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我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百花齊放,蓬勃發展,競爭激烈。但是在每個月的銷量排名之中,有一個老牌輕型商用車品牌常常位列前茅,那就是東風輕型車。
在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快速發展,新勢力頻出的同時,傳統輕型商用車企業也開始紛紛發力,東風輕型車在新能源領域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取得先機也表明了其強大的實力。
據了解,東風汽車公司的目標是實現2027年實現新能源輕型商用車第一。這對于東風汽車公司的輕型商用車事業的主要擔當者—東風輕型車來說,可以說非常有挑戰性。
今天,我們來梳理一下東風輕型車新能源的表現和未來的規劃。
歷史輝煌的東風輕型車
東風汽車公司,也被稱為“二汽”,在中國卡車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特別是東風輕型車的建立,為東風汽車公司填補了在輕型車領域的產品缺口,也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石。
東風輕型車(時稱“東風輕型車廠”)建于1994年10月4日,總投資為15.69億元,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1995年,東風輕型車第一臺3噸級的輕卡車型駛下生產線,名字叫做“東風多利卡”。
2000年4月25日,東風第一輛經濟型輕卡——1.5噸級的小霸王下線,代號EQ1030,這是一款真正的輕卡車型,它的下線也意味著東風輕型車完成輕卡體系的布局。后續又陸續推出了東風夢卡、東風之星、東風金霸、東風凱普特等車型,均在產品創新和銷量上都取得巨大成就。
東風輕型車從上市時,年銷量不足2萬輛,到上市10周年時,實現汽車總銷量突破100萬輛,成就了國內輕型商用車行業成長的“第一速度”。
至今,東風輕型車還是不少卡車司機的首選。
東風輕型車也是我國最早進入到新能源領域的輕型商用車品牌之一。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成立于2014年,2016年創立專注于新能源領域的商用車品牌—遠程汽車。
2005年,以東風輕型車為核心成立的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現簡稱“東風股份”)擔當起了新能源商用車研發的重任,著手對產品研發進行了可行性驗證。
經過5年的探索,東風股份在電池應用管理技術、驅動控制技術、輔助動力系統、整車設計方面取得17項實用新型及發明專利,掌握了驅動控制核心技術,并充分利用自身在車身、底盤及電器控制上的優勢,車輛采用一體化設計。
截至2009年上半年,東風股份已開發出東風天翼、奧丁(參數丨圖片)、銳騏、東風帥客、御軒等10 款純電動車型。
2010年7月16日,東風股份宣布國內首款量產純電動物流車的東風天翼上市并投入示范運營。
據介紹,東風天翼純電動物流車針對城市物流快遞、快送的特點,采用了輕便、快捷、安全、經濟的設計理念,并集合東風汽車公司和國內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力量聯合研發而成。該車進行了33項技術革新,參照國際標準革新11項,國內標準革新13項,自主革新9項。歷經3萬公里的工況模擬試驗和可靠性驗證試驗,并取得國家公告公示。
隨后,東風天翼物流車投入全球第二大物流公司——荷蘭TNT公司上海快遞業務中使用,成為國內首款投入實際工況運營的純電動物流車。
轉型新能源路途艱難
經過多年發展,東風輕型車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新能源物流車產品體系。
純電方面,東風輕型車新能源現擁有包括輕卡、VAN、小微卡,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無人配送車在內的完整產品線。僅VAN一類產品,就有6方、7方的中VAN升級產品。新一代9方大VAN產品即將上市。
氫能方面,東風輕型車新能源從4.5噸到8噸、12噸、18噸的氫燃料電池產品都有涉及,且目前已在武漢進行示范性運營。
