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深化醫改,如今更加強調協同和均衡。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新形勢下,作為居民醫療保健服務主力的公立醫院,如何應對國考要求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分級診療體系建設中,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日,由健聞咨詢主辦、美敦力支持的“共赴2024進博會——三醫協同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高層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來自衛健、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和企業的重磅專家,與多位醫院院長、科室主任一道,就當前公立醫院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進行了多角度深入研討,并從各自的專業研究和實踐經驗出發,有針對性地提出極具建設性的對策建議。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從外部看,離不開創新醫療產品和技術的有力支撐,更需要醫保等部門的協同支持;而從自身出發,無論應對國考和DRG/DIP改革,還是謀劃??瓢l展、新技術項目/引進、服務提質增效,首先都必須找準定位,精準投入和鏈接資源,以患者為中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切實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的痛點問題。
找準醫院定位
不應片面追求CMI值
上海醫學會會長鄔驚雷指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找準定位,不論區縣醫院還是地市級醫院,都要著眼于解決當地老百姓的問題,重在提高臨床診治核心能力?!耙M量(急癥)留得住,(慢?。┮补艿昧?。”
上海醫學會會長鄔驚雷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國考是一根指揮棒。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發言中指出,國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以患者為中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通過考核引導醫院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綜合服務。目前,CMI值在國考成績里的權重較大,但除了頂級醫院,一般三級醫院特別是二級醫院,都不應片面追求CMI值。
“要追求短期成績很簡單,只要提高CMI值,也就是提高四級手術、微創手術和出院患者占比,國考分數就會跟著上去?!苯鸫毫终J為,這一導向存在嚴重問題,容易造成CMI值“通貨膨脹”。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
目前的醫改政策強調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醫聯體、醫共體建設都是圍繞這個目的。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副主任王育認為,在醫聯體/醫共體中,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各有定位,國考指標也在引導醫院推動分級診療。頭部醫院要在國考中取得好成績,在醫療質量、可持續發展和科研等指標上,就一定要冒尖,而不是靠常見病治療,以量取勝。
多位專家一致認為,從長遠看,不同的醫療機構,??瓢l展不必面面俱到,但求能夠突出重點,發展核心技術,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安皇钦f每家醫院都要去建腫瘤中心,每家醫院都要做三級醫院的疑難手術,這樣我認為是相互打架。”王育說道。
“基層衛生院主要還是立足于常見病、慢性病,以及急危重病的早期識別與處理,實現轉診為主;我們縣醫院以危重癥、腫瘤等相關疾病的診療為主;武漢那些大醫院的定位,就是疑難雜癥和罕見病的向上轉診。”湖北省麻城市醫共體總醫院黨委委員程華斌表示。
而針對不同區域和層級的醫院的角色定位,如何進一步優化國考指標,也是與會專家關注的話題。
鄔驚雷認為,對公立醫院的分級分類考核應該更加細化,比如大城市三甲醫院和縣級三甲醫院的功能和作用不同,所以它們的考核應該是分層的。而同為三級醫院,三甲與三乙也存在功能和定位的不同,也應該適當分層次考核。
金春林認為,國考指標權重也有待優化,目前外科較強的醫院更容易提高分數,因為CMI值權重高,其他例如以內分泌為特色的醫院,由于CMI值不高,往往國考分數較低。他建議充分考慮不同醫院的特色,適當調整CMI值的權重,“否則國考成績沒有可比性。”
精準鏈接資源
在醫聯體建設中尋求突破
城市醫聯體和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作為實現分級診療的重要途徑,也是當前醫改的一項主要任務。
王育認為,中國的醫聯體建設,也是在幫助各家醫院找到自己的正確定位。“根據自己醫院的特色,精準對接一些聯盟,我覺得是比較理想的方案。”
人才是醫院發展的核心要素,醫聯體建設也是人才“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過程。河南信陽市中心醫院院長夏慶彬介紹,“創建區域醫療中心的時候,我們一般是‘走出去’,再外聘一些北京、鄭州的教授,創建了以后我們再引進來。如今,北大人民醫院和河南省腫瘤醫院每天、每周、每個月都有專家到我們醫院坐診坐診、手術,帶領我們醫院向高質量發展。”
在縣醫院,外部優質資源的引進,對??瓢l展的推動效果更加顯著。程華斌介紹,麻城市人民醫院通過與上級醫院共建??坡撁?,目前每年能開展70-80例心臟外科手術,獨立自主開展的主動脈夾層支架植入手術,每年在50例以上;消化內鏡中心每年服務患者超過25000人次,在省內處于領先位置。
浙江省玉環市人民醫院健共體集團院長董寅進一步強調,對外合作并不是盲目開展,而是更精準地匹配本地患者的需求,“對區域內發病率最高的疾病,如排在前幾位的腫瘤,或是肝病、腎病等重點疾病,引入專家資源,提供患者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的優質醫療服務。”
王育指出,對上級大醫院而言,通過各種形式的資源釋放,也可緩解自身“人滿為患”的壓力,將常見病或康復患者分流到基層。
為了達到理想的分級診療的效果,王育認為,要做到數據互聯、信息互通,管理指標統一,專病建設標準化、同質化、規范化。
DRG/DIP新常態下
如何推動專科發展
醫保特別是居民醫保“緊平衡”,是當前醫?;疬\行的基本狀態。從醫保部門到醫院、科室,控費壓力層層傳導,如何推動專科發展,提升診療服務質量,是當前醫院管理者面臨的重要挑戰。
