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高層互動十分頻繁,短短一個月內,已經進行了至少四次對話。而如今,我們又連下兩個政策,滿足了日本提出的要求。難道中日之間久違的春天已經到了來嗎?我國此舉究竟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在APEC峰會上,中日高層領導完成了會晤,這是石破茂“二進宮”后的首次雙方高層領導會面,意義可謂相當重大。
此次會面為未來四年的中日關系定下了基調,石破茂也做出了發展中日友好關系的重要承諾,會晤氛圍相對融洽。
相比之下,我國與美國的關系卻相當緊張,我國在東盟會議期間,拒絕了美國防長的邀請,但卻與日本防務進行了溝通和交流,這足以說明中日關系正在逐漸走向回暖。
如今,我國又帶來兩個利好消息,滿足了日本所提的要求。
首先,我國單方面宣布恢復了九個國家一年的免簽資格,其中就有日本,這也是我國自2020年疫情以來,首次恢復對日免簽。
也就是說,這些國家的普通護照持有人都可以免簽入境,這也是回應了日本的訴求,日本的前首相、駐華大使、商會曾經多次要求恢復該項政策,我們終于答應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日本,其他幾個免簽國家都是歐洲國家。該政策實施以后,赴華機票的搜索量顯著上漲。
對日免簽開放后,除了我國旅游業即將迎來旺季以外,也是給日本投資者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有利于日本從業者赴華投資,帶動國家外循環的發展。
開放也意味著自信,在我國工業體系還不夠完備時,開放無疑會對我們的民族企業產生巨大的沖擊。
但如今,我國歡迎各國投資者前往中國,這足以說明我們的工業已經走向了強大。
另一方面,開放免簽也是為了打破“信息差”。西方國家的民眾可以親自到中國來見證我國發生的變化。
西方一直在營造和引導一些錯誤的輿論,唯有眼見方為實,如果這些國家的民眾能夠親自前往中國來看看,就會發現這些荒誕的謠言不攻自破。
第二個利好消息則與釣魚島相關。此前,根據日媒報道,我國在釣魚島附近安放研究浮標,并對始終日本要求撤出海上浮標的抗議置之不理。
然而,釣魚島本就是我國的領土,在釣魚島附近安放浮標,也是用于收集水文信息,以備后續的研究活動,日本的抗議本就是無理的,只要在我們的領土范圍內,我們可以對該浮標進行任意的移動。
所以,在過去,我們并未按照日方要求撤去浮標。如今我們決定拆掉浮標,并非是向日方妥協,而是為了展現改善兩國關系的誠意。
當然,撤去浮標只是一個象征性動作,并不代表日本就可以侵犯我國的主權,如果日方在后續活動中出現了越軌的行為,我們依然會采取一定的措施。
這些利好消息對于日方來說相當重要,日方也表示了高度的重視和關注。
石破茂對中日兩國民眾交流的重要性表達了肯定,日本外相也宣布了自己的訪華行程,最快將于下個月訪華。
這些都說明,中日關系似乎已經開始破冰回暖。中日關系的改善,與國際局勢的變化有著緊密的聯系。
自特朗普獲得美國大選后,全世界都在為之做準備,而特朗普對于日本、歐盟等一系列盟友的態度,又相當意味深長。
特朗普推崇“美國優先”,對于其他的盟友,那就是能剝削就剝削,更不用提支持了,特朗普很有可能會削弱對日本的安全支持。
石破茂很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此前他在競選時還宣稱要邀請美國駐軍,但如今特朗普當選,其美日同盟的構想可能面臨著破滅,所以日本的當務之急是,趕緊和中國打好關系,避免自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因此,石破茂在這一次上任后,一直在積極與華互動,改善修復中日關系,中日關系也迎來了久違的“春天”。
但這個“春天”能持續多久呢?這仍然是一個未知數。日本的外交政策依然要看美國的“臉色”,當初岸田文雄上臺的時候,也有人看好中日關系的后續發展,但結果我們也看到了。
所以,石破茂能不能頂住美國的壓力,踐行對華承諾,依然有待時間的檢驗,而我們雖然展現出了足夠的誠意,但仍然要對時局變化保持高度的警惕,畢竟,國家關系的核心永遠是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