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整理出十個我二刷以后發現的細節,真的太絕了,讓人看完以后很難不拍手稱贊!
1、片名是HerStory!
看第一遍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二刷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好東西》的英文名是HerStory!可以說這個英文名本身就有滿滿都深意啊。
后來看了導演邵藝輝的解釋才知道,她想表達的就是女人的故事,所以用這個英文名恰到好處!
2、影片女性角色名字!
仔細關注了一下,發現影片中女性的角色名字都是別具匠心的與植物有關的。
比如宋佳飾演的女主角王鐵梅,鐘楚曦飾演的小葉和小孩飾演的王茉莉。而這些名字又都有不同的象征。
比如王鐵梅這個名字一眼看上去就代表了堅強和柔韌,而小葉仿佛是生活里襯托紅花的綠葉一般。
3、《好東西》電影與《愛情神話》夢幻聯動!
作為導演邵藝輝的兩部電影作品在《好東西》中實現了夢幻聯動。其中索菲亞·羅蘭在《愛情神話》中本來是老烏的一段綺夢,結果卻在《好東西》中則成了帶貨的軟文。
4、王鐵梅的眾多文化衫。
影片里王鐵梅上身的許多件文化衫都特別有趣。比如其中一件上有 “Yes,I'm a Feminist”(我是女權主義)、“Who Cares”(誰在乎)的標語。
還有一件非常明顯的90%荒誕的T恤。
5、電影里帶有隱喻的帆布包!
電影里的帆布包也特別有意思。
其中小孩背的寫著 “school kills artists”,而王鐵梅背的帆布包上面寫著 “A Woman without A Man,is like a Fish without Bicycle.”
毫無疑問,這些有態度的帆布包就已經在傳達著導演的聲音和態度。
6、平遙電影節得到了賈樟柯的同意。
影片里提到平遙電影節和賈樟柯的調侃,其實是得到了賈樟柯導演的同意的。
這倒是并不讓我意外。畢竟在大熒幕上映的電影,在面向觀眾之前還是會征詢賈導的意見的。
7、小葉察覺王鐵梅和小馬戀情。
這個我看第一遍的時候沒注意。二刷的時候發現王鐵梅的衣服和小馬的破洞白色毛衣原來是一起洗的時候串色了。所以小葉才察覺到這一點。
當然,這也反應出小葉真的是一個特別敏感的人。
8、小孩在學校的遭遇!
小孩在學校的故事線也很巧妙。
比如她的同學張家新完全是因為嫉妒她而舉報她。之后突然的道歉也是因為他媽媽覺得小孩很可憐。這種高高在上的態度表明了導演對某些群體的諷刺,特別有趣。
9、影片最后的作文。
在電影最后,茉莉與王鐵梅在陽臺上寫作文。茉莉對著鐵梅說出自己之所以寫“我不再幻想”作文的原因正是源于鐵梅的一篇文章。
而那篇已經被鐵梅忘記的文章,卻是鐵梅在生茉莉的時候寫下的。
這也形成了一個非常巧妙的callback,一個完美的閉環!
10、全片都沒出現高跟鞋,都是球鞋!
我仔細觀察了電影里竟然沒有出現高跟鞋。
畢竟在導演邵藝輝的第一部電影《愛情神話》中,高跟鞋可是非常重要的道具。在《好東西》電影中無論是小葉還是王鐵梅穿的都是運動鞋和休閑鞋更多一些。所有的女性角色都穿著平底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