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兩個月,大帝有拿不住克里米亞和烏東的可能
——為何說烏克蘭要最大化打俄,需要以色列猛攻伊朗?
邵旭峰
一、先再次重申一下相關的基本邏輯架構,沒這些邏輯架構,判斷沒法進行:
1. 美國總統選舉、國會兩院選舉、地方州州長選舉等現在基本結束,共和黨全面獲勝——之后4年,是特朗普和共和黨的幾年。
拜登政府現在沒啥干的,所以其會想一切辦法支持烏克蘭、同時盡可能確保其能在明年打一年,解禁武器、增加支援,等等。
2. 特朗普是明年1月20日才進入白宮,國會兩院議員,會在1月初就開始履職,所以拜登政府和民主黨的作為,還可持續兩個月。
3. 拜登和民主黨支持烏克蘭,已經盡力了,要知道,眼下的國會兩院,也是共和黨在眾議院戰多數,在參議院持平(都50席),副總統哈里斯(參議長)只有在票數持平的時候才能透出關鍵性一票。
拜登是在不斷給共和黨讓步,才推進支援烏克蘭的。
4. 美國最高拍板決策機構是國會兩院,尤其參議院,靠票數說了算,不是總統,總統是最高行政長官+最高帶兵者,軍事最高決策,也在國會。
5. 軍工也主要在共和黨一邊。
6. 美國的錢和武器都足夠,光那退役戰機、軍艦和坦克裝甲車···可同時支持烏克蘭和以色列打仗,并且不咋吃力。
7. 由于特朗普和共和黨全面獲勝,以色列內塔尼亞胡和利庫德集團應該明確和堅定了徹底搞倒伊朗神權的戰略。
8. 特朗普和共和黨到底咋想的?
這個說過多遍了,再重復一遍:特朗普的對外戰略,第一重點是要拿住歐洲三十多發達國家、讓多買武器、讓經貿讓利,讓更聽自己的話(只要這樣,自己的全球力量才會更強)——要實現這一點,第一就是給其保留一個對手,別的啥都不好使。
保留一個弱普權,不僅能拿住歐洲,也能讓普權也聽話,于是乎,可以都叫上搞印太戰略,這是美國兩黨的第一戰略針對目的。
就這么簡單。
9. 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想不想大帝倒臺、或者最大化削弱?
想,因為大帝不倒、或者不弱,自己很難徹底搞倒伊朗神權,伊朗外部支援不止大帝,但沒了大帝···
這就和特朗普的想法有了矛盾。
二、如果要烏克蘭更加有力攻俄,就需要以色列提前攻擊伊朗:
綜合前面,可以推出一條結論,就是如果要拜登政府在離開白宮前讓美國支援烏克蘭的力度最大化,就必須要以色列攻擊伊朗,只有這樣,共和黨要支持以色列,才會給拜登和民主黨支持烏克蘭讓步,同時帶動歐洲更加用力支援烏克蘭。
如果以色列在特朗普上臺前不攻擊伊朗,那共和黨就會想辦法限制拜登政府和民主黨支援烏克蘭,但即便這樣,由于拜登政府和歐洲都鉚足勁想辦法,比如增加武器援助和資金提供,比如解禁烏克蘭武器使用限制,大帝和普軍將迎來煉獄般的兩個月——但如果伊朗開始攻擊伊朗,那大帝的壓力就會更大,請理解這個邏輯,根子在美國是兩黨
權力差不多。
三、以色列內塔尼亞胡和特朗普極大統一,但也有分歧,就是可能會違背特朗普意愿提前開始攻擊伊朗,以刺激美國整體更支持烏克蘭打普軍:
以色列可能在特朗普上臺前就動手打伊朗,以刺激美國在支持自己的同時、也更加支持烏克蘭,讓烏克蘭的攻勢更猛,讓大帝更弱——這是和特朗普的意愿相悖的,但以色列為了更好實現自己目的,可能會做。
四、即便以色列不攻擊伊朗,以美國和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現有支持力度,大帝有拿不住克里米亞和烏東的可能:
不說別的,由于美國英國法國解禁烏克蘭武器使用,俄羅斯距離烏克蘭300公里和500公里的目標,幾乎完全暴露在烏克蘭猛火之下、包括烏克蘭攻入的俄羅斯地區。另外由于烏克蘭無人機的航程、技術、數量的迅猛提升,俄羅斯1000公里范圍內的目標,也極不安全:
也就是說,在特朗普上臺前,大帝有拿不住克里米亞和烏東的可能,另外,烏克蘭在俄羅斯境內的攻擊也會更加拓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