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協在2024年度的工作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老科協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中國老科協、省委老干部局、省科協、省民政廳、省科技廳關心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國科協八部門、云南省科協會八部門先后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工作,更好發揮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的意見》,《關于加強新時代老科技工作者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的精神,團結帶領全省老科協會員聽黨話、跟黨走,堅持“四服務”踔厲奮進發揮余熱智慧,服務云南高質量發展取得成效。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省各級老科協黨建促會建開展黨員專題活動80余場;提交建言獻策論文、建議和提案等90余件;開展科普活動900余場,受眾60000余人;服務鄉村振興,聯系村寨、科技示范點(戶)、合作社100余家(次);開展企業科普、技術服務60余次。
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2024年度的工作取得新成效,主要做法和基本經驗:
一是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對老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領,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老科協工作和老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相結合,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1.組織學榜樣爭當先進活動。組織線上觀看由中央思想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制作的《榜樣8》專題片,學習黨的二十大代表洱源縣老科協副會長李桂科的先進事跡,組織開展學習榜樣、爭當先進、主動作為、敢于擔當的熱潮。2.開展黨日主題活動。省老科協主辦基層分會承辦,在昆明宜良、勝親旅游養老、中鐵云投、水善投資等分會分別舉辦學習《共產黨員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二十大第三次全會公報》;“我為家鄉獻良策”;“建設家鄉做貢獻”專題活動,支部書記、副書記及協會負責人帶頭作輔導講座,支部訂購發放學習讀本,昆明,大理、保山、德宏、麗江、怒江、迪慶、玉溪、文山、普洱、臨滄、昭通、彌渡、巍山、祥云、華坪、富民等各級老科協,老教授協會、農業、林業、茶葉、礦業冶金、中鐵云投、水善投資等分會或單位會員積極響應開展相關活動。3.落實“三會”“一課”。把黨的“三會”“一課”制度和工作落實在今年的四次黨日主題活動之中。每次活動有“主題”、“輔導”有報告、講座。促進協會和黨支部的各項工作更加融合有效。4.退而不休再貢獻。黨員帶頭投身科普“四進”活動,踴躍參與義診、捐資捐物以及謳歌新時代文體文藝活動,其中都閃現著退休不退崗的老共產黨員們的身影。云南省老科協黨支部年度工作計劃圓滿完成。
二是服務決策咨詢。創建“我為家鄉獻良策”“建設家鄉作貢獻”工作品牌,圍繞服務高質量發展、群眾急難愁盼事,面向全省會員開展論文、建議和提案征集活動,實際完成90余件,其中“我為家鄉獻良策”論文集一部收錄服務決策咨詢論文50篇,其他形式的建議、提案多篇,采納率10%以上。由于活動貼近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實際,符合老同志特點專長,深受會員歡迎并踴躍參與,活動既服務了決策咨詢工作,又豐富了協會生活。
