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馬無反系列
長焦鏡頭盤點
如今,適馬無反系列長焦鏡頭以其卓越的性能表現和先進的科技水平,成為了眾多職業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們的首選。這一系列鏡頭不僅代表了適馬光學素質的巔峰,更以其先進的對焦系統、極致平衡的光學設計、不斷完善的操控細節以及出色的防抖能力,贏得了廣泛贊譽。本期我們盤點選出適馬全畫幅無反系列的五支不同特點的長焦鏡頭,無論是追逐飛鳥的軌跡,還是定格草原的余暉,適馬超長焦鏡頭都能將我們在創作過程中那些最難忘的畫面逐一留存。
01
500mm F5.6 DG DN OS | Sports
作為一款 2024 年發布的專業級全畫幅無反鏡頭,500mm F5.6 DG DN OS | Sports 成為了適馬超長焦鏡頭群中的佼佼者。這支唯一入選的定焦鏡頭,其專業級的表現更合適創作高品質影像。
重點參數:
·鏡頭結構:14 組 20 片(3 FLD、2 SLD)
·最近對焦:320cm
·濾鏡尺寸:φ95mm
·光圈范圍:F5.6-F32
·光圈葉片:11
·鏡頭直徑:φ107.6mm
·鏡頭長度:234.6mm(L)、236.6mm(E)
·鏡頭重量:1370g(L)、1365g(E)
·鏡頭卡口:索尼 E 卡口、L 卡口
極致輕便
輕量化是適馬無反系列鏡頭主打的設計語言,也是這支鏡頭最大的亮點之一。若非實際體驗,很難想象適馬的輕量化能將鏡頭體積縮減一半以上,重量減輕約三分之二。同樣是 500mm 超長焦鏡頭,從笨重的“大炮“到輕松手持,輕量化對于熱愛旅拍的朋友來說意義非凡。一支鏡頭便可游走曠野,山鳥走獸皆能隨心記錄。
白鶴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攝影師:趙鍔
成像理想
談到成像能力,畫質責無旁貸,極致的輕量化并沒有影響這支鏡頭的畫質表現。重新設計的光學結構,無論在分辨率、相差亦或炫光、鬼影控制等方面的表現都屬于高級別。當然,對比變焦鏡頭,定焦鏡頭有天生的畫質優勢。這支鏡頭采用了HLA 高速線性馬達,高速準確的對焦能讓我們靈活駕馭體育賽事或者野生動物題材。加之 OS2 高達 5 擋的防抖技術,即使操作 500mm 這樣的超長焦鏡頭,我們也有足夠的底氣擯棄三腳架,做到手持拍攝不失焦。
操控靈活
一支高品質的鏡頭,細微之處見真章。旅行攝影總會面對多變的拍攝環境,鏡頭用到的 TSC 材料屬于熱穩定復合材料,盡管重量輕便,在質量和耐候性上并不輸傳統材料。同時足量的密封防塵結構和鏡頭前組防水防污涂層讓鏡頭有了不錯的防護性能。此外,外置光圈環,有極無極自由切換,便于攝影師手動操控并且滿足拍攝視頻的控光需求。豐富的功能鍵和自定義快捷鍵也是非常實用的配置。
中華秋沙鴨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攝影師:趙鍔
02
70-200mm F2.8 DG DN OS | Sports
在旅行攝影中,對于焦段靈活的需求或許才是多數攝影人的理想選擇,適馬無反長焦變焦鏡頭系列便針對性的推出了這四款不同鏡頭,這其中就包含這支大三元長焦 70-200mm F2.8 DG DN OS | Sports。
重點參數:
·鏡頭結構:15 組 20 片(6FLD、2 SLD、3 非球面鏡片)
·最近對焦:65cm-100cm
·濾鏡尺寸:φ77mm
·光圈范圍:F2.8-F22
·光圈葉片:11
·鏡頭直徑:φ90.6mm
·鏡頭長度:205.0mm(L)、207.0mm(E)
·鏡頭重量:1345g(L)、1335g(E)
·鏡頭卡口:索尼 E 卡口、L 卡口
兼顧遠近
