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作為神秘的東亞半島國家,它的糧食安全問題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
除此之外,朝鮮本身還一直保持著獨特的糧食配給制度,更是讓外面的人倍感好奇。
近些年來,朝鮮看著外匯儲備不斷在減少,不由想到了通過振興旅游業、吸引外國游客消費的辦法。
因此,朝鮮也開始打開國門,喜迎全球各地的游客。
在赴朝旅游的游客中,以中國游客的人數最多,其次是歐美發達國家的白人游客。
在東亞諸國中,從日本去朝鮮的游客數量也不少,并且有相當一部分是朝鮮裔日本人。
從中國去朝鮮旅游的途徑有很多,但最便捷的還是乘坐火車。
丹東是一座位于位于中朝邊境的城市,這里有直達朝鮮首都平壤的國際列車,車速不快,為普通綠皮火車。
我們從丹東上車后,過了大橋,就抵達了朝鮮境內的新義州市。
車廂里以過道為界限,一半是朝鮮人,另一半是中國人,并沒有我想象地那么嚴密分割。
坐在我身邊的是一位朝鮮小伙子,衣著十分地時尚,皮膚白皙,手戴歐米伽手表,身穿耐克的POLO衫。
在一眾衣著樸素的朝鮮人中,顯得十分地時尚和顯眼。
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心,和這位朝鮮小伙聊了起來。
小伙姓金,出生于平壤,父母都是中層公務員,在朝鮮屬于典型的根正苗紅出身。
大學畢業后,小金被分到了一家外貿公司工作,并被派到了北京負責進出口貿易,工資絕對屬于朝鮮的頂尖級別。
小金在北京的望京工作,很喜歡吃韓國料理,基本上每個月都會去一次,但絕不和韓國人閑談。
這讓我覺得有些有趣,因為我感覺韓國料理和朝鮮料理差不多的。
到達平壤后,我見到了朝鮮導游李雪月,她畢業于平壤外國語大學,主修的就是中文,能和我們非常流利地交談。
夜幕降臨,我們入住了朝鮮專門的涉外酒店,這家酒店只接待外國游客,付款方式也只能用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這四種。
吃過晚飯后,大家各自回房休息。打開電視機,發現電視里也只有三個臺,都是慷慨激昂的新聞節目,手機也連不上網絡。
干坐著實在是無聊,繞開小跟班后,我就來到了酒店的后花園中。
一股烤玉米的香味撲進了鼻子中,原來花園的正中央有一個簡易燒烤攤,看攤子的是一位朝鮮小姑娘,除了賣烤玉米外,還賣水煮蛋、大同江啤酒、冰糖雪梨等吃食。
我買了一個烤玉米,花費了五美金,便和小姑娘也聊了幾句。
她也是平壤的大學生,姓玄,會一些中文,畢業后被分配到了國營酒店當服務員,負責看護這個燒烤攤。
玄姑娘用的是朝鮮的國產手機阿里郎,她熱情地給看了手機的照片,有很多她的自拍,雖然像素有些模糊,但確實是一副天真爛漫的模樣。
我還頗為大膽地問了她關于金正男的事情,不過她對此事一無所知,就連這個名字都不曾聽聞。
在朝鮮的幾天游玩經歷中,我發現雖然物質生活上還有待進步,但朝鮮人的精神意志非常地堅定,他們熱愛國家,崇拜金正恩同志,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