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立剛是低級黑。
一般都說低級紅、高級黑,項立剛卻是“低級黑”,因為他沒法“黑”出高級來。
百歲葉嘉瑩逝世,他第一時間嘚瑟,看看他胡嘞了什么:
我是學文學出身的,對她卻沒有什么印象。翻了翻介紹,原來我學文學時她還在臺灣、加拿大,后來退休了,到大陸來養老。
又翻了翻她的成果,這些成果,在大陸優秀的研究者面前,中等吧,可能也就是一個普通教授,但是因為是個加拿大人,還愿意到大陸來養老,身價就大大增加了。
想是不少人要表達受教于她了,我相信那些人,并沒有看過她的什么文章,中國人要學習古典文學,一般中小學就完成普及工作了,不需要大學里老師傳播什么。
項立剛自稱學文學出身的,竟然說出如此外行甚至反智的話,真的驚到我了。
然后我一查,他第一學歷是安徽省商業學校,中專,專業是會計。1990年自學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百度說他學文藝學,“對于藝術生產力、文藝心理學、宣泄心理有研究,并涉獵當代文學研究和比較文學研究”。
項立剛應該自稱財務會計出身才對。本人學歷是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不是自學考試進去的,我不敢自吹“文學出身”,因為我覺得這些年把學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以我殘存的那點文學素養來看,項立剛吹噓“涉獵比較文學”,應該是連比較文學是什么都不知道,因為葉嘉瑩正是比較文學的重鎮。
2、葉嘉瑩是來大陸養老嗎?
葉嘉瑩的父親和大學老師顧隨,都是北京大學英語系畢業,這讓她從小受到雙語教育,溝通了“詩”的國界、語言的阻隔。五十年代她在臺灣大學擔任教授,同時還兼課淡江大學、輔仁大學。這個資歷如何?
此后她的論文引起了國際關注,哈佛大學邀請她參加學術研討會。1966年應邀到哈佛大學任教,用英語講授中國古典文學。但臺灣大學有規定,這種交流只有兩年,兩年后仍然要返回臺大。因為丈夫和女兒都已經在美國,于是葉嘉瑩去了加拿大,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1977年,葉嘉瑩得知百廢待興的祖國需要教師,于是給國家教委寫信,希望不要任何報酬回國教書,獲得了批準。1979年回國到北大教書,南開大學教授李霽野邀請她到南開任教,于是葉嘉瑩就定位南開了。
我要告訴中專會計出身的項立剛,李霽野是魯迅的朋友,未名社成員,中國翻譯文學界的祖師級人物,南開大學外語系主任。這位翻譯過《簡愛》、《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的大師,眼光比你項立剛如何?
3、葉嘉瑩是因為加拿大國籍,才增了身價嗎?
李霽野為什么誠邀葉嘉瑩?因為他看到,1980年的中國,就是項立剛考上中專的年代,中國缺教師,更缺具有世界眼光、能夠打通文學語言阻隔的人。
李霽野出生于1904年,剛好比葉嘉瑩大了20歲,這位大師想的是傳承。
李霽野又是誰傳承的呢?他是燕京大學出身,接過的是魯迅、胡適、李大釗、梁實秋、聞一多、林語堂等的衣缽。
今天最荒謬的說法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還需要到外國去?
那就看看孔乙己吧,他肚子里的古書,估計比今天的文學博士要多得多,可是他哪里懂什么文學?
上面那一大批人,都有留學國外的經歷,新文化運動是如何蔚為大觀的?章太炎、黃侃這樣的大師,只能用傳統方法講中國古典文獻,時代迅速把他們拋在了后面,因為他們缺乏新方法。
葉嘉瑩回國任教時,錢鐘書這個比較文學的大師也老了,她在南開創辦的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前身就叫“比較文學研究所”,項立剛竟然自稱涉獵比較文學!
沒聽說過葉嘉瑩很正常,但是項立剛翻了翻葉嘉瑩的著作,就認為葉嘉瑩是一個“普通教授”,“中等”,這簡直就是小學生翻了翻博士論文,然后給予點評一樣了。思之令人發笑!
葉嘉瑩在學術上的貢獻是什么?
她的貢獻在于深切了解中國文化的基礎上,消化吸收西方文學理論,運用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學貫中西的結果,是她不但能指出中國古人詩歌評論的諸多錯誤,甚至還指出了西方翻譯《詩經》的錯誤。她給了中國古典詩詞一個新的空間,那就是用世界的語言,來解釋中國人的生命律動。讀葉嘉瑩出版的書,都會看到她提高及于普及之中,中國詩不再死板,不再難懂。至于葉嘉瑩講的專業課,項立剛估計一句都聽不懂,他翻的,只是葉嘉瑩寫給大眾看的書。
葉嘉瑩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這是來養老的?!
而且,葉嘉瑩1979年回國教學的時候,才55歲,而她1989年才在加拿大的大學退休。
項立剛拿著一個國籍說事,抬出愛國的大棒掄人,罔顧事實,造謠抹黑,這種黑不是太低級了嗎?!
我看如此下去,早晚項立剛會掄到楊振寧等人身上。
4、中小學能完成古典文學普及?
更荒謬的,項立剛認為,中國人學習古典文學,中小學就完成普及工作了,不需要大學里老師傳播什么。
這話倒是符合他中專畢業的身份。大概這個不賴他,只能賴他的老師,他的老師就沒能教好他語文。
中國古典文學的普及有多難?
自從一百多年前章太炎、胡適主張整理國故以來,那些大師級人物奮斗了半個多世紀,我記得60年代才開始系統點校二十四史,抽調顧頡剛、啟功等一大批專家干這個浩繁的工作。另外散落在各個大學、出版社的學者,系統整理了中國古典文學的詩文。
沒有這些文史專家的努力,今天項立剛連古書斷句都不會,談什么傳統文化?
今天的中小學,絕大多數老師,只能字面上講解古文古詩詞,教育部要求學生能背誦《岳陽樓記》等文章,這都是最基礎的要求。照本宣科遠遠談不上普及。
真正能深入到教育本質的,是通過學習古代經典,給學生以人格的完善,讓學生觸及到中國詩文的美,進而影響到他的人生,這才能叫普及。否則,孔乙己背了一肚子詩文,有個甚用處?
美學是可以提升人生境界的。葉嘉瑩的另一個貢獻,就是積極倡導中小學吟誦古詩詞,倡導大眾讀懂古典詩詞,可是這個工作太難了,她出了那么多書,辦了那么多講座,成了明星一樣的人物,都是為此。
項立剛看不到人家的勞動,卻把眼睛盯在人家賺錢上,他也承認,葉嘉瑩捐出了幾千萬,可是他的歪心眼是:在加拿大當老師才能賺幾個錢?可見葉嘉瑩回國是撈錢的。
這種歪心眼,說明項立剛不但中小學沒有得到什么古典文學的普及,成人以后直到今天變老,越來越低級了。
美學是可以提升人生境界的,我不指望項立剛還能提升什么境界,但年輕人別上他的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