70-200mm F2.8 DG DN OS | Sports 焦段橫跨中焦、中長焦和長焦三個區間。既適合表現人像、街拍等題材,也兼顧風光、賽事、天文等遠距離的拍攝任務。尤其是用 200mm 長焦端進行人像攝影,配合恒定 F2.8 的大光圈和高速快門的組合,不但能遠距離捕捉到人物狀態,還能利用焦段特性,突出主體層次。
畫質一流
人像題材離不開畫質的襯托,適馬70-200mm F2.8 DG DN OS | Sports 作為頂級大三元之一,畫質處于非常高的水準。各個焦段在大光圈下都有不錯的銳度表現。能夠輕松滿足 6100 萬像素的無反相機,可謂細節滿滿。
性能天花板
對焦方面,這支鏡頭采用的雙 HLA高速線性馬達,在速度、精度上更高。配合 OS 2 最高 7.5 擋的防抖效果,讓攝影師在應對旅行途中各種偶然的瞬間也能得心應手。不僅如此,機身輕量化的設計、全封閉內對焦的結構和“武裝到牙齒“的防護性能正好適合多變的旅途環境。
03
100-400mm F5-6.3 DG DN OS | Contemporary
70-200mm 鏡頭固然畫質優秀,性能高端,但終歸受限于焦距很難有更多使用場景。如果你希望體驗超長焦的樂趣,并且用不高的預算豐富自己的鏡頭焦段,適馬 100-400mm F5-6.3 DG DN OS | Contemporary 無疑是不二選擇。
重點參數:
·鏡頭結構:14 組 20 片(3 FLD、2 SLD)
·鏡頭結構:16 組 22 片(1FLD、4SLD)
·最近對焦:112cm-160cm
·濾鏡尺寸:φ67mm
·光圈范圍:F5-F29
·光圈葉片:9
·鏡頭直徑:φ86.0mm
·鏡頭長度:197.2mm
·鏡頭重量:1135g
·鏡頭卡口:索尼 E 卡口、L 卡口、富士 X 卡口
功能恰到好處
超長焦鏡頭視野狹窄的物理特性,會讓我們格外重視鏡頭的對焦水平和防抖功能。在這支 Contemporary 級別的鏡頭上,我們雖然看不到 HLA 高速線性馬達和 OS 2 級別的防抖模式,但優化過的步進馬達對焦依然迅速,約 4 擋的防抖也能輕松應對絕大多數拍攝場景。功能并不極致,一切卻保持在剛剛好的范疇。其他方面,豐富的功能鍵不必多說,獨特的“ 雙重變焦”設計反倒引人注目,旋轉式變焦和直驅變焦兩種變焦方式在靈活變焦的同時也額外增添了幾分操作樂趣。
攝影師:程序
長槍小炮
秉持了適馬靈活緊湊的設計理念,這支 100-400mm F5-6.3 DG DN OS | Contemporary 還是會給人一種超長焦鏡頭的固有氣勢。尤其是在 400mm 焦段,傳統的伸縮結構讓這支鏡頭可以實現更多拍攝可能。實際上,這支鏡頭只有約1135g,長途攜帶也不會增加負擔。將其用在 APS-C 畫幅的機器上,還能獲得等效 150-600mm 焦距的有趣拍攝體驗。
攝影師:程序
畫質優良
作為一支高性價比產品,這支鏡頭在畫質方面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大跨度的焦段變化,對于鏡頭的畫質是一個考驗。而實際測試中,這支鏡頭的分辨率表現相對穩定,畸變暗角、色散炫光等問題雖沒有被完美抵消,但對于旅拍這樣的情景,不會產生實質影響。畫質足夠細膩明晰,完全可以滿足 3000 萬像素甚者更高級別的機器。
攝影師:程序
04
60-600mm F4.5-6.3 DG DN OS | Sports
曾幾何時,在手機領域我們總能看到類似“10 倍變焦”這樣的夸大其詞的宣傳術語。但在相機領域,這是一個真實存在,沒有任何水分的物理技術。適馬一枝獨秀,曾推出過單反版本如 50-500mm,60-600mm 這般極端有趣的鏡頭。這支升級滿滿的無反版 60-600mm F4.5-6.3 DG DN OS | Sports 鏡頭,更是滿足了大家對“多功能集于一身”的強烈期待。
重點參數:
·鏡頭卡口:索尼 E 卡口、L 卡口
