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攝影記者走進老字號”活動走進了傳承了兩個半世紀的中華老字號-月盛齋,中華環保聯合會生態文化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荀永利,北京新聞攝影學會會長胡金喜率拍攝團隊用鏡頭感受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文化魅力,探秘這家中華老字號企業是如何成為京城美食文化的一張“金名片”的。
在北京提起“醬牛羊肉”,老百姓最先想到的就是“月盛齋”,這個傳承了兩個半世紀的中華老字號。 從昔日的游商小販,到如今集養殖、屠宰、加工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實體企業,月盛齋以其“兩燒兩醬”始終如一的老味道,成為京城百姓餐桌上一道經典的美食。
說起月盛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創始人馬慶瑞在前門外西荷包巷擺了一個攤子,主打賣“燒羊肉”。因其肉質鮮美、風味獨特,很快便聲名遠揚。后來,他在戶部街開起了門店,店名月盛齋,生意越做越紅火。
北京月盛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是京城老字號企業的典型代表,是北京市專營清真肉食品的國有企業,是國家民委和北京市民委確認的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公司自有品牌“月盛齋”,始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至今已有近兩個半世紀的歷史,是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多次被認定為“北京市著名商標”;2008年“月盛齋醬燒牛羊肉制作技藝”被國務院、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月盛齋公司在傳承老字號歷史文化精髓的基礎上,不斷與時俱進,順應潮流。現如今產品系列已有七大系列百余種新品,具體包含:中式醬燒系列、西式系列、速凍系列、休閑系列、清真調理系列、禽類系列。
月盛齋的醬肉的‘兩燒兩醬’制作技藝是月盛齋歷經無數次的實踐和完善后形成的獨特工藝,現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月盛齋的代表性產品,‘兩燒兩醬’也被譽為‘跨越時間的經典’。以“醬牛肉”為例,制作過程中,月盛齋堅持“選料精良,配方精致,制作精細,絕不省工”的原則。在火候掌握上講究的是:旺火煮去味、文火煨進味、兌“老湯”增味。煮制成的醬牛肉,肉質緊實酥嫩、不硬不柴,五香濃郁,醇香適口,唇齒留香,回味無窮。每一塊醬牛肉都凝聚著月盛齋人對品質的追求和對傳統的堅守。
近年來,月盛齋緊跟時代步伐,在保留傳統味道的同時,研發出更適合年輕人口味的新產品。開盒即食的老北京風味羊蝎子、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年輕消費者的熱捧。
老北京羊蝎子,精選草原優質羊源的鮮嫩羊脊骨,加入了月盛齋特色的百年老湯,采用傳統制作工藝,小火煮制再燜煮而成,在保留羊肉鮮美、老湯濃郁的基礎上,賦予更多風味。在煮制過程中,老湯中的營養物質與優質肉類蛋白相互融合,湯香、肉香、骨香融為一體,新鮮美味,鮮香濃郁,骨少肉厚,口感軟爛,其肉香嫩而不柴,其髓爽滑而不膩,其湯濃香而不膻。不論一人獨享還是親朋聚餐,都是足享口福的佳品。
經過近兩個半世紀的傳承,月盛齋從最初的游商成為規模化生產的現代企業,直至今日成為中國老字號肉類品牌,更成為京城美食文化的一張“金名片”。【采寫:戚連民 攝影:戚連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