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中國為什么必須出兵朝鮮,斯大林為什么一開始反對小金統一朝鮮,轉而又支持他擴軍統一朝鮮呢?當美軍越過三八線后卻又不直接出兵援助呢?原來這一切都是斯大林給中國精心設計的一個局,原本這個局不管如何解,蘇聯都會穩賺不賠,只可惜他們遇到了教員這個解局高手,把一場必輸的棋局硬生生打成了最大贏家。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朝鮮戰爭背后的較量,碼字不易,點個贊我們開始今天的視頻。
1948年12月底,解放軍經過三大戰役,基本上將國軍的精銳部隊悉數殲滅,眼看中國共產黨就要統一全國時,蘇聯的斯大林卻多次致電中共,希望國共可以劃江而治,因為中國共產黨提出要廢除一切中國與外國的不平等條約,建立新中國。這其中也包括廢除蘇聯同國民黨在1945年8月14日,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這份條約規定中國同意外蒙古獨立公投,蘇聯擁有旅順和大連的駐軍以及使用權,中長鐵路的經營管理權歸蘇聯。盡管當時蔣介石不愿意,但是蘇聯威脅老蔣,你不簽我就將整個東北移交給中共,東北當時在蘇聯手里,老蔣為了換取斯大林將東北交給他的承諾就簽了字。
讓斯大林沒想到的是蔣介石的部隊如此不禁打,中共的軍隊在戰場上如風卷殘云,眼看中共就要統一中國了,斯大林坐不住了,畢竟《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是跟國民黨簽的,中共建國后自然要廢除。旅順大連已經是蘇聯嘴里的肥肉,這時你讓他吐出來自然不愿意,這也是蘇聯要保國民黨的原因。
南京解放后英美等國的大使館都在等中共的處理,而蘇聯的大使館隨國民黨政府去了廣州。美國當時也在爭取中共,司徒雷登曾提出,要美國承認新中國甚至建交都可以,但是必須承認美國之前同舊中國政府簽訂的條約,只要你們同意,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將成為歷史,美國會全力支持中共統一全國。
面對美國的誘惑教員斷然拒絕,這種有損國格的事想都不要想。眼看老蔣被趕到了臺灣,斯大林考慮到新中國是否倒向蘇聯,這對蘇聯意義重大,這時斯大林向中共提出一切都可以談,廢除舊合約也不是不可以。新生的中國還很弱小,需要朋友的支持,而美國不肯放棄舊條約,蘇聯表示可以談,所以新中國采取了對蘇聯一邊倒戰略。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12月21日是斯大林70歲生日,教員想借著為斯大林祝壽的時機訪問蘇聯,進而同蘇聯談判廢除舊條約。斯大林是什么人,他自然知道教員的來意,名為祝壽實際上是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一開始的談判并不愉快,斯大林根本不想把旅順大連交還我國,后來斯大林干脆找了個借口不見教員,直接不跟你談了,以此來表達蘇聯不愿意退出東北的意愿。教員也沒想到第一次訪問蘇聯就遭受如此冷遇,見慣了大風大浪,他也沒慣著斯大林,你不見我沒關系,我就住在莫斯科不走了。
結果教員在莫斯科一住就是兩個多月,期間教員讓總理向英國透露了一些信息,隨后一些英國的報紙開始報道,教員被斯大林軟禁了,此消息一出讓斯大林倍感壓力。美國覺得有利可圖,杜魯門發表聲明,應該把臺灣還給中國,美國不打算武力干預中國內政。美西方都表態了,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蘇聯卻還想著霸占中國的領土,這讓其他社會主義陣營的小弟們怎么看。為了打破西方的造謠抹黑,斯大林勸教員到蘇聯各地轉轉,我沒有軟禁你這事你得給我證明,教員直接拒絕了他,并表示我是來談判的,不是來旅游的。后來西方輿論越來越大,斯大林招架不住了只好出來談判。
