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重慶市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實施方案》的落實落地,推動職業教育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循環銜接,11月21日,2024年重慶市智能儀器儀表產教聯合體年會在北碚區經濟技術管委會一樓成功召開。理論界、教育界和企業界的領導、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齊聚一堂,搭建校企溝通橋梁,共創職業教育新局面。會上,四川儀表工業學校與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簽署“訂單班”培養協議。
會議由北碚經濟技術開發區、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四川儀表工業學校、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歇馬機械曲軸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北碚區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北碚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楊正華,北碚區經濟信息委黨委書記、主任曾靜,市經濟信息委產業園區處二級調研員沈漓,北碚經開區副主任何巨瀾,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李國,四川儀表工業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陳雅娟,四聯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陳紅兵出席會議;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工商大學等院校,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及重慶材料研究院、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等相關科研機構共180余名代表參加本次會議。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李國在致辭中表示,智能儀器儀表產教聯合體是集中行業、企業、高校在智能制造和教育優勢、促進產教深度融合的組織,有利于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形成。
產教融合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辦學模式,是引領職業教育邁向卓越的關鍵。四川儀表工業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陳雅娟代表產教聯合體主辦方之一作發言,她表示,與傳統的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相比,市域產教聯合體更加凸顯多元辦學的類型特征,更加突出地方政府的統籌推動、更加強調產業園區的主體地位。為此,學校將以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為抓手,力爭成為“政園校企”協同育人上的“黏合劑”,深化產教融合發展上的“推進器”,產業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在挑戰中尋求機遇,在變革中謀求發展。”北碚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正華指出,智能儀器儀表產教聯合體緊密圍繞重慶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建設要求,聚焦智能儀器儀表產業發展關鍵,深化產教融合;各成員單位需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加強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為新質生產力持續注入新動能。北碚區政府將切實履行職責,一如既往地支持產教聯合體發展。
年會還舉行了重慶工商職院與四聯集團“現場工程師學院”揭牌儀式;頒發“現場工程師學院”專家聘書;長安新能源汽車整車智能裝調典型生產實踐項目發布儀式;長安汽車與四川儀表工業學校戰略合作及“訂單班”培養簽約儀式等聯合體成員單位之間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現代產業集群視角下,如何讓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走向深度變革?產教融合的機制建設和發展路徑是怎樣的?會上,北碚經開區副主任、聯合體理事長何巨瀾向各成員單位作《重慶智能儀器儀表產教聯合體2024年工作報告》;重慶市市經濟信息委產業園區處二級調研員沈漓,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工會主席陳紅兵分別進行了思想深刻、內涵豐富的主題報告。
四川儀表工業學校作為聯合體牽頭成員單位之一,在產教深度融合,以教促產、以產助教、大師引領等方面正在逐步探索一條產學研協同育人的職教新路徑。未來,四川儀表工業學校將持續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構建供需對接的資源共建模式,賦能聯合體內高校、企業,協同進行技術攻關、人才共育,不斷夯實智能儀器儀表產教聯合體根基,走出產教融合驅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的特色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