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的劉大爺突發胸痛并伴有出汗癥狀,科右中旗人民醫院在接診后初步診斷為心肌梗死,考慮到救治權威性和專業性,便立即與上級三甲醫院——興安盟人民醫院胸痛中心聯系,依托中國聯通建設的興安盟5G+急危重癥區域急救指揮平臺,實現市級醫院與縣級醫院上下聯動,開通“雙繞行”急診綠色通道,爭分奪秒讓劉大爺轉危為安。
打通生命救援“高速路”
劉大爺能夠快速得到救治,得益于兩家醫院的結對支援幫扶共建,更得益于5G+急危重癥區域急救指揮平臺提供的信息共享、遠程會診、急救指導等功能。該平臺將救治關口前置,實現了患者“上車即入院”,救護車配備5G智能網關和移動協同急救終端軟件,實現與中心醫院的互聯互通。
同時,5G+急危重癥區域急救移動終端還可為患者辦理掛號和住院手續,使院前急救與院內搶救無縫銜接,最大限度地縮短了患者等待時間,提高了服務水平和救治效率。
“救治急性心梗患者,必須爭分奪秒。通過5G+急救平臺,很多急救措施在救護車上就能夠進行,搶回來的每一秒鐘,都是生的希望。”醫護人員介紹。
據統計,該平臺上線后,平均救治時間由91.73分鐘縮短至68.29分鐘,平均救治成功率由98.3%提升至99.2%。興安盟人民醫院還完成了全國首例移動卒中單元車載手術。
此外,隨著智慧醫療的普及和應用,遠程會診也“飛入尋常百姓家”。有了5G+聯動會診服務,三甲綜合醫院同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深度融合,讓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觸手可及。
三位在科右中旗吐列毛杜衛生院求醫的患者成為該項服務的受益者,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病情復雜難以確診,在過去可能要前往烏蘭浩特市就醫,但目前借助5G網絡,來自盟、旗、鄉、村不同地區的患者都可享受到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專家團坐在興安盟人民醫院的5G+急危重癥區域急救指揮中心,便可實時查看患者的病歷、檢查報告和影像資料,在5G聯動會診的過程中,畫面清晰流暢,專家如同面對面交流,精準、快速地為三位患者制定了最佳治療方案。
不僅如此,中國聯通5G+急危重癥區域急救指揮中心平臺還為中蒙兩國搭起了“健康橋”。
2024年8月9日至12日,興安盟人民醫院11名多學科專家團隊赴蒙古國東方省哈拉哈高勒縣開展了一場交流合作與義診活動。活動憑借中國聯通打造的5G+急危重癥區域急救指揮中心平臺,為蒙古國221名群眾提供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健康服務,篩查出甲狀腺腫物、高危孕產婦、嚴重冠心病、頸動脈嚴重狹窄4例疑難病例,當即啟動5G移動會診平臺與相關學科專家聯動會診,制定了最優治療方案。
“未來,我們要將5G技術在醫療急救領域利用得更加充分,將科技的力量轉化為救治的速度,為患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診療服務。”興安盟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表示。
把握“黃金四分鐘”為院前急救獻智獻策
當院外發生心臟驟停,第一現場的救援在“黃金4分鐘”內及時響應,是心臟驟停患者被成功救回的關鍵。CPR(心肺復蘇)和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是院外心臟驟停最有效的急救措施。
今年8月28日,在蘇州地鐵2號線發生了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當天,一男子乘坐蘇州地鐵2號線時突然暈倒,心臟驟停。列車到達桐涇公園站后,地鐵站工作人員攜帶魚躍普美康AED迅速趕來,經過心肺復蘇和兩次AED成功除顫后,該乘客化險為夷,被送往醫院及時治療,為乘客贏得了寶貴的救援時間。
像這樣的案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近年來,公共場所不斷增加AED投放,但是在緊急關頭,AED怎么找?去哪兒找?是困擾大家的一個關鍵問題。時間就是生命,如果通過手機小程序就能精準定位到AED設備的實時位置,將對提高救治速度起到重要作用。中國聯通憑借其覆蓋全國的高速網絡和智能物聯網技術,與國內醫療器械領軍企業魚躍醫療強強聯合,共同發布聯名款AED醫療設備,以創新技術助力魚躍普美康為更多生命救助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為搶救生命爭取更多寶貴時間。
針對“AED配置少、找不到、不會用”等諸多問題,中國聯通整合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以5G+AIoT能力為核心,聯合魚躍普美康為紅十字會、景區、學校等設計打造了一套基于“1+1+N”的急救服務體系,包括一套覆蓋全國終端的集中管理AED設備的平臺,一套承載急救全流程管理的5G急救快線管理平臺,以及N個急救關鍵應用設備,成功實現了“聯網即定位、一鍵即求助、語音即指導、對接無縫隙”。
“聯網即定位”就是利用中國聯通AIoT定位技術,實現對AED設備實時位置的精準定位。比如,一旦出現突發心臟驟停事件,公眾可以打開“普美康急救快線”小程序或“魚躍普美康”公眾號,點擊“附近AED”,系統就會立即精準定位附近可用的AED設備。
“一鍵即求助”就是呼救者可以實現一鍵呼救,在黃金救治時間段內得到社會志愿者的救助。志愿者接收到求救信息后,可根據小程序顯示的呼救者聯系方式和附近AED位置,快速拿取AED并趕赴呼救現場協助呼救者實施搶救,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時間。
“語音即指導”就是急救過程中AED設備能夠提供全程語音指導,施救者只需根據語音提示開機、貼好電極片、按除顫鍵放電即可。
“對接無縫隙”就是AED設備還可自動分析、判斷患者心律情況,并通過“電除顫”幫助心臟驟停患者恢復正常心跳,實現患者急救信息實時同步傳輸至5G急救快線管理平臺。
這套體系為“施救者、呼救者和AED設備管理者”三方搭建起了信息互通的橋梁,提高了信息傳遞的便捷性與時效性,形成了院外聯動急救圈,極大程度上縮短了救援時間,有助于提升院外心臟驟停患者的存活率。
不僅如此,中國聯通還與魚躍醫療聯合成立“魚躍醫療和聯通智能醫療器械創新實驗室”,不斷深化5G、IoT和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在中國聯通助力打造的AED設備監控中心,魚躍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監控中心清楚地看到AED設備的位置、狀態和使用維護情況,助力魚躍及時維護設備以及更換耗材,保障魚躍醫療客戶的使用體驗。聯通5G+AIoT技術讓魚躍醫療的技術支持人員可以通過查看設備日志快速響應問題,并進行遠程技術支持、預防性維護。
“聯通數字技術和魚躍醫療技術的融合,降低了急救志愿者以及普通公眾使用AED的門檻,有了這些新手段,我們的急救工作能夠更加快速有效地開展。科技不僅在逐漸改變著我們的工作方式,也造福著人民群眾。”魚躍醫療的工作人員表示。
科技賦能,筑牢生命防線。中國聯通將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在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領域,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擁抱變革,堅持網絡向新、技術向新、服務向新,加快推進數字技術深度融入人們日常生活,讓守護生命“救”在身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