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遺憾是明朝沒有成為海洋性帝國,從朱棣去世之后就結束了。明朝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最后這個萌芽被掐斷了,這個過程的最終兇手到底是誰,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找到,現在終于找到了。
紫禁城大火之后的明朝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紫禁城大火直接燒毀了朱棣花費無數心血修建的皇宮,當時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而且直接燒毀了太和殿和保和殿。朱棣自認為自己是沒有罪過的,自己沒有得罪上天,但為什么會獲罪。
這件事情引起了許多文人的反對,在傳統儒家思想觀念之中,只有皇帝自己做錯了,上天才會降下來這種懲罰,當時的文人就認為是朱棣在治理國家的時候出現了極大的錯誤,他們用漢代董仲舒的理論說朱棣建設海洋艦隊的行為是勞民傷財。
朱棣沒有辦法,他本身是想要將華夏建設成為一個全面的海洋性帝國的,但是現在沒有辦法,為了皇位他只能和這些大臣妥協,所以那個時候的朱棣只能頒布圣旨說,暫停一切下西洋寶船的活動,禁止外國人來到中國旅行。
這個時候明朝的儒大臣們就非常的高興,覺得自己取得了勝利,更加穩固了在大明帝國的思想統治地位,完全不會動搖了。但朱棣其實沒有放棄,從天災燒毀皇宮之中喪失了權威,他還想要通過遠征蒙古重新獲得。
在最后的時間之中,也就是1421年朱棣率領30多萬人對蒙古發動遠征,他要冒險一次,如果這一次贏了之后可以讓國內那群儒家閉嘴,但這個時候曾經作為大明帝國財政大臣的原戶部尚書夏原吉也罷工了。
他說根本籌集不到北伐的那么多錢財,而且他的家人也被當地的儒家勢力威脅了,所以他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為朱棣北伐和下西洋繼續籌集錢財,1424年的時候朱棣死了在遠征蒙古大汗阿魯臺的途徑之中。
朱棣的死亡真的是太可惜了,直接就打斷了明朝的海洋帝國現代化進程。從他死亡之后整個明朝的國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繼任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完全就是一個儒家思想培養出來的代理人,不可能帶領古老的華夏帝國走向新生。
根據明史記載,朱高熾在坐上皇帝的第一天就頒布了圣旨說:“下西洋諸藩國寶船皆停止”,如已在海上者具回南京,所有貨物交管內庫,諸藩屬國家使者遣送回國,內外官員皆回京城,民人者昔回自家。
可惜,這位歷史上的胖子皇帝朱高熾對于海洋軍事和艦隊完全沒有興趣,他最有興趣的就是儒家治理國家的仁政,他沒有像朱棣一樣對外發動遠征,也沒有繼續建設大明的海洋帝國方略,反而停止了之前的所有努力,讓一切回到了原點。
朱高熾歷史上只做了一年的皇帝就去世了。朱瞻基也不是一個好的皇帝,他繼續的是原來儒家方式,沒有恢復朱棣的模式,和士大夫進行妥協,此后的一百多年時間之中,明朝政府堅持海洋禁止命令,之后的大清朝就更加不用說了。
大清國為了防止沿海居民出海,直接實行了禁海令,將沿岸30里不許住人,原來明朝的造船廠全部都停止使用,兵部的一位官員劉大夏在整理資料的時候得到了鄭和下西洋的資料,但作為儒家出身的他認為這些沒有作用,全部進行銷毀。
從此之后中國在非洲、澳大利亞、北美洲建立起來的軍事基地就這樣被拋棄掉了,朱棣好不容易恢復起來的唐朝格局,在他去世之后中國直接倒退了幾百年,鄭和留下來的海洋艦隊和水手天文觀察員全部被暫停從事原來職業,這段歷史被封印,一直到歐洲重新開啟大航海之后才發現了鄭和在世界各地留下來的遺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