪稱人世間最大的財富,如果現代人能讀懂他的智慧,定能獲得借鑒,得到助力,最后獲得成功。今天向大家推薦一本介紹張作霖的書《張作霖傳》,該書詳細地介紹了張作霖風云跌宕的一生和他的經典智慧,喜歡的朋友建議入手一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