混動方面,東風輕型車新能源和其他品牌有所不同,采用的是一種全新技術路線,在高速工況下使用內燃機直驅(可以同步給電池充電),在非高速工況用電驅動和混動,實際工況下測算出來的綜合能耗可節油30%。
公開信息顯示,東風輕型車新能源2023年累計銷量3.1萬輛,同比增長49.67%。11月6日,東風輕型車新能源2024年1-10月累計銷量為19802輛,同比減少17.65%。
根據公開上險數據顯示,2024年1-9月,我國新能源物流車(不包括皮卡、重卡)累計銷量319099輛,已超去年全年銷量。
加速變革進軍新能源
2024漢諾威車展上,東風股份總經理李軍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今,中國新能源輕型商用車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17%到20%。而如果參考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爆發歷程,即從這個點位到50%以上滲透率僅用時兩年左右。因此,東風輕型車認為,現在就是新能源輕型商用車市場的爆發前夜。
同時,李軍智還認為,隨著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在中國輕型商用車市場中,VAN車越來越受到歡迎。因為物流行業從原有的開放、粗放管理向著精細化轉變。特別是電商物流的興起,對于小批量多點運輸的物流模式,讓封閉式貨廂車型的產品需求大幅提升,深刻改變了中國城市物流市場的格局。東風輕型車預計中國市場的輕卡與VAN比例很快會變為6:4。
東風輕型車是我國較早進軍VAN車型的企業之一。2005年開始項目研究。2011年,第一代東風御風首次亮相。2012年量產并上市。2022年,第二代東風御風V9+正式上市。
李智軍透露,東風輕型車面向未來產品開發的“六個可”理念:一是可輕(卡)可VAN;可輕(卡)可VAN,意味著產品可以靈活地轉變為輕卡或VAN車,底盤和車身有更多共通性;二是可電可油;可電可油,東風股份將以電動化產品為主進行正向開發,同時兼顧部分燃油車型的需求;三是可充可換;可充可換,考慮到不同的新能源補能場景,東風輕型車新能源將預留技術接口,以布局充電和換電模式的多樣化需求。
李軍智認為當前總擁有成本仍是用戶購車時最為關注的因素。在“六個可”理念的指導下,東風股份在研發新一代V7、V9產品時,在滿足總擁有成本的基礎上,逐步應用更多智能化功能,并在V9車型上實現技術集成。
新能源輕型商用車正在中國市場實現快速滲透。在李軍智看來,東風輕型車面向未來的新能源輕型商用車戰略成功與否,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打造出完善的生態體系。他以東風輕型車新能源的實踐為例,闡述了這一生態建設的思路:“目前,我們圍繞人、車、貨、金融和服務五個方面,構建了東風股份新能源產品的營銷體系。”
在國資委連續多次點名批評“三大汽車央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不足之后。東風輕型車迅速響應,將原來僅為營銷總部下屬的新能源事業部快速擴編,人員從原來的不足20人,迅速擴張到80余人,更擁有了獨立的品牌部門。全面加速東風輕型車新能源領域的營銷體系建設!
結語
當前,新能源物流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據相關媒體不完全統計顯示,2023年,我國有新能源物流車銷量數據的整車廠家共計88家。相信這一數據還會不斷增加。雖然,現在屬于新能源物流車行業蓬勃發展的上升期,但是也交織著行業變革洗牌期,特別是今年開始新能源物流車的經銷運營商的日子變得越發艱難,已經不時爆出經銷運營商開始跑路的案例。
這樣的市場環境之下,對于整車廠家極大的考驗,比如產品對市場需求敏感度和能否引領新技術的應用,以及ALL IN新能源物流車的決心;還有在激烈的競爭當下,價格戰更加激烈,整車廠家能否及時跟得上?
這些都要求傳統輕型商用車企業能夠更加重視新能源汽車市場,要有更加適合新能源市場的發展體制,擁有更多更優秀的專業新能源物流車高級經營管理人員,還要能夠持續投入更多的資源,也要有不斷試錯、不斷創新的能力。
東風輕型車新能源能否在2027年實現東風汽車公司要求新能源輕型商用車市場第一的目標呢?我們拭目以待。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本文為電車評論原創,作者:李雪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