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們在拓展職業邊界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新的人生地圖。
企業驗真員管宏偉成了他少年時玩的游戲里的主角,總去新地方,打卡新地圖。每天,他要走兩萬多步,實地驗證15家招聘企業的真實性。
工作的7個月里,他驗真了1900多家企業,走遍了60%的天津城。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像他一樣擁有新職業。
剛大學畢業的張晗,在廣州大學城成為了一名兒童成長陪伴師;擁有專業寵物護理經驗的“95后”姑娘孫萌,成了寵物托管師,有了超300個家庭客戶;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男孩李勵成了一名智能家居管理師,為不會使用家庭智能設備的老人調試設備,教他們使用。
這群年輕人在拓展職業邊界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新的人生地圖。
▲成人陪伴孩子學習和玩樂。圖/IC photo
━━━━━
企業驗真員日行兩萬步,
為求職者“排雷”
11月13日早上9點,管宏偉趕到天津市南開區,開始了對第一家企業的驗真。
前一晚,他在公司內部開發的APP上收到驗真任務后,熟練地為自己規劃好了路線,從城市西南邊的南開區,往北到北辰區,然后往南折返,這一天要跑大半個天津城,花藝店、房產中介、連鎖超市、汽車4S店,還有餐飲店、足療店、花鳥魚蟲市場……得一家家看下去。
這些企業沒有想象中那么好找。餐飲企業、連鎖店鋪的店名和營業執照上的公司名稱大多不一致,模糊的地址信息也給出了難題。
時間久了,管宏偉也摸索出了各種找企業的輔助方法。如果地址信息不清晰,就得先在工商信息網站找出企業的營業執照信息,把注冊地址和他們的發帖地址進行對比。如果兩個地址相近,說明店在附近的可能性比較大。有時得拿出外賣軟件,找到店鋪,點開詳情信息,才能確定具體位置。
但無論如何,管宏偉都得去到企業所在地,“找到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眼見為實。”
驗真的結果有兩種:找到企業并且企業符合驗真要求,標記為“真”;沒有找到企業或企業達不到標準,則標記“驗真失敗”,后續會對企業的招聘行為進行限制。
58同城APP上,許多企業招聘信息的職位卡片上,會被標注綠色的“驗真”標簽,這意味著這個企業驗真通過,達到了平臺要求的“5個真實”——企業真、使用人真、資質真、業務真、地址真。沒有通過真實性核驗的招聘賬號,會被限制發帖和清除。
找到公司后,驗真員仍需要進一步判斷這些公司的真實性。
“很簡單,只要去了就能看出來。”管宏偉自信地說,單從辦公環境他就可以判斷出企業的“好壞”。
比如,在一個物流公司,正常來說要有流水線,有自己的裝卸工人、貨品、車輛。有一次,他去了之后卻只看見一間辦公室,里面坐著幾個人,工作人員也表示無法帶他參觀廠房。種種不正常的跡象都讓他覺得,“這是一家是皮包公司。”為了杜絕這樣的公司在平臺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企業驗真員需要在現場仔細觀察,公司名是否只是簡單打印在泡沫板上,辦公用品是否臨時拼湊等。
還有一些狡猾的代招公司,沒有在招聘信息上注明代招,而是在應聘者通過面試之后,才告訴他們要去另一家企業上班。“這種也是坑,得在APP上標注。”管宏偉說。
▲11月25日下午6點,管宏偉在一家需要驗真的店鋪門前。受訪者供圖
一些細節最能暴露真相。有企業驗真員會在進公司之前,先向寫字樓前臺、保安、保潔員打聽企業的基本情況,問問有沒有人前來應聘,觀察有沒有快遞員收發文件、有沒有外賣送到這里。
“我們的作用就是先幫求職者盡可能過濾掉有問題的招聘企業,讓他們接觸到真實的信息,對接真正有需求的企業,凈化招聘環境。”管宏偉也曾是求職者,現在,他說自己是為求職者保駕護航的人。
