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莫斯科電影廠承認了去年曾向俄軍捐贈了幾十輛原本充當道具的坦克,以增強裝甲部隊的實力,其中就包括了老掉牙的古董——PT-76水陸坦克。
對于這件事,不僅國內外軍迷非常好奇,就連烏克蘭媒體也表示了費解:火力和裝甲在上世紀70年代都顯得慘不忍睹的PT-76坦克,現在還能做什么用呢?
11月13日,莫斯科電影制片廠廠長卡倫·沙赫納扎羅夫在克里姆林宮的會議上,當著普京的面,介紹了該廠在2023年曾向俄軍捐贈了28輛T-55中型坦克、8輛PT-76水陸坦克、6輛BMP步兵戰車和8輛牽引車。沙赫納扎羅夫向普京表示:“我知道他們需要這些裝備,所以我聯系了國防部,他們取走了這些車輛。”
需要指出的是,莫斯科電影廠作為俄羅斯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在蘇聯時期就得到了政府和軍方的重點支持,接收過大批退役坦克充當電影道具,至今該廠仍擁有200余輛各式坦克。據了解,這些坦克中的大部分還能夠直接開動,這也是蘇聯和俄羅斯戰爭題材電影得天獨厚的最大本錢。
莫斯科電影廠用T-55改裝的四號坦克
莫斯科電影廠的T-55
從公布的這些信息看,該電影廠捐贈最多的是T-55坦克,這也是蘇聯和俄羅斯電影最經常出現的道具坦克,因為T-55坦克不僅本色上鏡,而且經常用來模擬二戰德國坦克的。我們在一些戰爭大片看到的一些德軍“虎”式坦克、四號坦克等等,基本都是改裝后的T-55坦克扮演的。
從數量上看,T-54/55系列坦克也是蘇聯時代產量最高的坦克,直到2015年俄羅斯仍擁有大約2500輛的后備庫存。不過在2017年,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將這些坦克全部報廢,因此一些坦克也流入到了電影機構。這些T-55坦克與以往假扮“虎”式的T-55不同,多數沒來得及改裝,仍保持了服役時的狀態。當俄軍在烏克蘭戰場損失大量現役坦克,不得不拿出T-55、T-62等老式坦克上陣,電影廠的這些T-55坦克也就有理由派上了用場。
相比T-55坦克早就在俄軍中恢復使用,PT-76水陸坦克居然也被俄軍接收,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因為早在上世紀70年代,PT-76坦克就被認為嚴重過時,在戰場上的拙劣表現還被西方嘲笑。
PT-76水陸坦克誕生于1952年,主要被蘇聯和華約國家用于偵察和火力支援用途。PT-76坦克全重14.6噸,主要武器為一門76毫米火炮,零距離穿甲能力只有127毫米,放在二戰時期也是平庸水平,自身裝甲最厚的部位也只有20毫米,防護能力在坦克對抗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不僅如此,PT-76的最大公路速度也只有44公里/小時,還不如T-54(48公里/小時),唯一優點可能只有“水上浮渡能力”這項。
在幾次局部戰爭中,PT-76水陸坦克的表現也慘不忍睹。無論是越南戰爭、印巴戰爭還是中東戰爭,PT-76坦克對付單純步兵時還能發揮一些作用,如果遇到正經坦克,包括美軍M-48、巴軍59式或者以色列M-60坦克,PT-76不僅打不穿對手裝甲,也擋不住對手炮彈,每次坦克戰都是輸的一邊倒。
在俄烏戰爭中,PT-76能發揮作用的地方,更是完全找不到。T-55坦克安裝反應裝甲后,至少能擋一擋RPG火箭彈的攻擊,100毫米坦克炮也能提供不錯的火力支援。至于PT-76坦克,由于基礎裝甲太薄,無法裝備普通反應裝甲(新型“仙人掌”反應裝甲又不值得),76毫米炮(有效射程只有500-600米)更是毫無用處。
BTR-50
正因為如此,烏克蘭媒體對俄軍接收了PT-76坦克這種“老古董”表示了驚訝。烏克蘭國防時報網站就指出,盡管俄軍在去年就接收了8輛捐獻的PT-76坦克,但是前線的烏軍根本沒發現這種“稀有坦克”的影子。烏媒甚至認為,PT-76坦克的所謂“捐贈和接收”更像是一種表演,以顯示俄軍正在效仿蘇聯時代的口號“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
據烏媒分析,俄軍最后一次使用PT-76坦克還是1996年的第一次車臣戰爭,這種坦克唯一可能的用途,就是為一些變型車輛提供后備零件。包括BTR-50兩棲裝甲車、ZSU-23-4自行高炮、薩姆-6防空導彈發射車等等,都是PT-76底盤發展而來的。但是這些車輛也早都被淘汰了,只有BTR-50裝甲車最近又被俄軍從倉庫里拉出來補充損失,而這兩種車輛的零件通用性其實也沒那么高。
PT-76E
不過,筆者覺得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俄軍真的打算讓PT-76坦克上戰場,但前提是進行全面升級。
本世紀初期,俄海軍陸戰隊曾經試圖改進PT-76水陸坦克,由海燕設計局提出了PT-76E的改進型方案。PT-76E方案包括了安裝57毫米高速自動炮,以及更大功率的發動機,最大速度提升到60公里/小時,火控和車載設備也都進行了現代化升級。經過改進的PT-76E,火力和機動性得到了極大提升,只不過裝甲防護依然薄弱。
PT-76-57
俄海軍陸戰隊在2006年宣布訂購50-60輛PT-76E改進型坦克,但是后來就沒有了下文,除了資金不足的因素外,PT-76的老舊底盤已不值得繼續改進,可能是一個關鍵原因。(“戰爭雷霆”游戲里的PT-76-57,原型就是PT-76E)
但是,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十幾年前的理由可能未必適用了。要知道,十幾年前同樣被認為該淘汰的T-80坦克,在這兩年卻“死灰復燃”,甚至重新恢復了生產線。火力和機動性改善后的PT-76E坦克,在戰場上似乎也有了一些用武之地。
安裝57毫米無人炮塔的“阿瑪塔”火力支援車
需要指出的是,海燕設計局開發的另一種裝有57毫米高速自動炮的先進無人炮塔,曾經裝在T-14“阿瑪塔”坦克底盤上,作為“阿瑪塔”系列的火力支援車變型。但是俄烏戰爭爆發后,價格高昂的“阿瑪塔”系列被迫暫停了系列化發展,俄羅斯軍工將更多精力放在T-90、T-80等成熟型號上。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將現成的57毫米先進無人炮塔,裝在現成的PT-76坦克上,能夠快速造出一款“阿瑪塔”火力支援車的低配版本,不失為一舉兩得的辦法。但是,這個思路純屬筆者一廂情愿的猜測,未必是俄軍的真實想法。
可以說,俄軍接收的PT-76坦克到底做什么用?仍然是一個謎團。(作者:陶慕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