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10時20分,隨著X8083次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從重慶團結村站開出,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貨值超4200億美元,保持安全穩定暢通運行,標志著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新華社)
悠悠的駝鈴聲伴隨著火車笛聲逐漸飄向遠方,古老的絲綢之路與現代絲綢之路相互交織,而這些繁榮與輝煌都建立在“路”的基礎上。
以“鐵力量”鋪就通途,中歐班列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按下“快進鍵”。“一帶一路”是全球各國攜手前進的康莊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追求的是發展,傳遞的是希望,崇尚的是共贏。由單一線路變成“一張網”,中歐班列服務網絡基本覆蓋亞歐全境。國內通道能力持續提升。截至目前,鐵路部門在國內已鋪劃時速120公里圖定中歐班列運行線93條,聯通中國境內125個城市,運輸貨品達5萬余種。不斷開行的中歐班列不僅暢通了國際物流大通道,也讓沿線各國分享中國市場的巨大機遇,使中國產品走向世界。
運輸組織持續優化,中歐班列向世界展示互利共贏的中國“加速度”。在國際運費持續上漲、海運運力緊張的國際背景下,中歐班列憑借高運輸效率、低物流成本、保運輸安全等獨有運輸優勢,不斷增開運行班次,疏通外貿堵點,以強有力舉措穩定外貿、增加沿線各國群眾就業機會,成為了歐亞經貿聯系的“穩定器”。國鐵集團數據顯示,中歐班列年運輸貨值由2016年80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567億美元,今年以來運輸貨值已達580億美元。汽笛悠揚,車輪疾馳,作為聯通歐亞兩個大陸的“關鍵橋梁”,中歐班列的逆勢崛起不僅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群眾帶去了各種生活必需物資,也為國內各地區引進國外優質貨品,反映出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發展取得積極的成效。
在全球國際貿易運力持續緊張的背景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中歐班列為穩定與沿線國家貿易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為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打造高效物流通道。海外商品走進中國千家萬戶,“中國制造”送往世界各地,多樣的購物選擇讓人們幸福感、獲得感倍增。中歐班列的開行還催生了許多新的物流、工業、商貿中心和產業園區,通過中歐班列往返于中國和歐洲多國的貨物不斷增多,在“共贏”的前提下,中歐班列憑借路網優勢,將歐亞大陸緊密連接,搭建起一條聯通中歐的“橋梁”。
中歐班列以貨物運輸串聯世界經濟,支撐起產業鏈+供應鏈“大動脈”,助推沿線國家城市經濟發展。中歐班列直通跨洋越海,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傳遞守望相助、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文/吳錦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