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法預估,到降低期待。
北京時間21日凌晨(美東時間周三盤后),美股龍頭英偉達公布了截至10月27日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這也是這家芯片巨頭納入道指后首次公布財報。
毫無意外,這次英偉達依舊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收入繼續增長、毛利率好于預期,利潤端再創新高,各項業務均有增長。
不過都已經有這么出色的表現,英偉達的股價在盤后意外下跌約2%。
一直以來,投資者都在預估英偉達股價的頂點,與此同時AI泡沫論一直沒有停歇,那么未來英偉達會受到哪些影響?
宇宙第一股,英偉達賺瘋了
讓我們先來看看英偉達這一季度的成績單:
營收方面,Q3為350.8億美元,同比大增94%(181.2億美元),幾乎是一年時間實現了翻倍,超出分析師預期的331億美元;
凈利潤方面,GAAP規則下為193.09億美元,同比增長109%,也高于市場預期的174億美元;經調整后的每股收益為0.81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0.74美元。
毛利率方面,GAAP規則下為74.6%,好于預期的73.3%,不過在這一項數據上,英偉達對2025財年第四季度定下的預期為73%,依然沒有突破75%。
預計英偉達其第四財季營收為375億美元,高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71億美元,最高預期可達410億美元。
說完幾個核心數據,再來看看具體業務:
這次AI依然是最大贏家,數據中心業務占公司貢獻收入達到87.7%,營收307.7億美元,同比增長112%。
該項業務主要由Hopper GPU 計算平臺帶動,加上其他GPU貢獻的大模型、生成式AI產品的訓練和推理業務,英偉達在數據中心業務這塊基本上不愁需求。
游戲業務這邊,英偉達實現營收32.8億美元,同比增長14.8%,這一塊主要還是受到DIY市場以及《黑神話悟空》等游戲新作的影響,RTX 40系列顯卡的銷量明顯增長。
值得一體的是,在英偉達的多款高端產品向中國出口受限的前提下,英偉達在中國市場仍有54億美元的入賬。
毫不夸張地說,即使AMD和英特爾同時在AI市場發力,英偉達依然在過去這段時間里吃下了市場增量。
如果市場還還是沒有新的AI芯片廠商向英偉達發起挑戰,那么下季度該公司在AI芯片市場中的份額還能進一步提升。
當增長成為常態
花費2年時間暴漲近10倍,登頂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英偉達的股價奇跡仍在繼續。
其實從近幾期財報可以看出來,英偉達的財報已經很少提到“超預期”這個字眼,華爾街的投資者們已經對英偉達的業務有了成熟的估值模型,這對于未來的增長也能更加準確地進行預估。
這也是為什么英偉達的股價會在財報發出后有小范圍的下跌,說到底投資者們更希望英偉達可以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減少波動。
因此未來我們更需要關注英偉達之外的一些“變量”。
財報發布會后的電話會上,黃仁勛也提到話題度頗高的Blackwell。他表示,市場對Hopper芯片的需求和對Blackwell芯片的期待“令人難以置信”,將全力以赴進行Blackwell芯片的生產,四季度交付量將超出之前預期。
而英偉達CFO Colette Kress也表示,Blackwell芯片計劃四季度開始出貨,未來一年或會不斷加快出貨步伐,預計2025年Blackwell都將供不應求,并且Blackwell四季度收入有望超出之前預期,超出額或達數十億美元。
正如前文所說,目前暫無新的AI芯片廠商可以向英偉達發起挑戰,因此Blackwell的出貨量將直接決定下一季度的業務表現。
但問題就出在臺積電這里,供應鏈的限制將導致Blackwell芯片在2026財年幾個季度內供不應求,前期的銷量無法轉換成收入。
從這一點來看,能“阻擋”英偉達股價的并非是AMD或英特爾,未來的走向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臺積電這種“外部因素”的影響。
本文作者:jh,觀點僅代表個人,題圖源:網絡
記得星標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