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八路軍三個主力師中,很多人都知道三個師長林、劉、賀都是元帥,三個副師長除了聶、徐兩個元帥。
但三個師政委卻很少有人了解,只有115師政委羅榮桓后來成為了元帥比較知名。另外就是后來和劉伯承一直搭檔的129師政委鄧小平有資格獲得元帥或者大將軍銜。
但是120師政委呢?似乎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八路軍最初的三大師政委并沒有鄧小平同志,而是的三位政訓處主任轉過來的,分別是115師政訓處主任羅榮桓、120師政訓處主任關向應和129師政訓處主任張浩。
紅軍剛剛改編成八路軍的時候使用的是國民政府的編制,當時國軍中并沒有政委,而是政訓處主任一職,于是我軍也設立了三位政訓處主任,也就是羅榮桓、關向應、張浩三位同志。
沒有政委只有政訓處主任,看上去差不多實際差距很大。我軍一直強調黨領導軍,但是因為沒有了政委,部隊放松了政治要求,開始出現了各種軍閥主義習氣,貪污享樂的問題。
因此僅僅三四個月之后,1937年10月,八路軍便恢復了政委職務。羅榮桓、關向應、張浩三位同志也順勢轉為了八路軍三大政委。
02
我軍中政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來說我軍的干部發展都是軍政兩條線,這兩條線基本是平行的。
比如八路軍120師中劉伯承和鄧小平就是基本師平級,到后來的中原野戰軍也一直都是稱呼為劉鄧大軍。
再比如東北野戰軍,在中央的電報和東北野戰軍對中央軍委的電報中一直都是稱呼為林羅的,這也是為什么羅榮桓雖無戰功卻能評元帥的原因。
但是很可惜的是,八路軍三大最初的政委,只有一個羅榮桓一直見證到了新中國的成立,關向應、張浩則在中途病逝。
關向應是120師政委,曾和賀龍一起領導湘鄂西、黔東等蘇區的革命活動,從紅二軍團開始兩人就一直是搭檔。
紅二軍團賀龍任軍團長,任弼時任軍團政治委員,關向應任副政委,后來任弼時同志去中央之后,關向應就成為了政委,還擔任過晉綏中央局書記的領導職務。
但可惜的是,抗日戰爭剛剛結束不久,1946年關向應就病逝延安。
除了關向應之外,129師政委張浩也是一位老資格的革命家,他曾長期從事地下工作,還是工運負責人,同時也正是他帶領林彪進入了我黨,是林彪的革命領路人。
在早期革命歷程中,張浩很少直接參與戰斗,主要是負責做政治工作,曾任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直到抗戰開始后回國擔任129師政委。
但是很可惜因為早期的一些受傷,張浩身體很快就扛不住了,抗日戰爭開始不到一年就無法繼續支持工作只能奉調回延安。
1942年春,張浩在延安病逝。作為我黨曾經的最高領導人之一,張浩葬禮極盡哀榮,毛澤東、朱德、任弼時和徐特立親自為其抬棺,可見其身份地位之高。
03
張浩、關向應先后病逝,八路軍三位最初的師政委只剩下了一個羅榮桓政委。后來接替張浩的就是著名的129師政委鄧小平,鄧小平同志也是差點就獲得了元帥軍銜的。
1954年選出的軍委委員共有12名,除了毛澤東之外,共有11名,在這11名“元帥人選”中,鄧小平排名第七,位于陳毅之后,羅榮桓之前。
但由于鄧小平已經轉入地方,因此才和元帥軍銜擦肩而過,另外的10名軍委委員就是后來的十大元帥。
當然關向應和張浩未必能有鄧小平同志后來的發揮,但是如果關向應和張浩健康地活到1955年,那么至少也是大將軍銜。
八路軍最初的三位政委,和八路軍三位師長平級,這個職位實在是太高了。甚至其中資歷最老的張浩很有可能會是另一個元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