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枝頭唱歌的紅耳鵯(Red-whiskered Bulbul)。| 圖片:xiwen CHEN / Macaulay Library at the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ML312629981)
在多數觀鳥愛好者和研究人員的傳統認知中,鳥類的鳴唱往往被視作雄性鳥類獨有的行為,它們憑借高亢悠揚的歌聲來求偶或捍衛領地。然而,隨著科學研究的逐步深入,一個被忽視的事實漸漸浮出水面,即雌鳥的鳴唱才能同樣不容小覷。
一項于2016年發表的論文顯示,在涵蓋了全球范圍內共計1023種鳴禽的研究樣本中,有高達64%的(即656種)鳴禽的雌鳥具備鳴唱能力。其中,許多棲息于熱帶地區的物種以及一些溫帶物種,如北美地區廣布的主紅雀(Northern Cardinal)的雌鳥,會經常展露其鳴唱天賦。而另一些鳴禽的雌鳥,則只會在繁殖季節的特定時段鳴唱。
由此可見,世界上許多其他鳴禽的雌性可能同樣擁有著歌唱的才能,只不過由于相關記錄的匱乏,科學家們對于這一領域的了解尚顯不足。
▲2016年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在全球1023種鳴禽樣本中(右圖),有高達64%的(即656種)鳴禽的雌鳥具備鳴唱能力。與此同時,超過70%的鳥類物種信息不足,仍待科學家進一步探究。| 圖片:論文(由勺機構漢化)
康奈爾鳥類學實驗室(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的博士后研究員奧多姆(Odom)指出:“數十年來,鳥類鳴唱的研究重心始終聚焦于雄性個體,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人們的普遍認知,認為鳴唱是雄性特有的演化產物。”然而,近期的研究成果卻表明,雌鳥的鳴唱其實是一種“祖征”,也就是說在鳴禽演化之初,雌鳥鳴唱是普遍存在的行為。
奧多姆進一步表示,雌鳥鳴唱行為的減少或許與遷徙習性的演化緊密相關。在當今雌鳥鳴唱更為普遍的熱帶地區,鳥類夫婦往往會全年堅守自己的領地。兩性共同鳴唱或許有助于它們更好地守護自己心愛的家園。
反觀候鳥,它們僅在溫帶地區停留短暫的數月時光來進行繁殖。在這種情況下,雌鳥可能更傾向于將有限的能量投入到筑巢與產卵等繁殖活動中,而將鳴唱和領地保衛的重任交由雄鳥來承擔。
▲紅頸濱鷸(Red-necked Stint)是飛行能力極強的候鳥,它們可以單程飛行五千多公里。在如此耗能的壓力之下,雌鳥或許更傾向于將能量用在更為重要的筑巢和產卵等繁殖活動中。| 圖片:Pavel Tomkovich
北美雌鳥的歌聲
在熱帶地區,雌鳥的鳴唱行為頗為常見。然而,這一自然現象不僅限于熱帶,即便在北美大陸,也有接近150種鳴禽的雌性能夠一展歌喉,引吭高歌。
早在1943年,瑪格麗特·莫爾斯·尼斯(Margaret Morse Nice)于其里程碑式的著作《歌帶鹀生活史研究》(Studies in the Life History of the Song Sparrow)的第二卷中,便以一整章的篇幅,深入探討了雌性的鳴唱習性。在該章節中,她生動地將雌性歌帶鹀的歌聲比作“如同成年雄性(歌帶鹀)般的領地之歌,只是略去了其中的旋律變化與繁復裝飾”。
尼斯女士進一步指出,雌性歌帶鹀傾向于在繁殖季節初期,立于樹梢鳴唱,而這些歌聲往往不會引起周遭任何鳥類的回應。后續的研究不僅驗證了雌性歌帶鹀偏好在繁殖季初期鳴唱的特點,還揭示了她們主要是在與其他雌性爭奪領地時,才會如此放聲歌唱。
▲冬日里“吐煙圈兒”唱歌的歌帶鹀。| 圖片:Ryan Sanderson / Macaulay Library at the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ML322706591)
尼斯花了數年時間研究歌帶鹀,與此同時,她也觀察到了許多其他雌性歌手,包括小嘲鶇(Northern Mockingbird)、橙腹擬鸝(Baltimore Oriole)、布氏擬鸝(Bullock’s Oriole)、白冠帶鹀(White-crowned Sparrow)、紫翅椋鳥(Common Starling)、雪松太平鳥(Cedar Waxwing)和家朱雀(House Finch)等。
當然,在主紅雀身上,尼斯更是見證了雌性鳴唱現象的典范,它們在北美鳥類中無疑是最為突出的代表。與熱帶地區的鳴禽相似,許多主紅雀夫婦全年占領同一片領地,并維持著穩定的伴侶關系,因此“夫妻雙雙把歌唱”的歌唱模式對它們而言尤為適宜。
在求偶季節,雄鳥與雌鳥會共同高歌,且經常唱出相同的曲調,這不僅能夠加深伴侶間的情感紐帶,還能有效地向其他主紅雀宣告:這片領地已有一雄一雌兩只鳥兒的守護。有研究甚至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雌性主紅雀在巢中以歌聲回應雄性的呼喚時,雄性主紅雀造訪鳥巢的頻率會顯著增加。