麗江市老科協專家向當地管理部門提出與民生相關建議2件,“玉龍雪山水資源保護的意見”“將北門社區建成古城區后花園創建文旅康養結合麗江模式”的建議。養殖專家組專家在玉龍縣拉市鎮海開展科技服務和調研后,對當地農戶養豬和豬產業發展提出建言獻策4條:1.組建專業合作社;2.優選品種、用好當地飼料資源、搞好防病治病和養豬環境;3.處理豬糞污染變廢棄物為農家肥;4.適應市場需求把好豬出欄量和豬肉品質關。建議得到當地鄉村干部和養殖戶好評和采納,活動獲得《麗江日報》報導。文山州老科協提出《云南野生中草藥(麻栗坡)天然博物館項目建議書》《關于開展村集體經濟調研及出臺指導意見的建議》等建言獻策4項。普洱市老科協向市委、市政府、市科協提交了《關于建設“世界茶源標志園”主題公園》的建議。大理州老科協提出建言獻策32件采納11件領導批示2件。
老教授協會農業專委張興旺老師的建言《建設美麗云南的重要基礎和重要項目》獲省長王予波批示。方鐵教授發表論文10篇,出版專著4部。尹紹亭教授撰寫發表論文6篇,喬傳藻教授的散文《醉麂》、《山野之魂》入選“百年百篇”叢書,張一方教授發表論文12篇,張維教授出版著作兩部:《李廣田與云南大學》(專著)和《鄉愁·云南》。農業專委會諸錫斌教授主編出版的《云南省科學技術史》為今年滇版精品出版著作,崔瑛教授主編出版一套五冊會計叢書《農村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系列叢書》成為云南省農村會計人員的最新系統培訓教材。
三是服務鄉村振興。把科技服務重點放到邊疆民族發展滯后的鄉村。省老科協爭取省科協、省科技廳項目資金支持,根據農村、農戶、農企對學科學、用科學需求,組織老科協專家走進田間地頭送科技上門服務,在臨滄、普洱、怒江、迪慶、保山、曲靖、文山、賓川、祥云、下關、牟定、西山區等10余地,結合當地農業產業發展,針對茶葉、八角、草果、竹筍等作物的科學嫁接、剪枝、施肥和農藥使用,農村老齡群體健康科普知識等開展先進實用技術培訓和健康科普講座。文山富寧縣洞波鄉農戶潘有剛,從今年算起已經是連續3年參加老科協舉辦的草果實用技術培訓,自家的草果樹由過去的基本無收到目前實現收入過萬元。今年以來,省老科協4位駐會人員深入11個偏遠滯后等地區完成科普培訓講座20余場次,受眾1000余人次,全省各級老科協實施科普活動900余場,受眾60000余人,滿意度96%以上。
老教授協會為云南省教育事業和社會發展服務。老教授協會農業專委參加“三農”服務人員達120余人次。財經專業委員會50余位會員被學校返聘發揮余熱,中醫藥專委會開展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宣傳,為省、市老年大學中醫養生保健專業長期授課,為省委組織部、云南白藥集團、德宏職業學院作中醫藥專題報告或講座。農業專委會會長諸錫斌教授為倘甸中學師生200余人作“科技創新振興中華”科普報告。雙一流專委會金子強教授參加省老科協科普進校園活動10余場次。醫學專委會走進社區義診,咨詢150余人次,發放抗癌科普資料230余份,答疑解惑110人次。
省老科協農業分會把助力鄉村振興作為重要工作抓緊抓實。組織專家參加省委老干局“云嶺銀發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在多個縣區建立專家工作站10個。省老科協副會長農業分會會長黃興奇帶頭深入曲靖、大理3個縣區,中鐵云投公司作專題宣講,副會長秘書長鐘利研究員聯系服務彌渡、丘北“蔬菜產業專家工作站”工作,參與省老科協“科普為民四進活動”作《健康蔬菜關系你我他》科普講座。王建軍研究員、李向東研究員在“牟定玉米產業專家工作站”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示范1000畝,引進20余個新品種試種,王建軍為漾濞引進水稻品種29個,蕎麥引種4個,小米10個品種。李向東宣威“有機肥產業專家工作站”服務農企生產銷售有機肥20余萬噸,起草修改企業標準13項并發布,科學普及培訓授課49期培訓人員4162人次。胡忠榮研究員參加“云嶺銀發助力鄉村振興活動”走進嘎灑、水塘等鄉鎮開展柑桔產業科技服務,服務華寧濟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向農業農村部申報了一個柑桔芽變早熟新品種“火炎橙”通過審定。陳宗麒研究員編纂、撰寫科技相關的《院志》《條例》《專著》4部及科技文史書籍400多萬字。王玲研究員走進孟連縣“珠芽魔芋種芋繁育基地”“云南津絕魔芋食品公司”甘肅隴南市等7家單位指導魔芋種植及繁種技術推廣。農業分會還組織分會理事會及會員活動5場次,老科技工作者醫康養科普講座3場次,合計受眾500余人次。
