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梁啟超在妻子安排下,迎娶17歲的王桂荃。圓房當晚,梁啟超:“娶你可以,但無名無分,生的孩子也不能叫你媽!”王桂荃點頭,生下6個兒女,培養出3院士9才俊。
梁啟超不愛她,臨終前卻無奈將梁家托付給她,孩子們更是對她敬重萬分,一個小丫鬟為何會受到梁家上下的尊重呢?
梁啟超支持一夫一妻,他和妻子李蕙仙恩愛有加,有三個孩子,王桂荃是李蕙仙從娘家帶過來的小丫鬟。
當初她回娘家,看到這丫鬟做事手腳麻利,處事機靈,就把人給帶過來,幫她一起操持著梁家大大小小的事情,甚至連梁家財政都讓她掌管。
1901年,李蕙仙生下一子,這本是件大喜事,可夫妻倆臉上的笑意總帶著擔憂,兒子是梁家的獨苗苗,要是出現意外,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兒子傳承香火。
李蕙仙主動挑起這個話題,恨自己的身子不爭氣,不能多為家里開枝散葉,梁啟超趕緊勸她每個人都有子女緣法,不能單單怪她。
看到他這態度,李蕙仙大度的表示想給他后院再添一人,這樣好開枝散葉,梁啟超猶豫半晌,為了家族香火旺盛,終究是點頭答應。
于是王桂荃就身兼重任嫁了進來,她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晰,明白自己過來就是要多生孩子的。
因此在梁啟超說不讓孩子們叫她媽時,她并沒有生氣和悲傷,順從的答應下來。嫁人后的生活沒有太多不同,她勤快,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哪怕身份變了,對待下人都不擺架子,面對李蕙仙時更是恭恭敬敬。
王桂荃頭胎就生個大胖小子,前三胎都是兒子,孩子多了,梁家的院子就熱鬧了。
她總共生了四男二女,幼子和大兒子相差有二十歲,她懷小兒子時,李蕙仙的身體變得不好,她又要照顧家里的孩子,又要養胎,還要操心李蕙仙的病情,每天都忙上忙下。
看著她這么勞累的樣子,李蕙仙不免愧疚的說:“辛苦你了,桂荃,幸好有你在家里,這么多年多虧了你的幫助。”
李蕙仙這話是真心的,兩人從主仆變成姐妹,相處起來跟親人一樣,對待梁思成,王桂荃比她還要細心,知道她身體不好,煩心事能解決的都解決掉,不讓她操心。
梁思成曾說,他有次考試不如意,母親氣他學習不認真,要拿雞毛撣子教訓他,是娘把他圈在懷中,承受了這次挨打。
李蕙仙是媽,王桂荃是娘,這是孩子們的一貫叫法,至于父親說的讓他們叫王桂荃“王姨”,早就被他們拋之腦后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叫姨,實在太生分了。
病后不久,李蕙仙就離世了,沒想到五年后梁啟超因誤診誤治,病沒治好人也走了,家里最重要的兩個人都走了,王桂荃抱著不到五歲的幼子,扛起了家族重任。
王桂荃整理遺物時發現家里面的錢寥寥無幾,如果一家子人繼續住在大房子中,過不了多久錢就花完了。
她迅速的做出決定,賣掉房子來供孩子們上學生活,帶著一大家子人出去生活,找了份兼職掙錢。
不管日子再苦,孩子們的學習都放在第一位,兒子女兒一視同仁,都送到學校里面,幸好有幾個大孩子已經成家,能幫扶下弟弟妹妹,減輕了些王桂荃的負擔。
1932年,梁思忠在淞滬會戰中表現突出,戰后向家里面報了平安,沒想到過了段時間,王桂荃就接到兒子去世的消息,因為喝了不干凈的水而引發疾病,沒救過來。
白發人送黑發人,重重打擊了王桂荃,但她不能倒下,孩子們需要她,她瘦弱的身軀為兒女撐起一片天地,只要孩子們愿意繼續學習,她就支持,哪怕借錢都要把人送去讀書。
王桂荃多年的辛苦沒有白費,梁家兒女都在多個領域都取得出色成就,有的成了科學院院士,有的去參軍報國,有的成了詩詞家...
無論是不是她親生的孩子,對她的感情都同樣深厚,沒有她的存在,梁家后輩不會有如此出息。
參考信源:魯迅、郭沫若、胡適、梁啟超的婚戀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