經過多輪談判,2月1日中蘇簽訂新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在教員的爭取下收回了大連旅順以及中長鐵路駐軍權和使用權,但是外蒙古被斯大林強行保留下來,作為補償蘇方承諾援建中國50個工業項目,并給3億美元貸款。就這樣蔣介石出讓給蘇聯的四項特權,教員爭取回來三個,這次談判對于新生的中國,是一次重大的外交勝利。
此時的斯大林并沒有想要真正放棄在東北的權益,早在1月30日他就密電金日成,改變了之前反對朝鮮統一的決定,轉而支持他統一朝鮮半島,并給了他10個師的武器援助。當時小金也找了教員,我們正在準備解放臺灣,希望小金先等我們解決了臺灣問題,再來幫他解決朝鮮問題,小金走時我們還是讓他帶走了東北抗聯的三個朝鮮師。1950年6月25日,小金率軍突襲了南朝鮮,就此朝鮮內戰爆發。
斯大林為什么一開始反對朝鮮統一,后面又支持小金呢?主要就是大連和旅順,這是蘇聯在太平洋唯一的出海口和不凍港,是蘇聯遠東地區的戰略支撐點,從沙俄時期就一直在覬覦這兩個港口,他們利用各種手段,好不容易從老蔣那拿到的特權,現在不得已要交還給新中國,斯大林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如果支持小金發動內戰,美國肯定會下場參與,屆時蘇聯就有機會拿回失去的一切。這在斯大林看來是一場蘇聯永遠不會輸的戰爭,在他看來朝鮮戰爭可能會出現四種結局。
第一種結果是北朝鮮在蘇聯的支持下統一朝鮮半島,美國勢力撤出半島,整個半島將納入社會主義陣營。小金曾答應斯大林統一后將元山、仁川、釜山、濟州四個港口租借給蘇聯,這里也是不錯的不凍港,完全可以頂替大連和旅順的損失。
第二種結果是小金輸了朝鮮戰爭,美軍將會逼至中國東北邊境,小金只能帶領北朝鮮退入東北組建流亡政府,假如中國不出兵,面對美國的巨大威脅,很可能會請求蘇聯軍事援助,到時蘇聯的軍隊,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在大連旅順駐軍,并使用中長鐵路運兵,這樣蘇聯等于又拿回了在東北的權益。
第三種結果是小金萬一頂住了美國的進攻,相當于用極少的代價打了一場代理人戰爭,讓朝鮮束縛住美國的手腳,蘇聯可以借機向歐洲擴張,雖然這種結果幾率很小,同樣對于蘇聯的好處也是極大。
第四種結果就是小金沒能頂住美軍的進攻,中國出兵干預,但是以中國的軍事實力,在沒有蘇聯的軍事援助下是不可能與美國抗衡的,最終還是要蘇聯的軍事援助,如果蘇聯出兵也要借道中國東北,實際上這等于蘇聯又重新拿回了在東北的特權。中國還要死心塌地的跟著蘇聯在亞太地區對抗美國。所以說不管怎么看,朝鮮戰爭不管哪種結局蘇聯都是贏家。這也是為什么聯合國在討論朝鮮問題時,蘇聯直接放棄了一票否決權,甚至人都沒去。
斯大林設的這個局近乎完美,不管事態如何發展,蘇聯在東北的權益大概率會重新恢復。但是斯大林不幸的是他遇到了教員,一個從來不按套路出牌的戰略家,他硬生生在死局中找到一條生路。讓斯大林沒想到的是,中國按照他的預想,邀請了蘇聯海軍駐扎旅順港口,以此來威懾美國海軍,同時邀請蘇聯空軍,協防中國東北的后勤補給線,唯獨沒有邀請蘇聯陸軍進駐東北協防,因為教員深知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
結果中國人民志愿軍悄悄進入朝鮮,在沒有海軍和空軍的情況下,頂著美軍的狂轟濫炸,硬生生把美韓聯軍打得節節敗退,一直退到三八線以南。中國陸軍的強大戰斗力,不但讓美軍沒想到,更讓斯大林沒想到,中國陸軍使用著極其劣勢的裝備竟然能硬抗17國聯軍,最終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將戰事基本控制在三八線附近。
這份戰績不但震驚了世界也震驚了蘇聯,因為就是蘇聯也不敢保證他們能將美軍按在三八線,從此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一下就立了起來,蘇聯也承認了中國的大國地位。這一戰斯大林的目的一個沒達到,他設下的局讓教員破了,原本做壁上觀的老大哥,沒想到小弟竟然打贏了,這讓社會主義陣營的小弟們怎么看這個大哥呢,也是這場戰爭后,蘇聯才把中國真正意義上視為盟友,而不再是附庸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