為了履行平臺的核驗義務和社會責任,幫助求職者提前排雷,保護平臺用戶的權益不受虛假企業的侵害,近年來,58同城設置了企業驗真員的崗位,團隊具備每年對十萬多家招聘企業進行驗真的能力。線下人員分布在全國30多個招聘規模較大的城市,線上團隊則覆蓋了偏遠地區的招聘核驗。
得益于這一新職業崗位的設立,管宏偉成功地轉換了職業賽道,離開此前干了8年的工作,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借工作的機會打卡了很多地方,手機地圖顯示,他已經探索了60%的天津市區。管宏偉形容,這份工作像他少年時玩過的游戲,主角深入那些未被標記過的地方,勇敢的人會獲得“世界探索者”的稱號。
━━━━━
新職業蓬勃發展,
吸引大量年輕人加入
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像管宏偉一樣,不斷探索新的職業可能。
58同城數據顯示,平臺上大專及以上學歷勞動者的占比逐年增加,展現出高學歷和年輕化趨勢。
以58到家為例,平臺入駐勞動者超200萬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大專及以上學歷勞動者的比例同比提升約23%。從年齡分布上看,2024年上半年,40歲以下從業者的占比較2021年提升了12%。
家政行業是新職業興起的聚集地。
58同城高級副總裁李子健表示,在享受與悅己這一消費新趨勢下,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通過“買服務”來提高生活幸福指數,家政這一傳統服務業也不斷創新求變,朝著細分化、專業化方向發展,服務類型也從傳統的上門清洗家電,逐漸擴展到上門代廚、上門喂貓等,并涌現出寵物托管師、收納整理師、陪診師等新職業。
“95后”姑娘孫萌是一位寵物托管師,她做上門喂貓的工作已一年有余,專業的寵物護理經驗讓300多個家庭成為她的老客戶。
節假日正是她的忙碌期。國慶假期時,她要在早上6點出門,深夜才能回到家。除了上門喂養,孫萌還會提供寵物寄養和看護服務。感受到工作帶來的情緒價值之外,她說,“別人花錢擼貓,我擼貓自由還能掙錢。”
▲2024年2月,春節假期,重慶一位寵物托管師到養寵家庭陪貓咪玩耍。圖/IC photo
今年7月大學畢業的張晗,目前在廣州大學城擔任兒童成長陪伴師。他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教學和陪伴方案,陪伴孩子學習、運動,幫助他們養成保持整潔、愛讀書等的好習慣。
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湖北的李勵成為了一名智能家居管理師。他觀察到,很多在外地的兒女給留守老家的父母買了掃地機器人或智能安防系統,但因為老人不會使用,這些高科技產品常常會被擱置很長時間。
“不會安裝,不懂WiFi設置,不會下載APP,不會設置密碼。”李勵感覺到,這些年輕人輕而易舉就能搞定的事,對于老人來說卻是難上加難。
每次上門,李勵幫老人設置好家庭智能設備后,還會順便把重要信息記錄在老人常用的小本子上,確保他們使用方便。
除了家政行業,直播帶貨、短視頻創作、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數字化職位需求激增。58同城的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平臺上短視頻運營、新媒體營銷師等新興職位求職投遞量環比分別增加了8%、25%。
伴隨著新趨勢的發展和年輕人對新職業的探索,平臺也在不斷向外求索,以提供助力。
為幫助年輕人應對新職業帶來的能力挑戰,58同城推出了數字化技能培訓課程,幫助求職者加強交叉學科學習,提升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家政領域,58同城引入高端國際課程,納入“產教評就”培訓體系,幫助求職者快速掌握新興職業技能,并通過認證評級實現自主創業。目前,90%以上的參與培訓者實現了快速就業或創業。
文/趙敏 編輯 彭沖 校對 劉越
值班 編輯 古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