省老科協林草分會、林業調查規劃院老科協對林業科技創新發展提出建言4條,內容涉及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領域,創作林草分會主題歌曲“綠色榮光”。積極參與省老科協的歷次主題黨日活動、努力完成交辦的各項任務外,結合鄉村振興、林草生態建設、中小學科普、老年健康等方面配合省老科協深入10余個州市縣區開展科普活動20余場次受眾1600余人次,編寫《砂仁》、《嘉寶果》科普冊子。省老科協茶葉分會結合“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舉辦論壇或年會200余位茶屆專家及科技人員宣講茶業科技知識,研討產業創新發展,副會長沈雪梅編寫完成省老科協茶葉種植管理和加工科普宣傳2冊。
大理州老科協共組織64位專家、95個專題開展科普“四進”活動232場(次),受益群眾達25369人。承擔大理州鄉村振興重點科技計劃項目評介工作,得到州科技局、財政局15萬元項目經費支持。創建農企“鄉村振興科技示范點”三個,每個示范點給予2萬元經費支持,創作拍攝“科普小視頻”3集,生動宣傳老科協推動科技為民服務以及老科技志愿者的奉獻精神。祥云縣老科協爭取政府工作經費5萬多元,為工作開局奠定基礎,爭取省老科協支持聯合舉辦科普進機關活動。賓川縣老科協支持理事黃文英創辦“滇橄欖種植科技示范園”,走出了一條“黨支部十公司十協會十農戶”的發展模式,讓青山變成了銀山,帶動了1500多戶林農發展滇橄欖產業,得到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洱源縣老科協科普教育基地”接待249批、2706人次參觀學習,副會長李桂科舉辦33場麻風病科普知識宣講受眾達到3415人次,老科協理事推廣研究員劉榮斌主講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和科學用藥培訓405人。彌渡縣老科協用當地著名的花燈劇形式普及科技深受當地群眾歡迎。巍山縣老科協為巍山貧困學子捐款助學,倡導愛心助學活動溫暖人心。永平縣老科協杜錦亮會長,為4個村200余農函大學員農技培訓。鶴慶縣老科協開展義診活動200余人次,縣老科協會長楊長春培訓13個村委會獸醫防疫員、牛凍精改良員及村肉牛養殖大戶57人。云龍縣老科協,結合本地野生菌類品種多、產量大的特點,開展《預防野生菌中毒》的科普宣傳,受眾260人次深受好評。
昆明老科協克服資金等困難積極開展活動。會同省市縣老科協黨建促會建在宜良藍天針灸??漆t院等地,聯合舉辦科技為民服務調研和主題黨日活動,在西山區舉辦老科協工作者健康科普講座、防詐騙知識宣講及建設家鄉做貢獻交流,結合建言獻策組織科技老專家開展專題研究及講座,王嘉積等老專家為全省宣傳農業農村畜牧家禽養殖先進實用技術手冊5冊,組織文體活動宣傳科普知識等共10余場次受眾2000余人。富民縣老科協把蘋果、楊梅、生豬、肉鵝、肉牛等六個種、養殖服務示范點的科技服務,作為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加強對7個科技服務示范點服務,接待來人來訪及咨詢電話450余次。
普洱市老科協組織楊世武等14位農業專家舉辦農村先進實用技術培訓及咨詢服務474場次,培訓村民21562人次,推廣宣傳農村實用技術24項,主要有:茶葉、咖啡、澳洲堅果、臺灣青棗、糧食作物、蔬菜、中草藥、畜禽養殖等,以及“高素質農民培育”“三中全會農村政策”“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知識。組織醫務專家開展義診活動受眾300余人次。老科協會員黃桂樞研究員,為普洱茶學院、省委黨校、云南大學等學術單位作7場《世界茶源的由來與景邁山申遺》專題學術報告,受眾人數達850人次。
臨滄市老科協組織市首席專家劉玉文等一批農業老專家深入鄉村,結合當地稻作、中藥材、大健康等領域開展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培訓和義診服務,受眾10000余人次,其中,市老科協組織30余場次受眾1000余人;鳳慶縣老科協組織47場次受眾人數3302人次;滄源縣老科協組織8場次受眾人數1200人次;耿馬縣老科協組織12場次受眾1737人次;鎮康縣老科協組織3場次計120人次;臨翔區老科協組織5場次受眾650人次;云縣老科協培訓39場次受眾4500人次。全市各級老科協開展針對地方常見病開展義診受眾759人次,發放資料3960余份,活動深受群眾歡迎。
