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吧,周鴻祎這位網紅引發的爭議挺大。
但回過頭來看,卻會發現老周這人有時候說話其實挺實在的。
今年三月下旬,才出道不久的周鴻祎在參觀哪吒汽車工廠時,在直播間里直接發飆,并怒批哪吒CEO張勇。
“你們從產品規劃到營銷都是在自嗨,不考慮消費者。”
“參觀工廠不看產線看你三期擴建,能不能像雷軍講解小米工廠那樣,考慮消費者要看什么。”
關于這場直播,有沒有劇本和節目效果的成分在里面我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老周對張勇的批評,可以說是一語成讖。
從2024年十月份開始,哪吒汽車關于降薪裁員、供應商討債、工廠停工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各個社交平臺、門戶網站上一搜一大把。
同時,截至寫稿之日,也就是11月26日,哪吒CEO張勇也沒有再更新自己的社交賬號。
從種種傳聞,再到張勇的“靜默”,我們基本上可以確信,哪吒汽車遇到問題了。
而且,哪吒的母公司合眾汽車,現在大概率也在進行內部的整頓或被整頓。
那么,哪吒能渡過此劫嗎?
曾經的銷冠,今天的老末
這兩年來,汽車市場大浪淘沙。
當市場敏感的神經末梢被刺激后,不僅僅是傳統車企、合資車企普遍走起了下坡路。
被認為“贏得未來”的造車新勢力車企,其實面臨著更大的風險。
曾號稱要“拿下保時捷”的高合,陷入了破產重整的境地。至于我們今天的主角哪吒汽車,也沒好到哪里去。
2022年,可以說是哪吒汽車成立以來,過得最輝煌的一年。
這一年,哪吒汽車達成了年銷15萬輛的成就,不僅超越了蔚小理,同時也超越了最直接的競爭對手零跑汽車。
銷量數據是不會騙人的,在兩年前,哪吒汽車的確過得很好。
但在隨后,哪吒汽車面臨著下滑的局面。
2023年,哪吒汽車銷量同比減少16%,年銷量降至12萬輛。
2024年前三季度,哪吒汽車銷量繼續同比下降12.1%,降至8.6萬輛。
2024年10月,哪吒汽車可能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寒冬”。
數據顯示,在10月份,哪吒汽車零售銷量僅為6002輛。
冰冷的數據擺在面前,不知道張勇的內心會是什么樣的想法。
但至少,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哪吒到底做錯了什么?哪吒能否重生?
哪吒有資源,但方向錯了都是空談
相比起那些已經倒閉了的新勢力車企,哪吒汽車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
它的背景,有360科技公司、有桐鄉、宜春、南寧的國資股份,甚至哪吒還有造車資質。僅僅是這個資質問題,就讓曾經的蔚小理摳破了腦袋。
但這又如何呢?
筆者認為,哪吒從一開始,就暴露出了問題。
作為一家初創車企,哪吒面對的是何許人也?
大眾、豐田等合資車企,就像是天兵天將;蔚小理、比亞迪這些早已打下深厚基礎的中國車企,猶如東海龍王。
張勇掌舵的哪吒,自命不凡,總覺得自己需要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才能證明自己眼光獨到。
最初,哪吒汽車的基本盤是哪吒U(參數丨圖片)、哪吒V這樣的“網約車”。“網約車專業戶”的名頭說出去雖然不太好聽,但能幫助車企實實在在地賺錢。
就像埃安AION Y、比亞迪秦PLUS一樣,幫助自己的公司取得了大量的收益。
哪吒在2022年取得的銷量成就,就是依靠網約車基本盤打下來的。但所謂的“品牌向上”就像一個魔盒,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打開它。
哪吒也經不住誘惑,試圖搞新花樣、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中高端車型。
在這一層誘惑的驅使下,哪吒陷入了自嗨的境地。哪吒S、哪吒GT、哪吒S獵裝,什么轎跑、跑車、獵裝車,各種新概念一頓包裝,恨不得造出一款比特斯拉賽博皮卡還要科幻的新車出來。
但畢竟,哪吒不是特斯拉,也不是童話故事里的王子。
跑車、獵裝車,可能真的不適合哪吒。這樣來說吧,哪吒GT作為一款跑車,上市這么久,賣出了多少臺?筆者查詢了一下數據,哪吒GT近半年銷量僅為544輛。
除了所謂的“鬼火少年”,會花十幾二十萬的價格買一臺比帕薩特還要高的電動跑車,誰還會買?中國市場,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是理性的。
當年推出跑車的零跑,也早已回心轉意,老老實實地用家轎和家用SUV開創了一片天。
但偏偏不信邪的哪吒,非要自我感動,結果只能是一地雞毛。
說起來,哪吒現階段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沒資金。
沒資金,就沒有供應商供貨、就無法給員工發工資、就無法啟動生產線……最終的問題,并不是交不出車,而是消費者失望之后,根本不會給哪吒下訂單了。沒有訂單,資金問題怎么解決?
