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中回頭看,讓很多家長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沒有在小學時期重視運動能力的培養。尤其到了初三后,孩子面臨的可不僅僅是中考體育的吃力,更是多方面的拖后腿!
身體素質跟不上
初中學習任務繁重,尤其到了初三,課程緊內容多,請一天假,耽誤的學習就像一座山,補起來很吃力。
然而初中學習,一天在學校超過12小時,熬夜更是家常便飯,身體素質不好的孩子很容易就垮了。特別是一到換季就中招的娃,鼻炎,感冒發燒一個都跑不掉,動不動就請假,確實很耽誤學習。
缺少調節心態情緒的路徑
初中的孩子,如果一味扎進學習里,很容易崩!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擁有調節情緒狀態的路徑,最好的就是運動。
孩子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可以使人心情愉悅,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血清素增加,記憶力就會變好,學習效果也會更好;正腎上腺素,會使孩子的專注力增強。
孩子學習累了,腦子轉不動,跑跑步,游個泳,腦子就清醒了;
孩子心情煩躁,情緒低落的時候,運動一會兒就會變得亢奮,活潑愛笑;
運動對于初高中生來說,是快速有效恢復狀態的“興奮劑”
大腦跟不上
紐約大學神經科學中心Wendy A. Suzuki博士指出,運動可以提升神經遞質的水平,讓人心情愉悅,改變大腦的解剖結構、生理機能和功能。譬如,運動可以促使海馬體中產生新的腦細胞,提升記憶力;同時運動可讓人的前額皮層發生變化,提升專注力。
喜歡運動的孩子往往精神狀態更好,上課更專注,記憶力增強,情緒也更穩定。而初中正是大量用腦的階段,經常運動的孩子優勢更明顯!
2017年42名狀元中,有24人愛好運動;2016年63名狀元中,有34位是體育運動的愛好者。
如果沒有注重運動習慣的培養,到了五六年級你想讓孩子動一下都特別難。如果孩子從小就開始運動,到了初中,運動的好處就會開始爆發。如果沒有注重運動習慣的培養,到了五六年級你想讓孩子動一下都特別難。如果孩子從小就開始運動,到了初中,運動的好處就會開始爆發。
所以小學階段,家長務必要重視運動的發展。
每天確保孩子1-2小時的戶外運動;
盡量幫孩子找到一項適合他的運動項目,進行專業系統的訓練,讓孩子運動能力科學提升,讓孩子能保持一個長期的體育愛好。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減少手機的使用,帶孩子一起運動起來。
柏拉圖說:為了讓人類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兩種管道——教育與運動。代表孩子未來不僅僅是成績,更是健康的身體和強大健全的人格。
想讓孩子在初高中緊張的學習中保持心理健康,學習穩定,務必要讓孩子從小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