▲主紅雀雄鳥(左上圖)和雌鳥(右上圖)都會鳴唱。它們是游戲《憤怒的小鳥》中紅色小鳥的原型。| 圖片:Graham Montgomery, Peter F / Macaulay Library at the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ML85682121, ML203403321)(左上和右上);https://www.angrybirds.com/play/(下)
▲這只雌性主紅雀正站在枝條上鳴唱。| 視頻:Jay McGowan / Macaulay Library at the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ML432736921)
相較于僅憑外形較難區分雌性和雄性的歌帶鹀,奧多姆建議北美地區的觀鳥愛好者將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森鶯(warblers)這一類鳥身上。與歌帶鹀不同,絕大多數森鶯類的雄鳥與雌鳥在外形上易于辨識,且它們在春季和夏季會頻繁地鳴唱。科學界已經證實,包括黑頭威森鶯(Wilson’s Warbler)、黃林鶯(Yellow Warbler)、黑枕威森鶯(Hooded Warbler)、栗脅林鶯(Chestnut-sided Warbler)、藍翅黃森鶯(Prothonotary Warbler)以及常見的黃喉地鶯(Common Yellowthroat)在內的多種森鶯的雌性擁有動人的歌唱才能。
因此,當你在觀鳥之旅中邂逅這些鳥類時,不妨多一份細心與耐心,或許就能有幸目睹并聆聽到一只雌性的歌聲,為你的自然探索之旅增添一抹別樣的驚喜與美妙。
▲第一行的兩張照片分別為黑頭威森鶯的雄鳥(左)和雌鳥(右)。第二行則是黑喉藍林鶯(Black-throated Blue Warbler)的雄鳥(左)和雌鳥(右)。它們在外觀上的差異較易被觀鳥者區分開來,有助于記錄更多雌鳥的鳴唱聲。| 圖片:Brad Imhoff, Frank King, Aaron Marshall, Ian Davies / Macaulay Library at the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ML235988051, ML359091701, ML50366231, ML20208511)
當然,自然界中的其他鳥類同樣值得我們密切關注。在雌鳥的歌聲中,或許蘊藏著亟待我們發掘的科學奧秘。若條件允許,不妨對這些美妙的鳴唱進行細致的錄音,并輔以詳盡的筆記記錄,隨后將其分享至相關平臺。
此外,科研人員還設立了一個專注于收集雌性鳥類鳴唱錄音的專業網站(femalebirdsong.org),誠邀對此領域懷有濃厚興趣的你們前去一探究竟。
▲專注于收集雌性鳥類鳴唱錄音的專業網站。| 圖片:http://femalebirdsong.org/
▲2023年7月13日,一名攝影師在云南昆明拍到了山藍仙鹟(Hill Blue Flycatcher)雌鳥和背景音中的雄鳥對唱的景象。| 視頻:Ray Tsu 諸 仁 / Macaulay Library at the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ML608679164)
翻譯/餛飩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內容呈現在原文基礎上存在相應調整。英文原文請點擊文末左下角的“閱讀原文”。
參考文獻:
[1]https://www.allaboutbirds.org/news/many-female-birds-sing-beautiful-songs-all-we-have-to-do-is-listen/
[2]Webb, W. H., Brunton, D. H., Aguirre, J. D., Thomas, D. B., Valcu, M., & Dale, J. (2016). Female song occurs in songbirds with more elaborate female coloration and reduced sexual dichromatism.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4, 22.
[3]Odom, K. J., & Benedict, L. (2018). A call to document female bird songs: Applications for diverse fields. The Auk: Ornithological Advances, 135(2), 314-325.
[4]https://theconversation.com/women-have-disrupted-research-on-bird-song-and-their-findings-show-how-diversity-can-improve-all-fields-of-science-14287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