我想,可能就算是有再大的國資支持,哪吒作為市場化的企業,也需要拿出成績吧。
這家車企即便是在登上頂峰的2022年營收130億元,但它也虧損了66億元。
可見,哪吒的一次試錯,試出了大問題。
當自己還沒有完全站穩腳跟的時候,張勇就帶領哪吒去研發新的高端車型。在為哪吒S、哪吒GT、哪吒S獵裝投入了數十億的費用之后,資金鏈、市場信任度基本上已經消耗殆盡。
要我來說,在產品規劃出了問題之后,哪吒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并不是調整產品線,而是調整高層的決策模式。因為造車的本質,是要服務于市場。誰需要哪吒GT這種好看的跑車,是家用消費者嗎?顯然不是!那是高端用戶嗎?不好意思,高端用戶更喜歡名氣響亮的品牌。
所以,哪吒汽車面臨現在的尷尬局面,我認為張勇作為掌舵人和決策者,至少需要承擔大部分的責任。
那么,哪吒還能再次挺身而出嗎?
哪吒想重生,我看很難
作為有國資背景的車企,哪吒汽車在短時間內很難倒閉。
相信前段時間的新聞大家也看了,南寧產投為哪吒汽車注資三十億元。
有了這三十億元的資金支持,我們相信哪吒汽車可以把欠供應商的四千多萬給還了,也能在調整人員結構之后發起工資,并且重新恢復生產,把拖欠的訂單交付了。
但筆者認為,這三十億元的注資,很難解決哪吒汽車的根本問題。
我們之前已經說到,哪吒汽車的根本性問題,就出現在張勇領導的管理層中。
周鴻祎說的不錯,“你們(哪吒)從產品規劃到營銷都是在自嗨,不考慮消費者。”
研發不知所謂的哪吒GT和哪吒S獵裝車,耗費了哪吒汽車大量的資金,這并不是當前三十億元的注資就能覆蓋的。
基于這一問題,哪吒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非常大的風險與隱患。
簡單來說,哪吒把大量的資金拿去開發了銷量并不高的車型,這些車型很難抹平哪吒的研發成本。
那么,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即便是哪吒回心轉意,希望在家用車市場和網約車市場進行深耕,但如何實現技術換代?如何實現產品換代?
不可否認,基于全棧自研理念的哪吒,在前幾年的確拿出了很多像模像樣的技術。
比如自研超算系統、滑板底盤平臺架構、電驅系統、增程系統、熱控系統等五項技術成果,其實都具有不錯的競爭力。
但大家需要知道的是,這些技術從研發到落地裝車,期間還需要無數的準備工作,而且耗資巨大。當哪吒邁錯了上一步之后,因為市場銷量下滑帶來的資金短缺問題難以被忽視,而下一步的技術開發工作和產品更新工作也很難順利開展。
所以,哪吒就這樣了嗎?
不認命的哪吒,認為還有自己出路。
近段時間以來,哪吒自救的動作逐漸加緊。
除了外部資金扶持外,哪吒還與南寧產投達成合作,后者將幫助哪吒統籌、組織在南寧基地的原材料采購、生產、物流,KD件出口等業務。同時,南寧產業投資集團汽車工業集團供應商大會于也在十一月下旬于南寧召開,這一大會的核心,就是幫助哪吒實現復工復產,并且保障哪吒AYA、哪吒X出口車型業務的持續進行。
不難看出,哪吒寄希望于海外市場。
但海外市場的現狀,其實比國內更加復雜。
不可否認,哪吒自身儲備了一定的技術,其打造出的產品質優價廉,能在“滿是弱雞”的海外市場展現出不錯的吸引力。
根據哪吒汽車的規劃來看,哪吒在2024年繼續深耕東南亞市場,并且將以拉美、中東作為跳板,向歐美市場進發。在2025年,哪吒計劃在海外50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布局,并且開設500家門店。
只能說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我們暫且不說歐美將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增加關稅壁壘的問題,在相對友好的泰國市場,也是哪吒在海外的主力市場,都存在很大的不可預知性。
數據顯示,在今年第三季度,泰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28%,環比下降9.5%。
市場環境的惡化,再加上埃安、比亞迪在東南亞地區的深入布局,進一步加大了哪吒在東南亞市場的發展難度。
在今年9月份,哪吒汽車在泰國的銷量雖然環比提升了130%,但銷量數據仍然一般,僅為714臺。而在外部環境的重壓下,哪吒未來的日子也會越來越難熬了。
結語:
可以說是命運的左右,也可以說是自身的能力問題,哪吒汽車自誕生起,就命運多舛。
在前些年,哪吒汽車熬過了不少難關,活到了今天。但面臨今天的棘手問題,我們不知道哪吒這一次是否還能順利渡過。
或許,哪吒汽車真的應該學習一下比亞迪和零跑。他們為何能在激烈的市場里廝殺出來?靠的可能不僅僅是一天一個新點子和新想法,而是實打實地圍繞市場需求進行規劃、進行布局。
所以,哪吒即便能在這一次的風波中存活下來,我想張勇帶隊的哪吒高層,也需要重新思考一下哪吒未來該如何發展了。守住現狀,肯定是不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