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二批高素質農民大師遴選結果,濰坊5人入選。其中,山東魯壽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文姣上榜。多年來,王文姣深耕農業,在“一粒粒種子”上下功夫、做文章,有力助推了蔬菜產業升級。她在幫助一顆顆“小種子”不斷成長、壯大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助力三農”的大夢想。
14載堅守
她用技術助力農業發展
“我是煙臺人,但是我的姥姥家在壽光,所以從小就對壽光不陌生。”大學畢業后,王文姣進入煙臺一所大學擔任英語教師。她說,那時候,每天的工作就是教課,并沒有想到自己的人生還會有另外一種可能。
2010年,魯壽種業剛起步,因為有部分涉外業務,急需一名精通英語的員工。此時,公司負責人給王文姣打去了電話。“我雖然身在大學,但看到了壽光農業的飛速發展。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和考慮,我決心到壽光嘗試一下,看能否在‘第二故鄉’給自己的人生創造另一種可能。”很快,王文姣辭去原有工作,來到壽光,進入山東魯壽種業有限公司。
“進入公司后我才知道,要做一名合格的農業人,光懂英語、會銷售是不夠的,必須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王文姣說,因為自己之前沒有接觸過農業,所以剛開始時栽了不少跟頭。那時候的她,連一棵苗子是否健康都不能分辨;剛開始學育苗時,由于沒有及時翻轉地膜,膜下潮濕的環境導致苗子壞了不少。但是,要強的王文姣沒有退縮。她始終相信,只要自己勤學習、肯琢磨,咬牙堅持下去,一定能成為真正的農業人。她廢寢忘食地學習農業技術,向老師傅學,向書本、互聯網學,在農業技術道路上不斷充實自己,并考取了多個與農業相關的從業證書。“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覺得收獲頗多。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行業,愛上了壽光,從事農業的信心越來越足。”王文姣說。
多年來,王文姣心無旁騖地帶領團隊主攻蔬菜種業創新研發,成功探索出一套蔬菜種苗培育標準化生產模式。目前,公司已申請相關專利52項、品種保護46項,擁有330個自主知識產權蔬菜新品種,充分展示了中國種業的品牌和力量。
刻苦鉆研
她用創新增強蔬菜生產引領力
在與國外企業合作的同時,王文姣發現,隨著國外種業企業大量涌入,我國部分本地品種面臨被擠出市場的風險。于是,王文姣及時轉變發展思維,將蔬菜育種重點從高硬度、高產量品種轉向高附加值鮮食型產品研發,不斷提高公司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能力。公司培育的黃瓜、番茄等新品種,因高產、抗病及口感純正等優點,深受國內外市場歡迎,累計推廣面積達3萬畝。
不僅如此,為建設種子資源庫,破除發展制約,王文姣積極引入國外優質親本資源近500份。在她的努力下,公司至今已積累優質蔬菜種質5300余份,其中番茄種質3500余份,豐富了國內鮮食型番茄親本資源儲備。她還牽頭成立了魯壽種業亞太育種站,建設了15000平方米科研用智能溫室,配備分子育種全套設備,使公司的育種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多年來,壽光的農業從業者在大棚蔬菜生產模式上不斷創新,這也是壽光蔬菜名揚全國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名農業從業者,我也要求自己必須緊抓創新這個‘法寶’,以技術升級迭代提高農業生產力,在農業領域不斷前行。”王文姣說,近年來,她把創新種苗培育技術和管理模式作為推動蔬菜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首創國內健康無毒種苗培育技術標準。針對多發病蟲害種類,她率先提出源頭防控育苗理念,創造性建立了瓜類蔬菜生產全程健康管理服務體系。該體系以無毒健康種苗培育為抓手、后續健康管理服務為推動,有效覆蓋設施農業安全生產和質量監控的上下游產業鏈,實現了全程健康管理。公司也因此項技術,獲評山東省“隱形冠軍”企業稱號。
在公司管理上,王文姣探索實施了“棚長制”管理模式。該模式以大棚為車間,按照固定生產單位任命負責人,實行績效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對“棚長”進行動態調整,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國內育苗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示范模式,得到同行業人士的一致認可和推廣,進一步充實和豐富了“壽光模式”的內涵。
扶農助困
她用擔當履行社會責任
作為山東省科技特派員,多年來,王文姣積極投身于科學技術扶貧事業。2016年,她響應政府號召,分別與化龍鎮多個村莊的困難群眾進行了一對一技術扶貧,幫助他們提高了收入。
為了更好地發展訂單農業,助力農民增收,王文姣傾力打造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從種子種苗到蔬菜包銷,公司實行“一條龍”服務,同時成立“網狀”種植技術指導服務組織,與農戶簽訂服務協議,以標準化服務打造優質的蔬菜品質,再通過訂單回收的方式統一包銷。截至目前,公司已帶動2萬余戶農民發家致富。
多年來,王文姣扎實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和“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無償進行種植技術指導3000余次,培養了大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為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此外,王文姣還先后對接幫扶150余戶困難群眾并跟蹤提供農業技術指導。2022年,王文姣獲得農民高級農藝師職稱,并被評為“2022年度齊魯鄉村之星”。
“我喜歡為農民服務,愿意用自己的所學為他們排憂解難。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這是我的責任和使命。今后,我將繼續扎根農業,發揮科技特長,助力鄉村振興。”王文姣說,14年來,她見證了壽光農業的快速發展和變化,內心感到無比喜悅。今后,她將在農業道路上繼續前行,在農業這片廣闊天地里,帶領更多農民走向富裕,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