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科學城是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關鍵之舉,承擔著引領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的重大使命,對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具有引領性、支撐性、基礎性作用。
作為教育部批準的湖南省第一所完成獨立學院轉設的普通本科高校,湘潭理工學院就位于湘江科學城核心區域,地處長株潭大河西科創走廊中心結點,無論是戰略區位和發展空間都有著光明的發展遠景。
區位優越·名校涌入
-地處湘江科學城腹地,周邊科教資源豐富-
湘潭理工學院所在的湘江科學城,沿湘江南北展開,跨越長沙、湘潭兩市,環繞長株潭中央公園,北靠岳麓山大學科技城,南融湘潭九華經開區。
規劃范圍153.65平方公里,其中長沙95.5平方公里,湘潭58.15平方公里,布局“一軸、兩帶、六組團、八片區”空間結構,構建“三帶三心多廊道”的生態格局,建設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城市公共設施及公共空間。
TIPS:“一軸、兩帶、六組團、八片區”
“一軸”為依托科創大道(萬家麗路西延線),打造東西向延展的科創主軸。
“兩帶”為沿湘江、潭州大道、河西快線形成科教產融合創新帶,于長潭西高速以西,從智能網聯片區至湘潭大學城形成高精尖產業創新帶。
“六組團”為智能制造產業創新區、科教融合示范區、前沿科學創新區、產研融合創新區(九華興隆湖片區、高鐵北片區、黃家灣片區)、成果轉化區、戰略產業聚集區。
“八片區”為智能網聯片、觀音港科技孵化中心、湘江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大學科創港、總?部創新中心、興隆湖創新中心、國際人才小鎮、科技展示交流中心。
湖南大學來了!
2023年12月22日,湘江科學城內的湘江科學中心、湖南大學科創港、湖南鋼鐵技術研究院、長沙市一中(湘江校區)等7個重點項目正式開工,總用地面積2813畝,總投資227.9億元,預計2026年基本完成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升科創空間資源和配套服務,為原始創新能力培育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強力支撐。
2023年12月22日,湖南大學科創港校區開工儀式在湖南省湘江科學城舉行,科創港校區距湖南大學本部18公里,地鐵直達,市政基礎設施完善,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600畝,項目總投資為50.12億元,預計在2026年9月湖南大學定名100周年之際正式投入運營。
中南大學來了!
根據省發改委發布的《湖南2024年省級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冊》,中南大學國家大學產業園(即中南大學湘江科創港)地處湘潭市興隆湖片區,規劃面積約2717畝,已提前預征部分土地約1000余畝,已報批約400余畝。
主要承接中南大學成果轉化和中試基地,規劃五大核心功能板塊,包括低碳創新中心、中試中心、科研中心、人文中心、培訓中心。
湖南師范大學來了!
11月18日,湖南建設投資集團到湖南師范大學對接工作,湖南師范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財務處、基建處、后勤管理處、科創港校區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湖南建設投資集團黨群綜合部、市場營銷部、建工集團、建投六建、建投五建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
9月30日,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劉懷德一行前往湖南大學調研,就湖南大學科創港校區總體規劃、功能定位、項目管理等情況進行交流研討。
上述動態,從側面證明,湖南師范大學新校區(科創港校區)已經啟動前期工作。
湖南省兒童醫院來了!
湖南省兒童醫院(西院區)是湘江科學城引進的首所三甲醫院,位于大王山片區,緊鄰地鐵3號線紅橋站,總面積18萬平方米,床位2000張,主要包括門急診醫技大樓、住院大樓等。
長沙一中來了!