江西省上饒市人民醫院副院長李楠反映,雖然醫院是當地龍頭,但近幾年獲得的醫保資金仍然非常緊張。
江西萍鄉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黃文軍表示,目前醫院面臨的困境,一是控費可能導致病人治療不足,二是藥占比、耗占比和新技術應用、科室效益等質控指標不盡合理,甚至彼此沖突。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外科主任李偉感到,新技術/項目的臨床應用面臨卡點,“同樣的項目,一個省能做,另一個省卻不能做?!?/p>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應用評價分會會長蔡葵也指出,對于新技術/項目的準入和定價,各地標準不統一,嚴重影響醫療技術應用,客觀阻礙了新技術的發展。
公立醫院跟隨醫療科技發展潮流,引進創新醫藥產品和新技術/項目,是不斷提升醫療質量的內在要求。在DRG/DIP支付方式實施后,由于病種、病組劃分都是依據前三年的歷史數據,這種滯后性使得新藥、新技術/項目的應用常常面臨費用超支的風險。
武漢大學健康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楊分享了DRG/DIP分組方案2.0版的新變化,建議醫院關注單行支付、特例單議、除外支付和額外補償。特別對于地市級以下醫院而言,布局學科發展,引進新技術/項目,首先要明確醫院定位,找準優勢方向,然后尋找可落地的技術和產品;其次要看統籌資金規模和預算結構,“有多少隨著人口流動和異地就醫流到外地,剩下的有多少分給了日間手術或是門診特慢病,再看最終有多少留給DRG和DIP支付,是否有超支風險,以及系數對于醫院是否公平?!?/p>
武漢大學健康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楊
“緊平衡”的新常態下,地市級醫院又處于省級大醫院和縣域醫共體的夾層之中,在黃文軍看來,必須適應變革才能生存。“我們是一個技術行業,沒有技術談不上發展?!彼J為醫院必須要努力發展新技術,開展新項目,只是在項目數量上要有所控制,對于高值耗材,要穩健使用,以免年終超支。
作為縣域醫共體的院長,董寅分享了自己所在健共體集團在醫保之外謀發展的新思路?!拔覀冡t保收入的占比不高,大概在45%左右,所以我們首先會思考如何把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做得更完善,比如去拓展一些自費、特需、商保的領域,根據不同層級的患者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币蕴悄虿槔?,不同層級需求包括治療、并發癥篩查、血糖監測、日常健康管理等多個方面。董寅指出,相應服務的開展,也意味著醫共體從原來只關注疾病治療,要逐步轉向健康管理。
加強院企合作,共建創新發展生態圈
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醫藥行業是重要的外部支柱。除了通過創新醫療技術和產品供給,推動學科發展和診療服務能力提升,藥械企業還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在人才培訓等方面為醫院提供更多支持。
美敦力大中華區區域增長舉措副總裁于威介紹,美敦力新興市場團隊在過去十年里已經覆蓋全國233個地級市,包括78個五線城市、99個六線城市及其所轄縣域、25個省直轄縣,為這些地區的醫院、醫生和患者提供了大量專業服務。目前,美敦力已在上海和成都設立了兩個創新中心,通過搭建人才培訓、技術交流平臺,進一步助力市縣基層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美敦力大中華區區域增長舉措副總裁于威
與會專家參觀上海美敦力醫療創新中心
另一方面,醫療機構也是推動醫學基礎理論和診療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公立醫院做好臨床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之一。
“最近十幾年腫瘤、心血管領域創新能力非常強,正是是源于整個基礎理論、發病機理、治療靶點等方面研究取得的巨大突破?!鄙虾=】滇t學院產學合作處處長張蘇華認為,特別是一流的大三甲,包括研究型醫院,應該做好科研和成果轉化。具體來說,就是加強高水平臨床研究,增加基礎研究投入,緊密結合企業研發需求,進一步推進產學融合,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撐。
對科研的投入,頂級大三甲當仁不讓。不過也有一些市縣醫院,正在嘗試借助外部學術資源,以科研項目撬動醫院發展。
廣西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鄧偉表示,DRG改革后,在病人增加、收費下降的情況下,醫院要突破瓶頸,必須抓學科建設,而學科建設必須要結合比較高的科研能力。“我們借鑒了廣東等發達地區一些管理水平或醫療技術較高的醫院的做法,柔性引進頭部醫院知名專家,協助學科建設和科研?!编噦ソ榻B,他所在醫院已經簽約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十多位專家,并在科研上取得一定成績,國自然基金項目實現了零的突破。同時,借鑒外部專家的管理經驗,醫院整體管理水平也得到提高。
對于科研創新和轉化,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所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經濟研究室主任、中國社科院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姚宇補充強調,無論是模仿還是原始創新,都要考慮群眾需求和醫護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而不是為科研而科研,為創新而創新,否則產出的都是無用的“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所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經濟研究室主任、中國社科院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姚宇
科研合作有的放矢,玉環市人民醫院正是這么做的。該院正在梳理縣域內的特色病種案例,探索與頭部醫院專家合作開展臨床醫學研究。董寅表示,對于合作項目,都要進行衛生經濟學評價,以評估相關病種是否值得引入外部資源開展研究。
而從整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全局出發,鄔驚雷特別指出,科研和臨床成果轉化,并不是所有醫院都要考慮的問題,對不同的醫院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以治療為主的醫院,就不能強制要求科研創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