文山州老科協探索創新協會制度建設10余項,為全省老科協制度建設做出示范,印發《老科協——鄉村助力軍》宣傳冊,提出助力時間表、助力項目和舉措等內容。與縣老科協聯合開展“銀發科普志愿者”送科技下鄉、科普宣傳、科技調研活動,州老科協分別派出農業研究員焦蘭、高級農藝師王金昌等6位專家分別為文山州、紅河州、普洱、楚雄和迪慶等5地州21個縣市67個鄉鎮93個村委會開展“農作物種植、農藝工技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八角低產林改造、中藥材種植、中蜂養殖及健康知識講座等培訓”受眾人數4650余人;畜牧獸醫研究員焦嶺、高級畜牧獸醫師賀勝祥等5位專家為州內外開展畜牧養殖培訓26場次,受眾人數1300余人。富寧縣與省州老科協聯合舉辦“鄉村振興系列科普活動培訓”,理論與田間地頭實際操作結合,受眾100余人次,文山、丘北、廣南、硯山、西疇、馬關等縣堅持服務鄉村、社區、企業相繼開展了各類型科技活動受到當地群眾歡迎。
保山市老科協服務鄉村群眾3900余人次,其中舉辦健康科普講座和咨詢服務20場次,受益3000多人次;組織參與“三下鄉”和貧困鄉村義診義演6次,受益600多人次;開展鄉村發展產業培訓5次,培訓農村種養殖能手300多人次。保山市隆陽區老科協舉辦科普培訓14場次,聽眾4900人?!皩嵤┓N子工程”開展糧食作物品種試驗示范,水稻試驗品種有120個單產達到850—1000公斤,雜交玉米抗灰斑病新品種選育示范,土壤調理劑示范等,其中2024年水稻試驗篩選出的13個品種,實收產量折畝產超1000公斤以上,達到省內高產水平。騰沖市老科協組織農業實用技術調研宣講、義診服務、螞蟻志愿者愛護環境衛生文明、“云嶺銀發”人才助力興邊富民等活動,其中“義診”活動受眾100多人次,發放各種法律宣傳材料3000多份,在國門口岸猴橋為當地農戶培訓山胡椒種植技術;在輪馬村委會培訓肉牛養殖。龍陵縣老科協組織科普“四進”活動8場次,其中,義診服務群眾1200多人次,開出處方300余份,發放宣傳資料5000多份,科普進校園師生受眾200余人。
怒江州老科協送技術上門服務。省老科協組成專家服務小分隊,來到邊疆貧困地區怒江州瀘水市三河村委會,聯合舉辦省州市3級老科協“草果種植與病蟲害防控技術培訓班”,受眾90余人。州市2級老科協組織16位養殖業、科普專家走進雙麥地村委會上門送科技,舉辦山羊育肥、畜牧常見病預防、治療和規范化養殖技術培訓,發放《養殖科普手冊》200余本,發放常用獸藥先鋒霉素、青霉素、碘附、獸用金屬注射器等10余種,圈舍、環境消毒用佳氯佳粉劑消毒藥2000包,受益農戶50余人,送科技上門活動得到當地群眾好評,在專家資源不足的地區聯合舉辦科技服務值得推廣。
玉溪市老科協服務金沙江流域創新發展,圓滿承辦第三屆“金沙江論壇”第四次聯合調研會,受到川滇黔參會代表好評。舉辦《野山椒種植技術》《智慧養老》“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直播電商”等助力鄉村振興、企業創新等科技為民科普活動6場次,受眾1100余人次。
麗江市老科協配合老干局組織專家送科技上門服務。果樹專家組到玉龍縣拉市鎮海東居委會,實地舉辦“麗江雪桃提質增效科技培訓”服務,講解示范修枝、施肥,雪桃不掛果原因和提質增效栽培技術,49位果農們高興發出邀請:“希望與市老科協專家建立長期聯系”。養殖專家組結合養殖戶遇到的問題,從豬舍的建造、飼料配制和防病治病作了細心講解,活動深受農戶好評,得到《麗江日報》報導。麗江永勝縣老科協服務企業科技創新6場次受眾123人;建立農村企業科技示范基地8個,服務示范點16場次受眾169人;服務村振興活動10場次受眾人數426人。
迪慶州老科協與省老科協聯合舉辦鄉村振興系列科普活動,省老科協衛生分會醫學專家郭玲副教授作“云南高寒地區鄉村老齡群體健康科普專題講座”,受眾80余人。當地畜牧高職專家到香格里拉市五境鄉倉覺村舉辦2期畜牧養殖先進實用技術專題培訓,宣講藏香豬養殖及疫病防控、生豬養殖青綠飼料種植、非洲豬瘟疫病防控等農業生產技術,受訓農牧民表示,培訓課程切合實際內容豐富,極大提振了大家發展藏香豬產業的信心,專家組還對當地藏香豬養殖提出建言獻策:1.開展優質品種改良,在集約化生產上下功夫;2.整合優勢資源,發揮黨組織引領示范作用,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擴大生產,促進群眾致富增收,培訓受眾122人次,倉覺村村“兩委”有關同志參加培訓,活動受到當地干部、農戶和畜牧民好評。