長沙市一中(湘江科學城校區)項目緊鄰地鐵3號線坪塘站,是湘江科學城的重要教育配套工程,也是長沙市一中“一校兩址”的創新之舉。學校規劃用地面積約180畝,總建筑面積約為10.8萬平方米,計劃于2025年9月開學。
2024年10月31日,長沙市一中(湘江科學城校區)項目實現全部10個樓棟的封頂。學校建成后,將擴大湘江科學城的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完善湘江科學城配套,推動長株潭都市圈融合發展。
交通便捷·配套完善
-地鐵高鐵近在咫尺,機場通航未來-
長沙地鐵3號線南延線
湘潭理工學院周邊交通網絡發達。2023年6月28日,長沙地鐵3號線南延線正式開通運行,途經船形山(湘潭理工學院)站點,湘潭理工學院由此正式進入地鐵時代。一條線連起一座城,貫穿休閑、商業、藝術、文化多元空間,推進長株潭城市群融城發展,構建著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布局。
湘江歡樂城、薈聚商超、湖南婦女兒童醫院、湖南美術館、后湖藝術街區、李自健美術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南大學等均可通過長沙地鐵3號線南延線一站式抵達。
湘潭北站(高鐵站)
湘潭北站(高鐵站)距湘潭理工學院僅3公里,是隸屬于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的高鐵車站,也是湘潭市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為滬昆高速鐵路長昆段的中間站,由此開往全國各地的高鐵四通八達,通往長沙高鐵南站僅需12分鐘。附近設有地鐵站湘潭北站,也是長沙軌道交通3號線的南端終點站。
“湘潭理工學院”公交站
學校門口設有“湘潭理工學院”公交站(公交車67路、D82路),方便學生市內出行,通過公交線路,可以直達湖南科技大學或轉乘抵達湘潭大學等高校。
長沙坪塘通用機場獲批復
2024年11月13日,長沙坪塘通用機場新選址獲得中國民用航空湖南安全監督管理局批復。長沙坪塘通用機場定位為A1類通用機場,由湘江集團旗下的長沙湘江通用航空發展有限公司建設運營。
該機場位于湘江科學城大王山西片區湘江智航新城,規劃占地面積約1000畝,初期跑道長度按1200米、寬30米建設,并修建航站樓、機庫、停機坪、停車場及其他相關配套設施,滿足短途貨運、航空旅游服務、應急飛行任務和通航運營服務等基本功能;中遠期預留2200米跑道長度,將建設成長株潭地區等級最高、基礎設施最好、空域條件最優的通用機場,在省級搭建的“1+13+N”的通用機場骨架網中力爭成為省級中心樞紐機場,打造長株潭地區通用航空業發展的引擎與核心及全省通用機場與低空運營示范基地。
產教融合·協同高地
-產業集群勢能強勁,校企交流優勢明顯-
作為國家“一五”“二五”時期布局的老工業基地,湘潭是湖南的工業重鎮、中國機電產品搖籃,轄內的湘鋼、湘電、江麓、江南等國有企業,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 ”“世界第一 ”。2024年以來,湘潭市全面聚焦打造先進制造業高地,多措并舉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三優三特”為重點,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成果豐碩。
一方面將全市12條優勢產業鏈進行調整,并與省級11個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增長點對應,積極融入全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突出打造“三優三特”現代產業集群,即鞏固延伸先進鋼鐵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配套、先進能源材料及電池三大優勢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軍工、電機電控電傳動和紅色文化旅游三大傳統特色產業;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
引進吉利全新智能LCV(輕型商用車)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生產制造兩大項目,并以驚人速度實現吉利全新智能LCV(輕型商用車)新能源汽車項目建成投產。
另一方面積極培育壯大產業集群,2024年湘潭電機電控產業集群成功獲評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先進鋼鐵材料產業集群、電機電控產業集群、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成功通過省級決賽。
目前湘潭市共有5個省級產業集群、4個培育對象。以吉利為龍頭的汽車產業,以裕能、電化、威勝、金杯電工等企業為主體的新能源產業,以藍思科技引領的電子信息和人工智能產業,以埃普特、華芯醫療為代表的高端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產業已在湘潭拔節起勢,成為全市經濟重要增長極。2023年,湘潭汽車產業集群成功躋身湖南省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湘潭工業的蓬勃發展和與省會城市長沙的緊密連接,為湘潭理工學院產教融合深入發展和校企合作深化提供了良好條件和基礎。
與此同時,湘潭是湖南高教第二城市,科教資源豐富,有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10余所高校,對于校際之間的科研交流具有明顯優勢。
站在新起點,闊步新征程。湘潭理工學院將堅決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全面融入湘江科學城發展戰略,充分利用科學城建設帶來的交通便利、人才聚集優勢及科教產城融合優勢。
努力實現學科建設與區內科創產業對接專業建設、與區內人才需求對接科學研究、與區內科技創新對接,打造區內科創服務平臺,“新工科”人才培養平臺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
通過全面推行項目制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培養CFAP創新人才,不斷提高服務區域發展的水平和能力,為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貢獻更大力量。
來 源 | 綜 合
排 版 | 陳智輝
審 核 | 傅 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