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到了瓊瑤阿姨(有需要叫奶奶的請忽略我的稱呼哈)的相關新聞了,她老人家已于12月4日下午1點22分許,在新北市淡水區家中去世。救護人員到場時,發現已無呼吸心跳,享年86歲。
瓊瑤63歲兒子表示,瓊瑤過世當天是他發現了母親留下的遺囑,就讓擔任秘書的妻子回家查看。家人回到家果然發現瓊瑤已經輕生,立即撥打電話求救,但救護人員到場也只能確認瓊瑤已經去世,對此直接進行了相關程序處理。
瓊瑤的遺體已被送抵臺北市第二殯儀館,因為屬于非自然死亡,所以士林地檢署檢察官也已前往二殯進行相驗。士林地方檢察署稱,此案經檢察官依法檢驗,并公布初步檢驗結果,認定無他殺嫌疑,已向家屬開具尸體檢驗證明書,并將遺體發還家屬處理后事。
有媒體拍到稍早瓊瑤的兒子已抵達殯儀館,他身材瘦削,鬢邊已有白發,看起來很是疲憊,目光很是哀傷,戴著口罩、身穿黑色外套從后門進入相驗室等待,兒媳在走廊露面,也是一身素凈打扮。
其實,瓊瑤阿姨早前就籌劃過多次自殺行為,但都一直沒有成功,沒想到已到耄耋之年,還是做出此舉。她前一日還和兒子兒媳一起吃飯,并叮囑兒媳次日中午來找她。
不管對于瓊瑤阿姨生前身份和影視劇呈現的內容有多少的“非議”吧,此時和以后,都是不太再好提起的過去,而這些都不可否認和磨滅她這一生在文壇和影視界留下了斐然的成績和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她的遺囑也像她平生的書籍那樣,很“瓊瑤式的浪漫”,也同她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結局這樣,翩然歸去。她愛過了活過了,用這自洽的方式完結了這自洽的一生。很符合她“言情教母”的稱謂。
其實,本來也不想寫這個事件來著,大家的網絡信息渠道都很發達,這年頭,一點重大新聞,三分鐘就會攻占全網,大家的智能手機,根本就忽略不了。
為什么又還是寫了一點(不屬于蹭哈),是因為中午在聽魯豫對話張怡微的播客,里面大量的提到了瓊瑤。而那篇播客,我還沒有聽完,下午就收到了關于瓊瑤自殺的推送,所以很是感慨。
一開始以為是謠言,還在等辟謠的時候,等到了一些平臺開始看到大量的明星藝人開始悼念她。
接下來的幾天,會有大量相關的追思作品、個人情感表達、青春回憶歌曲書籍劇集涌入各個平臺,這個是事件熱度,不屬于蹭流量(我覺得起碼不是硬蹭)。蹭流量是什么呢?是瓊瑤阿姨去世當天,有好多公司和個人在搶注瓊瑤商標...
關于她,有太多可說的和想說的。但是,都不急于這一時。像她的文學作品那樣,是長長久久的陪伴。任憑哪個年代,都無法忽略她的存在。
瓊瑤阿姨24年10月份新書《我的故事》里的一段話送給大家:
“以前,我就說過,真實的故事很不好寫,因為要牽涉很多真實的人物。人類是很奇怪的動物,發明了“文字”,發明了“衣服”,發明了“科學”,發明了“醫學”,發明了太多太多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別的動物怎樣也不會發明的。所以人類是“萬物之靈”。萬物之靈太厲害,又發明了“法律”“婚姻”“政治”“道德”“孝道”……種種東西來“管理”人類。因為人類的頭腦千變萬化,人類的感情千變萬化,人類的行為也千變萬化……必須建立制度來管理。這樣重重管理的人類,依舊復雜無比,幾乎任何制度都有漏洞。因為,人類還有會說謊的嘴、會仇視報復的行為、會粉飾太平的虛偽……我在二〇一七年完成的著作《雪花飄落之前》中,寫過這樣一段話:“真實的人生里,有太多的虛偽,你一旦寫出了真實,虛偽會像一群野獸般跳出來反噬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