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舉辦了一場線上的產品訓練營,事后有同學問我今年線下的還搞不搞了?
原本計劃是今年不辦了,年底做點其他事,比如把合作伙伴公司的產品好好弄一弄。
但我覺得如果人夠的話還是可以加一場的,尤其是明年準備找工作或者計劃提升個人綜合能力的產品經理,這會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所以,如果北京、上海、深圳這三個地方達到開班人數,我就分別再去一次。
之前沒有參加或者錯過的,可以抓住年底前最后一次可能的機會,要提前占座報名的聯系我:tangren0517
今天跟你們聊個事兒,對我的啟發很大。
試想一下,一年時間花掉 4 萬塊,但是賺回來 13 萬,這事兒擱誰身上估計都會很樂意吧?
這是今年上半年參加過我線下產品訓練營的一位同學告訴我的,趕上年底最后一個月,她給自己做了個小復盤。
從數字結果來看,過去 11 個月累計花了 4 萬多,但是卻賺回了 13 萬,拋開這 4 萬的成本,也算凈賺 9 萬了。
這還不算她的工資收入,如果加上今年的工資和獎金,估計一年可以賺個 50 萬。
折算到每個月,相當于月入 4.2 萬。
單看月收入,相信已經超過很多打工人了。
你可能會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
她的路徑都很統一,就是花錢學習、認識人、然后接資源、再轉項目、最終變現。
接下來,我只說她從我這條線上賺到的錢,或許對你們也會有所啟發。
她是一個產品經理,所在公司的業務有比較強的銷售屬性,開發的產品主要面向一些中小企業,以 SaaS 服務和定制化開發為主。
疫情之后,他們開始承接一些大廠的外包項目,也算是吃到了大廠降本增效的紅利。
所以,一條線是向中小企業售賣產品,另一條線是接大廠的項目賺外包錢。
去年公司業務開始出現收縮,人員成本較高,所以那時候內部也開始啟動裁員,第一批主要從一些職能部門入手。
后來老板推出了一個新政策,發動全員銷售化,并且提供項目提成和線索獎金。
只要是公司員工都可以出去談項目,成功一個,按照項目金額的 3% 給提成,如果是轉介紹線索給銷售人員轉化成功的,可以拿到金額的 1.2% 作為獎金。
比如,發展一個客戶項目的金額是 20 萬,那她就可以最多拿到 6000 塊錢的提成。
那問題來了,怎么獲得客戶資源?
年初她報名了我們的產品訓練營,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系統學習關于產品、業務和商業的東西,另一個就是想獲得我的資源扶持。
她從那一期同學中轉化了一個公司客戶,拿到的獎金就成倍把訓練營學費賺回來了。
后來,又通過訓練營同學的轉介紹拉了一個客戶,這一把就賺了 1.5 萬,還給那個介紹的同學分了 4000。
有一次她約我做職業咨詢,也問我有沒有合適的資源推薦,我就給她推薦了一些朋友公司的渠道。
這一輪,又讓她賺了 2 萬多。
后來她要給我返點作為感謝,但我沒收,我說你的學費已經在訓練營里交過了,而且我承諾過會對參加過訓練營的同學進行資源扶持。
沒別的,說到做到。
好奇之下我也問了下她,你不是銷售出身,一個內部產品經理面對客戶時是如何處理的?
她說一開始還是挺費勁的,最初去跟朋友公司的業務談項目,發現自己只會介紹產品功能,最多就是按照銷售給的 PPT 素材和話術去講。
但這種方式的效果并不好,很難打動對方買單。
后來在我文章里看到訓練營的信息,研究大綱內容后覺得自己有必要學習一下,所以就報名了。
她說最大的收獲,就是把自己從過去的單一功能型思維往產品和業務型思維轉變,這是在公司里學不到的。
功能和交互承載了業務邏輯,產品在場景中解決客戶需求,通過用戶故事體現商業價值和 ROI,她說客戶非常吃這一套。
不僅如此,在和客戶溝通過程中還能洞察到很多新的產品需求和機會,然后帶回去繼續迭代。
現在,她有 70% 的時間在公司做產品,30% 的時間在外跑客戶,雙向都有輸入。
即有機會走出去接觸一線,還能獲得額外收入,又能提升做產品的能力,一舉三得。
說實話,我覺得這樣的公司挺難得的,老板比較開明,也愿意讓利支持員工橫向發展。
相比起把產品經理圈養起來的公司,真的強太多。
這么一來,她不僅沒被裁,還相當于在公司里額外搞起了副業,可以說非常幸運了。
除了我這條線之外,她也復制了這個路徑,同樣以花錢學習的方式去認識新的人,然后接資源、轉項目、最終變現。
在接近一年的時間里,花出去 4 萬進行學習、投資人脈、擴大圈子,換回來的就是 13 萬的回報,還是挺值的。
最后我們討論了一個話題,那就是同樣一筆錢,在消費和投資上的區別。
有人花錢是消費,有人花錢是投資。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很多人被知識付費搞怕了,覺得這是消費,也有不少人覺得學完后沒啥用。
不可否認,這樣的事以及這樣的人不少。
但也要思考另一個問題,同樣的內容,為什么有的人學了有用而另外一些人覺得沒用?
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匹配度問題,另一個就是投入度問題。
有一類人是守株待兔派,他們希望的是學習一次就等著奇跡發生,并不會改變過去的思維和行為模式,總認為會有奇跡發生。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就好比上面講的那個案例,同樣一個機會,她們公司其他產品經理覺得不關自己的事,但她和少數幾個人就真正行動了起來。
這個世界會獎勵積極動起來的人,尤其青睞于那些主動思考和謀求變化的人。
有時候,放下一些偏見和執念,路子會寬很多。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產品訓練營已經舉辦一年多了,這一年里幫助了一批產品經理實現能力提升、思維和認知升級,并且在工作中獲得結果。
可能我現在是他們的資源,但我希望未來他們是我的資源。
年底前北京、上海、深圳計劃再分別舉辦一場,要報名的聯系我:tangren05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