·鏡頭結構:19 組 27 片(6FLD、2 SLD、3 非球面鏡片)
·最近對焦:45cm-260cm
·濾鏡尺寸:φ105mm
·光圈范圍:F4.5-F32
·光圈葉片:9
·鏡頭直徑:φ119.4mm
·鏡頭長度:279.2mm(L)281.2mm(E)
·鏡頭重量:2495g(L)2,485g(E)
·鏡頭卡口:索尼 E 卡口、L 卡口
全能鏡頭
適馬獨有的 60-600mm 焦段, 幾乎涵蓋了除廣角鏡頭外的一切常規拍攝題材。以至于對于一些攝影師來說,常用的焦段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此夸張的變焦范圍會影響鏡頭的成像質量么?并沒有。不僅沒有,無反版本的 60-600mm鏡頭升級了全新的光學結構,相較單反版本 60-600mm 鏡頭在畫質方面均有提升。搭載同 500mm 定焦鏡頭一樣的單 HLA對焦馬達,跟焦和對焦性能可見一般。同時,在 OS2 防抖算法的加持下,最高可實現 7 擋的防抖。豐富的操控鍵,配合前文提到的雙重變焦機制,極大的提升了鏡頭的易操控屬性,這樣的性能優勢用全能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攝影師:程序
攝影師:程序
一鏡行天下
對于一直在路上的旅行攝影師來說,僅帶一支鏡頭的誘惑力遠大于攜帶幾支不同規格的鏡頭。相信這也是適馬品牌如此設計的初衷。的確,無反版本的 60-600mm 鏡頭在多種復合材料的加持下,重量體積都有所優化,一鏡行天下沒有問題。只不過約 2500g 的重量,對于長時間手持拍攝的攝影師還是有些挑戰,需要配合三腳架或者獨腳架更為穩妥。
攝影師:程序
05
150-600mm F5-6.3 DG DN OS | Sports
有人可能會認為 60-600mm 的性能太過高端,價格、重量等因素還需要考量。好在相似焦段下,適馬還有一支 150-600mmF5-6.3 DG DN OS | Sports 長焦可供選擇。
重點參數:
·鏡頭結構:15 組 25 片(4FLD、2 SLD)
·最近對焦:58cm-280cm
·濾鏡尺寸:φ95mm
·光圈范圍:F5-F29
·光圈葉片:9
·鏡頭直徑:φ109.4mm
·鏡頭長度:263.6mm(L)265.6mm(E)
·鏡頭重量:2100g(含三腳架底座)
·鏡頭卡口:索尼 E 卡口、L 卡口
各有所長
粗略對比,150-600mm 與 60-600mm 擁有很高的相似度:諸如長焦范圍內一致的焦段,相似的光圈及近攝能力等。但從發布時間上來看,先發布的150-600mm 明顯缺少最新的技術加持。或者說,后來者的 60-600mm 為了區別于150-600mm,做出很多細節方面的升級。
但是在畫質方面,根據官方發布的MTF 圖可以感知,150-600mm 的分辨率優勢要略大于 60-600mm,尤其是靠近 600mm 的區間。這微量的畫質差異可能歸結于變焦范圍對畫質的影響。有趣的是,為了拉開兩支鏡頭的差距,60-600mm 搭載了 HLA 對焦馬達和最高 7擋的防抖。150-600mm 則采用步進馬達配合 4 擋的防抖功能。實際拍攝中,這兩項所帶來的差距還是有所區別的。
普通鸕鶿 三有保護動物 攝影師:趙鍔
性價比優勢
當然,150-600mm 鏡頭的優勢在于相近焦段下的性價比。根據官方參考價格推算,150-600mm 鏡頭價格幾乎只是 60-600mm 鏡頭價格的 60%,盡管兩支鏡頭不屬于“對標”產品。如此一來,150-600mm 的優勢被擴大,而僅 400g 的重量也成為誘惑力。對焦、防抖等功能的表現也完全可以接受。在各類題材中,這兩支鏡頭的選擇,更多取決于大家對功能和性價比的取舍。
攝影師:程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