他們還組織部分理事和各行業專家共17人深入維西、德欽兩縣開展鄉村振興送科技上門服務活動中了解到:一是農牧民更喜歡在實地和田間地頭手把手言傳身教實用技術;二是結合當地公序良俗在民族地區開展科普更接地氣,維西縣老科協以古樂團建設為抓手,以文化為載體,以一顆無私奉獻的精神開展送戲下鄉,并行開展科普培訓和講座,社會效益很好,為維西縣文化建設、人口素質提升、產業發展方面作出積極貢獻,維西古樂團和維西縣老科協受到中宣部、國家、省、州、縣各部門的多次表彰,群眾普遍認可維西縣老科協不僅是科普為民服務帶頭人,還是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代表,是老科協工作者之家。
德宏州老科協組織專家、科技輔導員300余人,提交建言獻策23件,采納11件,獲得領導指示3件,開展鄉村振興企業創新科技服務158場次,受眾21033人次,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或成果8項,建立科技示范點7個,服務示范點18場次受眾978人,獲得省州縣集體獎3項、個人獎6項,發放科普宣傳資料11種4858份,邊疆民族地區科技服務工作取得成效。
曲靖市會澤縣老科協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培訓科技明白人1000人次,組織20多名醫務工作者義診,受眾300余人,發放健康科普小知識學習資料1900多份。麒麟區老科協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提升公民科學素質,與省老科協聯合舉辦鄉村振興系列科普活動、科普為民“四進”活動,3場次受眾400余人,上述活動深受當地干部群眾和中小學生歡迎。
楚雄州老科協、牟定縣老科協與省老科協聯合舉辦“鄉村振興系列科普活動”;科普進校園“科學家精神講壇”活動,當地鄉村振興相關部門人員、科技輔導員、農企、農戶和在學校師生300余人參加活動并給予好評。
四是服務企業創新。省老科協礦業分會進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服務。礦業分會由煤炭、有色金屬、選礦、冶煉、地質、機電領域的專家、教授組成,圍繞企業技術創新、礦山安全、技術改造、專利申報,組成精干的專家團隊,服務煤礦企業4家,培訓員工200余人次。走進楚雄州煤礦安全培訓中心、楚雄州呂合煤業有限公司、大理州永平縣羊街煤礦等一批企業上門技術服務,現場舉行技術、知識產權創新培訓、煤礦科技咨詢解答,專家組會議討論,出具咨詢、科研、生產安全、規劃等報告和意見。參與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安全監察局部門組織的煤礦建設項目評審活動,為管理、監察部門決策或行政審批提供技術支持。為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護航受企業好評,得到科技日報網、今日頭條、中國建設傳媒網、中國通訊社、中國礦業報礦業界客服端、《中國城鄉經濟網》《云南網》新時代民族網等國內多家新聞媒體報導。
保山市老科協“助企紓困”,組織和參與產業發展專題調研6次,20多人次參與部分工程項目前期工作及中期、后期評審、論證,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公益性服務30多家次,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信息300多條。市老科協經濟委指派多位專家進企業開展“助企紓困”,33戶企業通過了2024年“專精特新”企業認定,3家企業爭取貸款貼息資金。組織志愿服務9場次,走進4家企業開展企業診斷咨詢,3家企業提供項目申報輔導,企業獲得技術改造項目補助資金。服務龍陵縣重點項目,全程參與龍陵縣產業規劃服務,幫助梳理出全縣重點前期工作項目398個,建成三年重點項目儲備庫(流動庫),協助完成24個超長期特別儲備國債項目前期項目編制工作。工業委專家為主編制完成了《發揮優勢,眾智賦能一一保山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窗口平臺服務龍陵縣重點項目案例》,受到了縣、市、省相關部門好評。參與企業普法宣傳和企業人才培養專項活動,為轄區內“專精特新”企業及“四上”企業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企業合同法律知識》培訓,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為昌寧縣50戶企業作《傳統企業如何定向增長》專題培訓,更好地激發了產業工人創新創造創優的熱情和活力。
中鐵云投有限公司老科協、水善投資有限公司老科協積極爭取公司黨政領導關心支持,實現組織落實、工作落實、辦公室條件落實,積極配合省老科協申請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支持,承辦主題黨日活動,組織“企業科技創新”“建設家鄉做貢獻”等專題培訓和宣講活動,促進了企業科技服務并受到企業和員工歡迎。
五是科普進機關。云南省老科協組織獲政府特貼科技專家省農科院原院長黃興奇、原園藝所長鐘利,帶著“云南作物種質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健康蔬菜”2個講題走進大理州祥云縣農業農村局,聽課學員感慨道:兩位銀發老專家專業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資料信息量大,結合實際,感觸很深,受益匪淺。銀發老專家還走進了麒麟區、賓川縣受眾200余人。
六是科普進校園。結合農村中小學科學素質提升的需求,省老科協聯合當地科協、教體局、老科協等部門及協會,帶著“云南科學家精神講壇——熊慶來事跡”“生物多樣性科普講壇——版納大象游昆明”2個故事走進5所中小學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1000余名中小學生聆聽專家宣講、觀看《云南科學家精神》視頻片,活動突出云南特色,形式生動活潑,深受師生喜愛,滿意度97%以上,“科普進校園活動”體現了以下4個特點:傳承科學家精神。向青少年學生傳遞科學家的“愛國情懷、探索意識、奉獻精神”。講云南的故事。最生動的故事是身邊的故事,看得見摸得著的故事。高素質專家主講。組織能講,青少年愛聽的專家進講堂,講一場精彩的科普課。形式多樣。講題內容豐富涉及人物、事件、史料等,形式多樣有文字、圖片、投影講義、視頻、科普宣傳冊。
七是服務老科技工作者。普洱市老科協舉辦了中秋、國慶、重陽節服務老科技工作者活動14場次受眾500人次。永勝縣老科協服務老科技工作者16場217人。全省100余個老科協分會積極組織開展“全國老科技工作者日”科普活動,科技老專家們深切暢談發揮余熱智慧服務鄉村振興企業創新的感受體會,表達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的決心意志。
八是涌現一批先進集體個人。全省各級老科協獲得榮譽。省老科協黨支部副書記、林草分會會長劉昌芬、省農業大學老科協會員、教授李子干、祥云縣老科協會長肖帥、臨滄市老科協辦公室主任沈榮昌榮4人榮獲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科學技術獎。大理州米利賓、任元富、賓川縣老科協(集體)榮獲“云南省離退休干部志愿服務隊先進典型”,賓川縣老科協團體會員協會“余甘子優異種植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榮獲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老教授協會戴正德教授榮獲云南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方鐵教授《中國的邊疆與邊疆治理》榮獲2024年第九屆中國高校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永勝市老科協油橄欖示范基地榮獲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獲市財政局科技項目三等獎,獎金10萬元。保山老科協會員撰寫的論文《我市糧食生產發展的輝煌歷史成就》榮獲2024年保山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三等獎。普洱市老科協、騰沖市老科協表彰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全省各級老科協獲國家、省、州、縣級表彰獎勵100余人次。
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為了精益求精開創好2025年的工作新局面,及早于11月28日召開全省老科協2024年度工作會議,對2024年的工作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分析,及早對2025年的工作進行了謀劃布置安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